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确保稳定安装操作的简单结构的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482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安装在配电板上的连接器包括:具有角状部分的接头(4)、具有装配部分(51)并固定支持所述接头的支架(5)、以及导电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覆盖所述装配部分的前壳(1)和覆盖所述角状部分的后壳(2)。所述前壳具有连接到所述配电板上的端子(1a)和装有插孔的安装部分(1b),该插孔允许螺钉(3)插入其中。所述后壳具有连接到所述配电板上的端子(2a,2b)和面向所述安装部分的被固定部分(2c),所述被固定部分具有螺纹孔部分(2d),通过将所述螺钉穿过所述插孔拧入所述螺纹孔部分,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固定到所述支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确保稳定安装操作的简单结构的连接器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接器,其具有电磁屏蔽功能和适合安装到配电板上,例如本领域公知的印刷电路板。
技术介绍
美国专利US6554642A中公开了这类连接器作为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包含由后壳和前壳包围的绝缘体,后壳和前壳分别由导电部件构成。后壳和前壳通过在它们部分上的机械接触相互电连接在一起。前壳具有螺纹孔部分,螺纹孔部分通过螺钉固定到电气或电子装置的罩板或底板上。当电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上时,电连接器通过使用接地部件电连接到电路板。然而,由于需要接地部件,部件数量增加,并且装配需要大量时间和劳动(大量步骤),导致成本增加。当电连接器连接到配电板上时,将前壳拉向底板,并且给前壳施加负载。如果前壳和支架之间的连接强度或前壳和后壳之间的连接强度是软弱的,则有可能释放前壳。而且,后壳并不终止于电路板,但是连接到前壳的单独部件终止于电路板。因此,接地信号难以流向后壳。而且,从前壳流出的接地信号在后壳端部得到反射。另外,如果前壳和单独部件之间的接触不充分,就不能得到电稳定回路。在这种情况下,在前壳端部也可以发生反射。这种反射导致电磁干扰而引起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结构的连接器,确保将连接器安装到电路板的稳定操作和将连接器连接到底板的稳定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在前壳和后壳之间的连接强-->度方面得到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在屏蔽功能方面得到充分增强。随着描述的进行,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将变得清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安装在配电板上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含:具有角状部分的接头;具有装配部分并固定支持所述接头的支架;导电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覆盖所述装配部分的前壳和覆盖所述角状部分的后壳,所述前壳具有连接到所述配电板上的端子和装有插孔的安装部分,该插孔允许螺钉插入其中,所述后壳具有连接到所述配电板上的端子和面向所述安装部分的被固定部分,所述被固定部分具有螺纹孔部分,通过将所述螺钉穿过所述插孔拧入所述螺纹孔部分,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固定到所述支架上。附图说明图1A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前侧、顶侧和右侧透视图;图1B是图1A中的连接器的后侧、顶侧和左侧透视图;图1C是图1A中的连接器的后侧、底侧和左侧透视图;图2A是包含在图1A-1C中图解的连接器内的前壳的前视图;图2B是图2A中的前壳的侧视图;图2C是图2A中的前壳的俯视图;图3A是包含在图1A-1C中图解的连接器内的后壳的前侧、顶侧和右侧透视图;图3B是图3A中的后壳的后侧、顶侧和左侧透视图;图3C是图3A中的后壳的前视图;图3D是图3A中的后壳的右视图;图3E是图3A中的后壳的局部剖面俯视图;图3F是图3A中的后壳的后视图;图4A是连接器连接到底板上时从前侧观察的连接器透视图;图4B是类似于图4A但从后侧观察的透视图;图5A是对应于图4B的放大透视图,其中用白箭头表示电流;-->图5B是连接器连接到底板上时的连接器侧视图,其中用深实线类似地表示电流;图6A是前壳改进的前视图;图6B是前壳改进的侧视图;    图6C是前壳改进的底视图;图7A是后壳改进的前侧、顶侧和右侧透视图;图7B是后壳改进的后侧、顶侧和左侧透视图;图7C是类似于图7B而带有部分剖面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A-1C,将描述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个连接器。这些图中图解的连接器包含多个导电接头4和固定支持这些接头4的绝缘支架5。支架5包含由导电前壳1覆盖的装配部分。