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散热型的波分复用光收发一体单纤双向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73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散热型的波分复用光收发一体单纤双向器件,包括包括壳体、滤波片、激光发射器、接收器、光接口组件和散热鳍片,所述的壳体为方形壳体,壳体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激光发射器和光接口组件,壳体底部设有接收器安装凹槽,所述的散热鳍片为铝制散热鳍片,散热鳍片分别设在壳体的顶部和两侧,顶部的散热鳍片长度与壳体长度相等,两侧的散热鳍片长度与壳体两侧激光发射器和光接口组件下方预留高度相等,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在壳体外侧散热鳍片,将因为激光发射器产生的热量,从可以引导至外壳和散热鳍片,散热鳍片在将热量散发至壳体外部。部。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散热型的波分复用光收发一体单纤双向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收发一体单纤双向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高散热型的波分复用光收发一体单纤双向器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单纤双向通信技术在光通信领域已取得非常广泛的应用,作为单纤双向光通信的核心部件
‑‑‑
光收发一体单纤双向器件也有着多种多样的设计方案,单纤双向器材中激光发射器是一个必要的部件,为了提高光纤发送信号时光纤的强度就需要使用激光发射器,但激光发射器在开启时会产生大量热量造成单纤双向器件的内部造成堆热,从而对单纤双向器件内的器材因过热而造成损坏,需要对单纤双向器材做以有效散热才能保证其长时间温度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高散热型的波分复用光收发一体单纤双向器件,包括包括壳体、滤波片、激光发射器、接收器、光接口组件和散热鳍片,所述的壳体为方形壳体,壳体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激光发射器和光接口组件,壳体底部设有接收器安装凹槽,所述的散热鳍片为铝制散热鳍片,散热鳍片分别设在壳体的顶部和两侧,顶部的散热鳍片长度与壳体长度相等,两侧的散热鳍片长度与壳体两侧激光发射器和光接口组件下方预留高度相等。
[0004]更进一步的,散热鳍片上每个鳍片厚度为1

2mm。
[0005]更进一步的,散热鳍片的间距与厚度相等。
[0006]更进一步的,散热鳍片高度为20

30mm。
[0007]有益效果:<br/>[0008]通过设在壳体外侧散热鳍片,将因为激光发射器产生的热量,从可以引导至外壳和散热鳍片,散热鳍片在将热量散发至壳体外部。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一种高散热型的波分复用光收发一体单纤双向器件的剖视图;
[0010]图中;1、壳体,2、接收器,3、激光发射器,4、光接口组件,5、光纤,6、滤波片,7、散热鳍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2]实施示例:
[0013]一种高散热型的波分复用光收发一体单纤双向器件,包括包括壳体、滤波片、激光
发射器、接收器、光接口组件和散热鳍片,所述的壳体为方形壳体,壳体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激光发射器和光接口组件,壳体底部设有接收器安装凹槽,所述的散热鳍片为铝制散热鳍片,散热鳍片分别设在壳体的顶部和两侧,顶部的散热鳍片长度与壳体长度相等,两侧的散热鳍片长度与壳体两侧激光发射器和光接口组件下方预留高度相等。
[0014]如图1所示;
[0015]将光纤5插入光接口组件4,将接收器2插入壳体1底部的接收器安装凹槽,启动单纤双向器件,光纤5通过滤波片6折射至接收器2,激光发射器3启动时,激光头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在壳体内部不断增加,散热鳍片7将壳体内部的热量导出。
[0016]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散热型的波分复用光收发一体单纤双向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壳体、滤波片、激光发射器、接收器、光接口组件和散热鳍片,所述的壳体为方形壳体,壳体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激光发射器和光接口组件,壳体底部设有接收器安装凹槽,所述的散热鳍片为铝制散热鳍片,散热鳍片分别设在壳体的顶部和两侧,顶部的散热鳍片长度与壳体长度相等,两侧的散热鳍片长度与壳体两侧激光发射器和光接口组件下方预留高度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爱得科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