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分离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15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分离护理床,包括床体,床体上方设置有轮椅主体,床体与轮椅主体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通过在床体上方设置轮椅主体,在与床体转动连接的支撑柱下端设置第一电机,在支撑柱上端固定连接支撑座,在支撑座上开设与轮椅主体上的固定块和滚轮对应的滑槽和滑口,使得床体与轮椅主体可自由分离,增加整个设备的使用性;通过设置U型框,在U型框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在两个第一支撑板内侧均开设与第一连接板对应的第一放置槽,U型框两侧板的转杆与连接杆上的第一气缸转动连接,使得第一支撑板与靠板的角度可调节,便于人们的使用。便于人们的使用。便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分离护理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
,具体为一种智能分离护理床。

技术介绍

[0002]护理床,顾名思义是一种供病人或老年人使用的床,起到辅助照顾病人与老年人的作用,使后期的护理更加简便,其多运用于医院、疗养院等领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也不断增加,护理床的市场运用领域与市场运用前景越来越广泛,越发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0003]目前国内存在的护理床大部分功能比较简单,不能满足使用者的护理要求,基本以手动为主,操作繁琐且造型传统,舒适性差、应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分离护理床,以至少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之一。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分离护理床,包括床体,床体上方设置有轮椅主体,床体与轮椅主体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与轮椅主体滑动连接,转动机构上设置有与轮椅主体对应的调节机构和支撑机构,调节机构与支撑机构转动连接,轮椅主体下端设置有伸缩机构;轮椅主体包括靠板、坐板、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伸缩机构与坐板下端固定连接,靠板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坐板两侧固定连接有滑板,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两侧均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靠板、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伸缩机构两侧分别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第三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第一连接块与伸缩机构的连接处、伸缩机构与第二连接块的连接处和第三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的连接处均开设有放置孔,放置孔内设置有连接机构。
[0006]进一步地,伸缩机构包括与坐板下端固定连接的控制器安装座,控制器安装座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控制器安装座下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气缸,第四气缸下端设置有滚轮,控制器安装座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二连接块和第一连接块转动连接的第四连接块。
[0007]进一步地,连接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一侧设置有安装板,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圆杆,圆杆外侧固定套设有伸缩环,伸缩环位于放置孔内,伸缩环外侧滑动连接有限位环,限位环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推杆。
[0008]进一步地,小腿支撑板一侧设置有行走轮。
[0009]进一步地,转动机构包括与床体转动连接的支撑柱,支撑柱下端设置有第一电机,
支撑柱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支撑座两侧开设有与固定块对应的滑槽,支撑座下端开设有与滚轮对应的滑口。
[0010]进一步地,调节机构包括U型框和与安装框转动连接的连接杆,U型框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一支撑板内侧均开设有与第一连接板对应的第一放置槽,U型框两侧板内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杆,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与其对应的转杆转动连接。
[0011]进一步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分别与支撑座两侧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一端与U型框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内侧开设有与滑板对应的开口,第三连接板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第一支撑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内侧均开设有与第二连接板对应的第二放置槽,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连接处还转动连接有第二油缸,第二油缸下端与安装框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油缸,第三油缸下端与安装框转动连接。
[001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对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床体上方设置轮椅主体,在与床体转动连接的支撑柱下端设置第一电机,在支撑柱上端固定连接支撑座,在支撑座上开设与轮椅主体上的固定块和滚轮对应的滑槽和滑口,使得床体与轮椅主体可自由分离,增加整个设备的使用性。
[0013]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U型框,在U型框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在两个第一支撑板内侧均开设与第一连接板对应的第一放置槽,U型框两侧板的转杆与连接杆上的第一气缸转动连接,使得第一支撑板与靠板的角度可调节,便于人们的使用。
[0014]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二支撑板内侧开设与滑板对应的开口,在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内侧均开设与第二连接板对应的第二放置槽,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连接处的第二气缸与安装框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一端的第三气缸与安装框转动连接,根据人们的需求,可对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进行调节,增加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一种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床体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床体的另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床体的一种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转动机构、调节机构和支撑机构的连接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轮椅主体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轮椅主体的另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伸缩机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机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转动机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调节机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机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行走轮;2、转动机构;3、调节机构;4、支撑机构;5、床体;6、轮椅主体;7、伸缩机构;8、连接机构;201、安装框;202、支撑座;203、滑口;204、滑槽;205、支撑柱;206、第一电机;301、U型框;302、第一放置槽;303、第一支撑板;304、连接杆;305、第一油缸;306、转杆;401、第三连接板;402、第一支撑杆;403、第二支撑板;404、第三支撑板;405、第四支撑板;406、第二支撑杆;407、第三油缸;408、第二油缸;409、第二放置槽;410、开口;601、靠板;602、坐板;603、大腿支撑板;604、小腿支撑板;605、第一连接板;606、滑板;607、第一连接块;608、第二连接板;609、第二连接块;610、第三连接块;701、控制器安装座;702、滚轮;703、固定块;704、第四连接块;705、第四油缸;801、第二电机;802、电推杆;803、安装板;804、限位环;805、伸缩环;806、圆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18]请参阅图1

12,一种智能分离护理床,包括床体5,床体5上方设置有轮椅主体6,床体5与轮椅主体6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2,转动机构2与轮椅主体6滑动连接,转动机构2上设置有与轮椅主体6对应的调节机构3和支撑机构4,调节机构3与支撑机构4转动连接,轮椅主体6下端设置有伸缩机构7;轮椅主体6包括靠板601、坐板602、大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分离护理床,包括床体(5),其特征在于,床体(5)上方设置有轮椅主体(6),床体(5)与轮椅主体(6)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2),转动机构(2)与轮椅主体(6)滑动连接,转动机构(2)上设置有与轮椅主体(6)对应的调节机构(3)和支撑机构(4),调节机构(3)与支撑机构(4)转动连接,轮椅主体(6)下端设置有伸缩机构(7);轮椅主体(6)包括靠板(601)、坐板(602)、大腿支撑板(603)和小腿支撑板(604),伸缩机构(7)与坐板(602)下端固定连接,靠板(601)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605),坐板(602)两侧固定连接有滑板(606),大腿支撑板(603)和小腿支撑板(604)两侧均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608),靠板(601)、大腿支撑板(603)和小腿支撑板(604)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607)、第二连接块(609)和第三连接块(610),伸缩机构(7)两侧分别第一连接块(607)和第二连接块(609)转动连接,第三连接块(610)与第二连接块(609)转动连接,第一连接块(607)与伸缩机构(7)的连接处、伸缩机构(7)与第二连接块(609)的连接处和第三连接块(610)与第二连接块(609)的连接处均开设有放置孔,放置孔内设置有连接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分离护理床,其特征在于,伸缩机构(7)包括与坐板(602)下端固定连接的控制器安装座(701),控制器安装座(701)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的固定块(703),控制器安装座(701)下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油缸(705),第四油缸(705)下端设置有滚轮(702),控制器安装座(701)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二连接块(609)和第一连接块(607)转动连接的第四连接块(70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分离护理床,其特征在于,连接机构(8)包括第二电机(801),第二电机(801)一侧设置有安装板(803),第二电机(80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圆杆(806),圆杆(806)外侧固定套设有伸缩环(805),伸缩环(805)位于放置孔内,伸缩环(805)外侧滑动连接有限位环(804),限位环(804)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推杆(80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佳俊于永昊
申请(专利权)人:宸瑞机器人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