一种量产烧录单片机的模式自动切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59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量产烧录单片机的模式自动切换电路,设置有通过电平配置判断启动模式的第一启动引脚BOOT_MODE0、第二启动引脚BOOT_MODE1、烧录接口电源5V_USB、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电连接于控制单元的工作电源VCC_IN和电连接于控制单元的在工作电源VCC_IN上电后间隔设定的时间自动上电的电源VCC,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烧录接口上电即可烧录,断开烧录接口又可以立即解除烧录模式,实现单片机的启动模式的自动切换,适合大批量生产的应用场合。批量生产的应用场合。批量生产的应用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量产烧录单片机的模式自动切换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烧录单片机的控制电路
,尤其是涉及一种量产烧录单片机的模式自动切换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单片机的启动一般分为内部ROM启动和用户闪存启动,在产品量产烧录时需要先手动配置,比如通过跳帽或者拨码开关等配置启动模式引脚,接着再上电启动进入串行烧录模式,在烧录完成后,还需要把启动模式改为正常的启动模式,这个过程操作麻烦,容易出错,不适合批量烧录,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量产烧录单片机的模式自动切换电路,电路简单,自动识别并自动切换单片机的启动模式。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量产烧录单片机的模式自动切换电路,包括控制单元和用于插接单片机的芯片接口,芯片接口设置设置有通过电平配置判断启动模式的第一启动引脚BOOT_MODE0和第二启动引脚BOOT_MODE1,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一启动引脚BOOT_MODE0和第二启动引脚BOOT_MODE1,包括烧录接口电源5V_USB、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电连接于控制单元的工作电源VCC_IN和电连接于控制单元的在工作电源VCC_IN上电后间隔设定的时间自动上电的电源VCC,
[0005]电源VCC分别电连接的第一启动引脚BOOT_MODE0和第二启动引脚BOOT_MODE1,
[0006]工作电源VCC_IN分别电连接第一MOS管Q1的栅极G和第二MOS管Q2的漏极D,第一MOS管Q1的漏极D电连接第一启动引脚BOOT_MODE0,第一MOS管Q1的源极S和第二MOS管Q2的的源极S分别电性接地,
[0007]烧录接口电源5V_USB分别电连接于第二MOS管Q2的栅极G、第三MOS管Q3的栅极G和第三MOS管Q3的源极S,第三MOS管Q3的漏极D电连接第二启动引脚BOOT_MODE1。
[0008]进一步的,所述工作电源VCC_IN与所述第二MOS管Q2的漏极D之间串联有电阻R1。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电源VCC和所述第一启动引脚BOOT_MODE0之间串联接入有一电阻R2,电源VCC和所述第二启动引脚BOOT_MODE1之间串联接入有一电阻R3,电阻R2和电阻R3的阻值相同。
[0010]进一步的,所述烧录接口电源5V_USB与所述第二MOS管Q2的栅极G之间串联有电阻R4,烧录接口电源5V_USB与所述第三MOS管Q3的栅极G之间串联有电阻R5,电阻R4和电阻R5的阻值相同。
[0011]进一步的,所述烧录接口电源5V_USB与所述第三MOS管Q3的源极S之间串联有电阻R6,第三MOS管Q3的源极S电性接地。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阻R1、所述电阻R2、所述电阻R3和所述电阻R6的阻值相同,电阻R1的阻值为1KΩ,所述电阻R4的阻值为10KΩ。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MOS管Q1的栅极G和第一MOS管Q1的源极S之间并联有一个双向击穿二极管D1,所述第二MOS管Q2的栅极G和第二MOS管Q2的源极S之间并联有一个双向击穿二极管D2,所述第三MOS管Q3的栅极G和第三MOS管Q3的源极S之间并联有一个双向击穿二极管D3。
