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救床升降装置及其ICU急救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023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救床升降装置,其用于抬高急救床的活动床板,包括:升降驱动装置以及用于测量急救床抬高角度的角度测量组件;角度测量组件包括立板,其一端设有转动块,转动块一端连接有万向轮,万向轮顶住急救床活动床板;两端固定于活动床板底部的弧形组件;其中,立板的两侧贯穿设有通槽,且立板的一端开设与通槽连通的开口,开口处设有指针,弧形组件穿过通槽与立板活动连接,弧形组件上设有角度刻度线,通过开口观察到指针指到的角度刻度线值为床头板转动的角度。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布了一种应用上述急救床升降装置的ICU急救床。该急救床结构简单、容易操作,能确保患者治疗所需要的角度。治疗所需要的角度。治疗所需要的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救床升降装置及其ICU急救床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急救床升降装置及其ICU急救床。

技术介绍

[0002]急救床是主要应用在抢救危机病人时使用的床,在ICU的临床护理中,床头抬高措施能有效的提升护理效果。早在2003年,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的预防指南中建议:在没有绝对医学禁忌的情况下,将病人床头抬高30
°
~45
°
。因机械通气病人大多病情危重、放置胃管、使用镇静剂等,食管括约肌功能缺失或关闭不全,极易造成胃内容物反流与误吸。床头抬高被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委员会(JCI)认为是监护和提高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的一项核心措施。床头抬高旨在使病人上胸部抬高,处于高位,此举符合生理,能较大程度地降低因吸入导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因素。而床头抬高的角度对护理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床头抬高在临床实施的依从性任然不容乐观,因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设计一种简单准确的ICU病床抬高后的角度测量组件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急救床升降装置及其ICU急救床,能够在以准确的角度抬高急救床的床头。
[0004]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急救床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装置以及连接于升降驱动装置的角度测量组件;
[0005]所述角度测量组件用于测量急救床抬高的角度,包括:
[0006]与升降驱动装置连接的立板,其一端设有转动块,转动块一端连接有万向轮,万向轮顶住急救床活动床板;
[0007]两端固定于活动床板底部的弧形组件,弧形组件的圆弧内为万向轮;
[0008]其中,立板的两侧贯穿设有通槽,且立板的一端开设与通槽连通的开口,开口处设有指针,弧形组件穿过通槽与立板活动连接,弧形组件上设有角度刻度线,通过开口观察到立板中心轴线的指针指到的角度刻度线值为活动床板转动的角度。
[0009]作为优选,立板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弧形组件的锁紧装置述弧形组件上开设有多个插槽,锁紧装置包括插杆以及驱动所述插杆运动的驱动组件;其中,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插杆插入/弹出所述插槽。
[0010]作为优选,插槽内开设有卡槽,所述插杆上设有卡块,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相配合。
[0011]作为优选,插杆呈中空,其两侧对称设有卡块,卡块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卡块固定连接。
[0012]作为优选,驱动组件包括固接于立板上的连接块,连接块内部设有传动块,传动块的一端与插杆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传动杆;其中,连接块为空腔,且传动杆穿过连接块的一
端拉块,推动拉块使得插杆移出连接块内。
[0013]作为优选,连接块内还设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连接块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传动块连接。
[0014]作为优选,立板与升降驱动装置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导轨,导轨用于角度测量组件的水平移动。
[0015]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ICU急救床,其具有床板抬高角度测量功能,包括:床架;
[0016]设置于床架上的固定床板和活动床板,所述固定床板与活动床板转动连接;
[0017]以及与活动床板连接的急救床升降装置,急救床升降装置采用如上所述的急救床升降装置。
[0018]作为优选,床架一端设有与急救床升降装置电气连接的驱动按钮。
[0019]作为优选,床架上设有横档板,横档板位于固定床板下,用于托举升降驱动装置。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技术通过按压驱动按钮驱动升降驱动装置向上运动,依次带动立板向上运动,并通过水平导轨使立板水平方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活动床板相对固定床板转动;通过观察弧形组件上的角度刻度线,到相应的度数,按压驱动按钮使得升降驱动装置停止运动,之后按压拉块,使得插杆插入并卡扣于弧形组件内,这样使弧形组件固定,从而使患者躺在活动床板上时,活动床板不会发生转动,与现有技术中抬高患者上半身而不知抬高角度相比,该升降装置通过角度刻度线可明确知道患者上半身抬高的角度,有利于对患者的救治与护理效果。而且,通过弧形组件与卡槽可使患者抬高角度固定不变,确保了患者治疗所需的角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根据本技术所述的ICU急救床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急救床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急救床升降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缩紧装置的左侧剖视图;
[0026]图5为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插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床架;2、固定床板;3、活动床板;4、角度测量组件;5、驱动器;6、横挡板;7、驱动按钮;41、万向轮;42、立板;43、弧形组件;44、锁紧装置;45、指针;46、导轨;421、转动块;431、插槽;432、卡槽;441、驱动组件;442、插杆;4411、连接块;4412、传动块;4413、传动杆;4414、拉块;4415、第二复位弹簧;4421、卡块;4422、第一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
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参照图2,急救床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装置5以及连接于升降驱动装置的角度测量组件4;
[0031]所述角度测量组件4用于测量急救床抬高的角度,包括:立板42,其一端设有转动块421,转动块421上连接有万向轮41;万向轮41顶住活动床板3,其中,万向轮可自由移动,
[0032]两端固定于活动床板底板的弧形组件43;其中心为万向轮41;
[0033]其中,立板42的两侧贯穿设有通槽431,且立板42的一端开设与通槽431连通的开口,弧形组件43穿过所述通槽431与立板42活动连接,弧形组件43上设有指针45与角度刻度线,通过开口观察到立板42中心轴线指针45指到的角度刻度线值为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救床升降装置,其用于抬高急救床的活动床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驱动装置以及连接于升降驱动装置的角度测量组件;所述角度测量组件用于测量急救床抬高的角度,包括:与升降驱动装置连接的立板,其一端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一端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顶住急救床活动床板;两端固定于所述活动床板底部的弧形组件,所述弧形组件的圆弧内为万向轮;其中,所述立板的两侧贯穿设有通槽,且所述立板的一端开设与所述通槽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指针,所述弧形组件穿过所述通槽与所述立板活动连接,所述弧形组件上设有角度刻度线,通过所述开口观察到所述立板中心轴线的指针指到的角度刻度线值为所述活动床板转动的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床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弧形组件的锁紧装置,所述弧形组件上开设有多个插槽,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插杆以及驱动所述插杆运动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插杆插入/弹出所述插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救床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内开设有卡槽,所述插杆上设有卡块,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急救床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呈中空,其两侧对称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银丽赵慧静张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