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调节装置的负压吸引通道鞘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0843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调节装置的负压吸引通道鞘,包括后座主体,所述后座主体与调节栓垂直相交,所述调节栓的一侧与调节螺母旋接,所述调节螺母的一侧设有止旋管,所述后座主体的一端设有预留孔位,所述预留孔位与专用输尿管通道鞘鞘管连接,其另一端设有彼此相交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独立的输尿管通道鞘后座,通过螺纹连接专用的输尿管通道鞘鞘管鞘管,自带调节阀,使用时由手术者主动调节负压的有无与大小,有独立的导丝通道,当输尿管通道鞘放置不满意时,经该通道置入导丝消除输尿管扭曲,维持流出道通畅提高灌注液流出的速度,调节栓能改变灌注液流出的方向,不影响手术中自然的出水。影响手术中自然的出水。影响手术中自然的出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调节装置的负压吸引通道鞘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带调节装置的负压吸引通道鞘,属于输尿管通道鞘制作技术


技术介绍

[0002]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肾结石过程中,肾盂内压力的变化、持续时间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肾包膜下血肿等有着因果关系,在满足手术视野需求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地降低肾盂内压力。如何将负压吸引可控地传导到肾内,成为研究的焦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带调节装置的负压吸引通道鞘用来克服现有技术中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手术中肾盂内的压力变化、持续时间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有着因果关系的缺陷。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调节装置的负压吸引通道鞘,包括后座主体,所述后座主体与调节栓垂直相交,所述调节栓的一侧与调节螺母旋接,所述调节螺母的一侧设有止旋管;
[0006]所述后座主体的一端设有预留孔位,所述预留孔位与专用输尿管通道鞘鞘管连接,其另一端设有彼此相交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的后端连接有“C”形封帽,所述第二通道的后端连接有“工”字封帽,所述第三通道的尾部为锥状设计,中部呈“十”字形结构的套管。
[0008]进一步的,所述止旋管与调节栓右侧的端口插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螺母的表面与第三通道中部“十”字套管外壁均有相对应的标识。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止旋管为中空管,其右侧缘外径>调节螺母的内径,用于防止调节螺母脱落。
[001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栓在第三通道中部的“十”字套管内紧密型滑动,调节栓自左向右分别设有a孔、b孔和c孔,所述a孔为贯穿孔,b孔连通c孔,所述c孔位于调节栓的右侧端,其内部插接止旋管。
[0012]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独立的输尿管通道鞘后座,通过螺纹连接专用的输尿管通道鞘鞘管鞘管;自带调节阀,使用时由手术者主动调节负压的有无与大小;有独立的导丝通道,当输尿管通道鞘放置不满意时,经该通道置入导丝消除输尿管扭曲,维持流出道通畅提高灌注液流出的速度;调节栓能改变灌注液流出的方向,不影响手术中自然的出水。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的后座主体剖面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体状态1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体状态2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调节栓剖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调节螺母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止旋管的示意图。
[0020]图中:1、后座主体;11、前端预留孔位;12、第一通道;13、第二通道;14、第三通道后体;15、“工”字帽;16、“C”形帽;2、调节栓;21、a孔;22、b孔;23、c孔;3、调节螺母;4、止旋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

6所示,一种带调节装置的负压吸引通道鞘,包括后座主体1、调节栓2、调节螺母3、止旋管4,所述后座主体1前端预留孔位11与专用输尿管通道鞘鞘管连接,后端设置相交的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13、第三通道14,所述第一通道12后端连接有“C”形封帽16,所述第二通道13后端连接有“工”字封帽15,所述第三通道14尾部为锥状设计,中部有“十”字形套管样结构,内置调节栓2,所述调节栓2右侧外壁有螺纹条与调节螺母3连接,所述调节螺母3右侧有止旋管4,止旋管4与调节栓2右侧端口插接。
[0024]调节栓2在第三通道14中部的“十”字套管内紧密型滑动,调节栓上自左向右分别设有a孔21、b孔22、c孔23,其中a孔21为贯穿孔,b孔22连通c孔23,所述c孔23位于调节栓2右侧端,内部插接止旋管4。
[0025]调节螺母3表面与第三通道13中部“十”字套管外壁有相对应的标识。
[0026]止旋管4为中空管,右侧缘外径大于调节螺母3内径,阻止调节螺母3脱落。
[0027]工作过程:软性输尿管镜手术时,先用内径8Fr,外径9.8Fr的硬镜逆行上镜到肾盂,用镜身扩张输尿管管腔,留置亲水性导丝在肾盂,退出硬镜;沿着导丝,以左右摇摆动作推送专用输尿管通道鞘鞘管,遇阻力即止,退出鞘芯与导丝;将后座主体与专用输尿管通道鞘鞘管通过螺纹连接,第三通道14尾部连接手术室吸引管路;将连接好光源、影像系统、灌注泵的软镜经第一通道12进入输尿管通道鞘,在经过通道鞘鞘口时注意识别通道鞘的状态;在寻找与碎石过程中,手术者自主决定需要不需要负压,通过调节栓2向左向右的平移调节负压大小;必要时经导丝通道置入导丝,消除通道鞘前的输尿管扭曲,维持流出道通畅。调节栓2能完成两种调节方式,一是“快”调节:将调节螺母3旋至贴近止旋管4,调节栓2能在套管内快速平滑移动;当b孔22与竖行通道重合,灌注液被引向c孔23,当a孔21与竖行通道重合,负压吸力即被向上传导到通道鞘前端;二是“慢”调节:将调节螺母旋至贴近止旋管4,调节栓2完全靠左贴近调节螺母3,旋转调节螺母3通过“挤推”动作使调节栓2在套管内的平移,实现精细的“慢”调节。在采用限压泵灌注的情况下,可控的负压吸附力能增加灌注
流量,提高灌注液的流出速度,吸出部分结石粉尘,提供清晰的视野,能降低肾盂内压力,使软镜手术更安全。
[00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调节装置的负压吸引通道鞘,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座主体,所述后座主体与调节栓垂直相交,所述调节栓的一侧与调节螺母旋接,所述调节螺母的一侧设有止旋管;所述后座主体的一端设有预留孔位,所述预留孔位与专用输尿管通道鞘鞘管连接,其另一端设有彼此相交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调节装置的负压吸引通道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后端连接有“C”形封帽,所述第二通道的后端连接有“工”字封帽,所述第三通道的尾部为锥状设计,中部呈“十”字形结构的套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调节装置的负压吸引通道鞘,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颖
申请(专利权)人:建湖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