[0014]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实现烧录接口上电即可烧录,断开烧录接口又可以立即解除烧录模式,实现单片机的启动模式的自动切换,适合大批量生产的应用场合。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7]一种量产烧录单片机的模式自动切换电路,图1所示,包括控制单元和用于插接单片机的芯片接口,芯片接口设置设置有通过电平配置判断启动模式的第一启动引脚BOOT_MODE0和第二启动引脚BOOT_MODE1,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一启动引脚BOOT_MODE0和第二启动引脚BOOT_MODE1,包括烧录接口电源5V_USB、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电连接于控制单元的工作电源VCC_IN和电连接于控制单元的在工作电源VCC_IN上电后间隔设定的时间自动上电的电源VCC,电源VCC分别电连接的第一启动引脚BOOT_MODE0和第二启动引脚BOOT_MODE1,工作电源VCC_IN分别电连接第一MOS管Q1的栅极G和第二MOS管Q2的漏极D,第一MOS管Q1的漏极D电连接第一启动引脚BOOT_MODE0,第一MOS管Q1的源极S和第二MOS管Q2的的源极S分别电性接地,烧录接口电源5V_USB分别电连接于第二MOS管Q2的栅极G、第三MOS管Q3的栅极G和第三MOS管Q3的源极S,第三MOS管Q3的漏极D电连接第二启动引脚BOOT_MODE1。
[0018]工作电源VCC_IN与第二MOS管Q2的漏极D之间串联有电阻R1。电源VCC和第一启动引脚BOOT_MODE0之间串联接入有一电阻R2,电源VCC和第二启动引脚BOOT_MODE1之间串联接入有一电阻R3,电阻R2和电阻R3的阻值相同。烧录接口电源5V_USB与第二MOS管Q2的栅极G之间串联有电阻R4,烧录接口电源5V_USB与第三MOS管Q3的栅极G之间串联有电阻R5,电阻R4和电阻R5的阻值相同。烧录接口电源5V_USB与第三MOS管Q3的源极S之间串联有电阻R6,第三MOS管Q3的源极S电性接地。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6的阻值相同,电阻R1的阻值为1KΩ,电阻R4的阻值为10KΩ。
[0019]第一MOS管Q1的栅极G和第一MOS管Q1的源极S之间并联有一个双向击穿二极管D1,第二MOS管Q2的栅极G和第二MOS管Q2的源极S之间并联有一个双向击穿二极管D2,第三MOS管Q3的栅极G和第三MOS管Q3的源极S之间并联有一个双向击穿二极管D3。
[0020]在正常工作时,电源VCC_IN先通电,烧录接口电源5V_USB没有电,第二MOS管Q2和第三MOS管Q3关断,第一MOS管Q1导通,第一启动引脚BOOT_MODE0为低电平,第二启动引脚BOOT_MODE1为高电平,然后电源VCC自动通电,这个时候单片机启动,并锁存启动引脚的电平配置,系统正常启动,自动进入正常启动模式。
[0021]在量产烧录时,烧录接口电源5V_USB先通电,第二MOS管Q2和第三MOS管Q3导通,第
一MOS管Q1关断,然后电源VCC_IN自动上电,间隔设置的时间后电源VCC自动上电,第一启动引脚BOOT_MODE0为高电平,第二启动引脚BOOT_MODE1为低电平,这个时候单片机启动,并锁存启动引脚的电平配置,系统自动进入串行烧录模式,可以进行固件烧录,在烧录完成后,烧录接口电源5V_USB断开,然后电源VCC_IN先行通电,最后电源VCC再自动通电,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量产烧录单片机的模式自动切换电路,包括控制单元和用于插接单片机的芯片接口,芯片接口设置设置有通过电平配置判断启动模式的第一启动引脚BOOT_MODE0和第二启动引脚BOOT_MODE1,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一启动引脚BOOT_MODE0和第二启动引脚BOOT_MODE1,其特征在于:包括烧录接口电源5V_USB、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电连接于控制单元的工作电源VCC_IN和电连接于控制单元的在工作电源VCC_IN上电后间隔设定的时间自动上电的电源VCC,电源VCC分别电连接的第一启动引脚BOOT_MODE0和第二启动引脚BOOT_MODE1,工作电源VCC_IN分别电连接第一MOS管Q1的栅极G和第二MOS管Q2的漏极D,第一MOS管Q1的漏极D电连接第一启动引脚BOOT_MODE0,第一MOS管Q1的源极S和第二MOS管Q2的源极S分别电性接地,烧录接口电源5V_USB分别电连接于第二MOS管Q2的栅极G、第三MOS管Q3的栅极G和第三MOS管Q3的源极S,第三MOS管Q3的漏极D电连接第二启动引脚BOOT_MODE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量产烧录单片机的模式自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源VCC_IN与所述第二MOS管Q2的漏极D之间串联有电阻R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量产烧录单片机的模式自动切换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火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野火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