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入治疗导丝牵引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冠心病介入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介入治疗导丝牵引器。
技术介绍
[0002]医护人员在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通常需要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具体操作为医护人员将导丝从桡动脉牵引至冠状动脉血管,在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血管内,但现在的导丝牵引方法大多为医护人员一只手控制导丝前进与后退的距离,另一只手顺逆时针转动导丝,但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繁琐,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费时费力,且医护人员需要长时间捏住导丝,以防止导丝因松动而从血管内脱离或后退,从而再次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介入治疗导丝牵引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导丝牵引操作不便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左右方向的壳体,壳体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滑杆,滑杆上端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转轮,转轮上端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口朝右的U形槽,两个U形槽左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右端之间的距离,壳体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治疗导丝牵引器,包括左右方向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滑杆(2),滑杆(2)上端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转轮(3),转轮(3)上端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口朝右的U形槽(4),两个U形槽(4)左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右端之间的距离,壳体(1)上内侧壁上设有可上下移动且可转动的转板(5),转板(5)位于转轮(3)右上方,转板(5)下端偏心设有上下轴向且可插入U形槽(4)内的转柱(6),壳体(1)上内侧壁上设有与转板(5)同轴且弧口朝右的凸块(7),转板(5)上端偏心设有上下轴向且可与凸块(7)接触的顶柱(8);所述的滑杆(2)下端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且弧口朝下的弧形板(9),弧形板(9)上同轴滑动连接有弧形的压板(10),壳体(1)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左右轴向的导丝孔,壳体(1)左内侧壁上设有与导丝孔同轴且随转轮(3)转动而前后转动的圆环(11),圆环(11)右端设有与导丝孔同轴且弧口朝上的主动板(12),主动板(12)上同轴滑动连接有随转轮(3)转动而左右移动的固定板(13),固定板(13)经上下轴向的同步杆(14)与压板(10)滑动连接,壳体(1)右内侧壁上设有两个上下相对且与导丝孔同轴的夹紧板(15),下侧的夹紧板(15)经连接杆(16)与滑杆(2)连接,上侧的夹紧板(15)与壳体(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治疗导丝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体(1)上端转动连接有与转板(5)同轴的转柄(17),转柄(17)下端贯穿壳体(1)且与转板(5)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治疗导丝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环(11)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银川,汤建民,王丰云,王同,杨雁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