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操作的新型辊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32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操作的新型辊轧机;底座,作为整体的承载基础;立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且立板在底座上对称设置有两组;包括:凹槽,开设在所述立板内;收集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用于收集冷却液;U形框,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板一侧。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内;轴承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一侧;辊轧杆,转动连接在所述轴承座内。该便于操作的新型辊轧机通过调节两组辊轧杆之间的间距,便于轧制不同规格的金属,从而便于操作加工,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传送带工作,使金属能够通过传送带进入两组辊轧杆之间的缝隙处,从而便于进料,通过收集箱收集冷却液,通过底板便于将收集箱内的冷却液排出,从而便于回收冷却液。从而便于回收冷却液。从而便于回收冷却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操作的新型辊轧机


[0001]本技术涉及辊轧机
,具体为一种便于操作的新型辊轧机。

技术介绍

[0002]在对金属进行轧制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辊轧机,辊轧机按照辊筒数目可分为两辊、四辊、六辊、八辊、十二辊、十八辊等;按照辊筒的排列方式又可分为“L”型、“T”型、“F”型、“Z”型和“S”型,现有的辊轧机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比如;
[0003]如公开号CN207547258U的一种双辊轧机,利用对密封结构再密封的方式使轧机装置的密封效果更好,避免冷却液进入齿组箱,从而避免齿组箱的使用寿命降低,减少装置的维护,不仅不会因为冷却液而换润滑油同时也延长装置的维护周期,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0004]这种现有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5]1.不便于根据所要轧制金属的规格调节两组辊轧之间的间距,导致不便于操作;
[0006]2.不便于进料;
[0007]3.不便于回收冷却液;
[0008]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新型辊轧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辊轧机不便于根据所要轧制金属的规格调节两组辊轧之间的间距,导致不便于操作,且不便于进料,并且不便于回收冷却液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操作的新型辊轧机;
[0011]底座,作为整体的承载基础;
[0012]立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且立板在底座上对称设置有两组;
[0013]包括:
[0014]凹槽,开设在所述立板内;
[0015]收集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用于收集冷却液;
[0016]U形框,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板一侧。
[0017]优选的,所述凹槽包括:
[0018]滑轨,固定连接在所述凹槽内侧壁上;
[0019]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内;
[0020]轴承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一侧;
[0021]辊轧杆,转动连接在所述轴承座内;
[0022]第一轴承,固定连接在所述轴承座上;
[0023]转轴,末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轴承;
[0024]螺纹杆,末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顶端;
[0025]支撑框,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板上方,且支撑框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从而使螺纹杆在旋转的同时,能够向上提升辊轧杆。
[0026]优选的,所述轴承座和辊轧杆在凹槽内设置有两组,且另一组轴承座固定连接在凹槽底部,并且滑轨、滑块、轴承座、辊轧杆、第一轴承、转轴、螺纹杆和支撑框构成调节结构,便于根据金属规格调节两组辊轧杆之间的间距,从而便于操作。
[0027]优选的,所述U形框一侧内嵌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固定连接有传送杆一端,所述传送杆上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杆另一端穿过第三轴承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三轴承嵌设在U形框另一侧内部,所述从动齿轮上啮合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一端内部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输出端上,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U形框另一侧,通过传送带,便于将物料输送至两组辊轧杆之间。
[0028]优选的,所述收集箱包括:
[0029]底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收集箱内部底面上;
[0030]导流管,嵌设在所述收集箱一侧;
[0031]阀门,固定连接在所述导流管一端,便于收集冷却液。
[0032]优选的,所述底板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且底板最低端与导流管最低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使收集的冷却液,在重力的牵引下能够进入导流管,继而通过阀门排出。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操作的新型辊轧机,通过调节两组辊轧杆之间的间距,便于轧制不同规格的金属,从而便于操作加工,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传送带工作,使金属能够通过传送带进入两组辊轧杆之间的缝隙处,从而便于进料,通过收集箱收集冷却液,通过底板便于将收集箱内的冷却液排出,从而便于回收冷却液。
[0034]1.首先,通过第一轴承和转轴的作用旋转螺纹杆,螺纹杆与支撑框螺纹连接,在旋转的同时能够向上提升轴承座,轴承座通过滑块在滑轨内移动,使提升更加稳定,而另一组轴承座固定连接在凹槽底部,所以底部辊轧杆位置不变,从而能够根据金属规格调节两组辊轧杆之间的间距,从而便于加工,进而便于操作;
[0035]2.当需要对金属进行轧制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通过链条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通过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带动传送杆转动,传送杆带动传送带工作,将金属输送至两组辊轧杆之间,从而便于进料,能够有效提高加工效率;
[0036]3.在轧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添加冷却液,防止过热,在添加冷却液时,冷却液经过连接处之后,掉入收集箱,从而对冷却液进行收集,收集完成后,收集箱内的冷却液因底板的作用,会在收集箱底部一侧聚集,此时,打开阀门,冷却液通过导流管排出,从而便于回收冷却液。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本技术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0039]图3为本技术A部结构放大图。
[0040]图中:1、底座;2、立板;3、凹槽;4、滑轨;5、滑块;6、轴承座;7、辊轧杆;8、第一轴承;9、转轴;10、螺纹杆;11、支撑框;12、第二轴承; 13、传送杆;14、传送带;15、第三轴承;16、从
动齿轮;17、链条;18、主动齿轮;19、伺服电机;20、收集箱;21、底板;22、导流管;23、阀门; 24、U形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操作的新型辊轧机;
[0043]底座1,作为整体的承载基础;
[0044]立板2,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且立板2在底座1上对称设置有两组;
[0045]包括:
[0046]凹槽3,开设在立板2内;
[0047]收集箱20,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用于收集冷却液;
[0048]U形框24,固定连接在立板2一侧。
[0049]凹槽3包括:滑轨4,固定连接在凹槽3内侧壁上;滑块5,滑动连接在滑轨4内;轴承座6,固定连接在滑块5一侧;辊轧杆7,转动连接在轴承座 6内;第一轴承8,固定连接在轴承座6上;转轴9,末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轴承8;螺纹杆10,末端固定连接在转轴9顶端;支撑框11,固定连接在立板 2上方,且支撑框11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0,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操作的新型辊轧机;底座,作为整体的承载基础;立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且立板在底座上对称设置有两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凹槽,开设在所述立板内;收集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用于收集冷却液;U形框,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板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新型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滑轨,固定连接在所述凹槽内侧壁上;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内;轴承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一侧;辊轧杆,转动连接在所述轴承座内,能够对金属进行轧制;第一轴承,固定连接在所述轴承座上;转轴,末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轴承;螺纹杆,末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顶端;支撑框,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板上方,且支撑框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新型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和辊轧杆在凹槽内设置有两组,且另一组轴承座固定连接在凹槽底部,并且滑轨、滑块、轴承座、辊轧杆、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道军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万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