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水路板及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14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水路板及净水器,涉及水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该集成水路板,包括水路板主体,在所述水路板主体的同一侧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滤芯连接的滤芯连接座;所述滤芯连接座上设置有与对应滤芯连接的接口;所述水路板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流道,且所述滤芯连接座与相邻所述滤芯连接座之间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流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成水路板能够将多个滤芯连接座设置在一个水路板主体上,且多个滤芯连接座之间的连通也通过设置在集成水路板上的流道连通,这样减少了滤芯与滤芯之间使用水管和弯头的安装隐患,大大减少了净水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漏水风险。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漏水风险。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漏水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水路板及净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水路板及净水器。

技术介绍

[0002]净水器中管路复杂,漏水风险较高,很多用户在使用净水器过程中,由于漏水事故造成了安全和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成水路板及净水器,以缓解了现在净化器管路复杂,漏水风险高的技术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水路板,包括水路板主体,在所述水路板主体的同一侧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滤芯连接的滤芯连接座;所述滤芯连接座上设置有与对应滤芯连接的接口;
[0005]所述水路板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流道,且所述滤芯连接座与相邻所述滤芯连接座之间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流道连通。
[000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路板主体上设置有第一滤芯连接座和第二滤芯连接座,所述第一滤芯连接座内设置有用于与前置滤芯连接的前置进接口和前置出接口、用于与后置滤芯连接的后置进接口和后置出接口;
[0007]所述水路板主体上设置有与原水和前置进接口连通的第一流道、与前置出接口和水泵进接口连通的第二流道以及与水泵出接口连通的第三流道。
[000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滤芯连接座内设置有RO膜进接口、RO膜出接口和浓缩水出接口;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RO膜进接口连通,所述RO膜出接口与所述水路板主体上设置的第四流道的一端连通。
[000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路板主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流量计连通的流量进接口和流量出接口,且所述流量进接口与所述第四流道连通,所述流量出接口与所述后置进接口连通。
[00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路板主体上还设置有第五流道,所述第五流道的一端与所述后置出接口连通,另一端为纯水出接口。
[00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流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原水TDS检测器的原水检测接口;
[0012]所述第五流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纯水TDS检测器的纯水检测接口。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流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纯水出接口是否出水的压力开关的压力安装接口。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路板主体上还设置有第六流道,所述第六流道的一端设置浓缩水排出接口,另一端设置有浓缩水进接口,该所述浓缩水进接口与所述浓缩水出接口之间通过外置管路连接。
[00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流道上设置有安装电磁阀的第一安装接口;所述第六流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磁阀的第二安装接口。
[0016]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净水器,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集成水路板。
[0017]综合上述方案,本技术提供的集成水路板能够将多个滤芯连接座设置在一个水路板主体上,且多个滤芯连接座之间的连通也通过设置在集成水路板上的流道连通,这样减少了滤芯与滤芯之间使用水管和弯头的安装隐患,大大减少了净水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漏水风险。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水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集成水路板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所示集成水路板的再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1所示集成水路板的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标:100

水泵进接口;200

水泵出接口;300

流量进接口;400

流量出接口;500

前置进接口;600

前置出接口;700

后置进接口;800

后置出接口;900

RO膜进接口;110

RO膜出接口;120

浓缩水出接口;130

原水检测接口;140

第一安装接口;150

第二安装接口;160

纯水检测接口;170

浓缩水排出接口;180

压力安装接口;190

第一流道;210

第二流道;220

第三流道;230

第四流道;240

浓缩水进接口;250

第五流道;260

第六流道;270

纯水出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
[0026]参照图1

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水路板,包括水路板主体,在所述水路板主体的同一侧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滤芯连接的滤芯连接座;所述滤芯连接座上设置有与对应滤芯连接的接口;
[0027]所述水路板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流道,且所述滤芯连接座与相邻所述滤芯连接座之间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流道连通。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水路板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滤芯连接座,不同的滤芯对应不同的滤芯连接座;且相邻的滤芯连接座之间也设置有流道,用于实现不同滤芯的连通的需求,从而减少了滤芯和滤芯之间使用水管和弯头的安装隐患,大大减少了净水器在使用过程的风
险。
[002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路板主体上设置有第一滤芯连接座和第二滤芯连接座,所述第一滤芯连接座内设置有用于与前置滤芯连接的前置进接口500和前置出接口600、用于与后置滤芯连接的后置进接口700和后置出接口800;
[0030]所述水路板主体上设置有与原水和前置进接口500连通的第一流道190、与前置出接口600和水泵进接口100连通的第二流道210以及与水泵出接口200连通的第三流道220。
[0031]水路板主体一般设置有两个滤芯连接座,分别为第一滤芯连接座和第二滤芯连接座;第一滤芯连接座内设置有前置进接口500、前置出接口600、后置进接口700和后置出接口800;前置进接口500和前置出接口600用于与前置滤芯连接,后置进接口700和后置出接口800用于与后置滤芯连接。
[0032]水路板主体上的第一流道190的一端用于与原水连接,一般在第一流道190的该端设置有原水接口,即自来水或者其他供水系统直接与原水接口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水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路板主体,在所述水路板主体的同一侧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滤芯连接的滤芯连接座;所述滤芯连接座上设置有与对应滤芯连接的接口;所述水路板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流道,且所述滤芯连接座与相邻所述滤芯连接座之间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流道连通;所述水路板主体上设置有第一滤芯连接座和第二滤芯连接座,所述第一滤芯连接座内设置有用于与前置滤芯连接的前置进接口(500)和前置出接口(600)、用于与后置滤芯连接的后置进接口(700)和后置出接口(800);所述水路板主体上设置有与原水和前置进接口(500)连通的第一流道(190)、与前置出接口(600)和水泵进接口(100)连通的第二流道(210)以及与水泵出接口(200)连通的第三流道(2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芯连接座内设置有RO膜进接口(900)、RO膜出接口(110)和浓缩水出接口(120);所述第三流道(220)与所述RO膜进接口(900)连通,所述RO膜出接口(110)与所述水路板主体上设置的第四流道(230)的一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板主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流量计连通的流量进接口(300)和流量出接口(400),且所述流量进接口(300)与所述第四流道(230)连通,所述流量出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社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芯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