而且如图5B中所示,每个接头4包含由导电后壳2覆盖的角状部分4a。连接器安装到配电板上,例如图5B中所示的印刷电路板7。另外参考图2A-2C,前壳1具有一对钩状端子1a和一对整体形成在前壳1相对侧面上的安装部分1b。钩状端子1a适合连接到电路板7上。每个安装部分1b具有用于插入螺钉3的插孔1c。前壳1在相对侧面上装有一对下接触片1d和在相对侧面之间装有一对上接触片1d’。下接触片1d和上接触片1d’整体形成在前壳1的上部,以便弹性连接到后壳2。接触片1d和1d’的组合将称为接触部分。前壳1的每个钩状端子1a具有整体形成的钩部分,并且适合与电路板7配合。参考图3A-3F,后壳2具有一对宽端子2a和一对相对窄端子2b,宽端子2a形成在后壳2的相对侧面上以便连接到电路板7上,窄端子2b布置在端子2a之间。后壳2还装有一对被固定部分2c,被固定部分2c形成在后壳2的相对侧面上,并且具有螺纹孔部分以接收插入和拧入其内的螺钉3。后壳2装有一对压配合部分8,压配合部分8具有相对表面以便压接触到前壳1的接触片1d和1d’。更具体地,压配合部分8在上接触片1d’和一组下接触片1d之间进行压配合。因此,接触片1d和1d’与压配合部分8弹性接触。-->支架5具有整体形成在其相对侧面上的一对凸缘部分5a,凸缘部分5a夹在前壳1的安装部分1b和后壳2的固定部分2c之间。每个凸缘部分5a具有凹槽5b,用于定位被固定部分2c。通过将螺钉3穿过插孔1c拧到螺纹孔部分2d,前壳1和后壳2固定到支架5上。如图5B中所示,位于图2B中相对下侧的每个接触片1d在其端部弯曲,以便围绕凸缘部分5a的上端和被固定部分2c的上端。因而,接触部分1d和凹槽5b将被固定部分2c锁在凸缘部分5a上。同时,接触片1d与被固定部分2c接触。在上述连接器中,前壳1的钩状端子1a和后壳2的四个端子2a、2d有助于电路板和接头4连接在一起。前壳1和后壳2通过螺钉3固定到支架5上。参考图4A、4B、5A和5B,罩板或底板6包含在电气或电子装置内,并且夹在前壳1的安装部分1b和螺钉3之间。为了将连接器连接到底板6,螺钉3穿过前壳1的插孔1c和底板6的插孔(未图示)拧到后壳2的螺纹孔部分2d上。结果,底板6稳定地夹在前壳1的安装部分1b和螺钉3之间。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前壳1、支架5的装配部分51(也就是装配到配套连接器的部分)、而且每个螺钉3的主体部分暴露在底板6外侧。在底板6内侧,布置后壳2、端子2a、2b、被固定部分2c、支架5的凸缘部分5a、每个接头4的连接部分、以及每个螺钉3的螺纹孔部分,后壳2覆盖支架5内的接头4的角状部分4a。在上述连接器中,有助于与电路板7连接的钩状端子1a整体形成在前壳1上。因此,无需单独接地部件,这样减少了部件数量,并且装配无需大量时间和劳动(大量步骤)。这意味着能以低成本生产连接器。因此,实现了成本改进。底板6夹在前壳1的安装部分1b和螺钉3之间。后壳2由螺钉3连接和固定。有助于与电路板7连接的端子(前壳1的钩状端子1a和后壳2的端子2a、2b)分别整体形成在前壳1和后壳2上。前壳1装有与其整体形成的接触片1d、1d’,并且适合弹性连接到后壳2。因此,在每个前壳1和后壳2内形成电回路,这样不引起接地信号反射。因此,由于带有简-->单结构的屏蔽增强型连接器,整个连接器得到很强地屏蔽。为了将连接器连接到底板6,穿过前壳1的插孔1c和底板6的插孔插入螺钉3以便固定到后壳2的螺纹孔部分2d。照这样,底板6夹在前壳1的安装部分1b和螺钉3之间。因此,给后壳2施加负载以便将后壳2拉向底板6。同时,给前壳1和支架5也施加朝向底板6的负载。因此,稳定地保持前壳1和支架5之间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装在配电板上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含:    具有角状部分的接头;    具有装配部分并固定地支持所述接头的支架;    导电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覆盖所述装配部分的前壳和覆盖所述角状部分的后壳,所述前壳具有连接到所述配电板上的端子和装有插孔的安装部分,该插孔允许螺钉插入其中,所述后壳具有连接到所述配电板上的端子和面向所述安装部分的被固定部分,所述被固定部分具有螺纹孔部分,通过将所述螺钉穿过所述插孔拧入所述螺纹孔部分,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固定到所述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8-7 2003-2886821、一种安装在配电板上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含:具有角状部分的接头;具有装配部分并固定地支持所述接头的支架;导电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覆盖所述装配部分的前壳和覆盖所述角状部分的后壳,所述前壳具有连接到所述配电板上的端子和装有插孔的安装部分,该插孔允许螺钉插入其中,所述后壳具有连接到所述配电板上的端子和面向所述安装部分的被固定部分,所述被固定部分具有螺纹孔部分,通过将所述螺钉穿过所述插孔拧入所述螺纹孔部分,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固定到所述支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支架具有夹在所述安装部分和所述被固定部分之间的凸缘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幸贵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