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70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调温层,所述调温层位于防护服本体内侧,所述调温层包括调温管路,所述调温管路具有管路进口和管路出口;和调温囊,所述调温囊设在防护服本体内侧,所述调温囊具有容纳储冷材料的容纳腔,所述管路进口和所述管路出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因此,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护服具有可对人体进行降温的优点。可对人体进行降温的优点。可对人体进行降温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护服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护服。

技术介绍

[0002]防护服的作用是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性溶液、电磁辐射等,保证人员的安全和保持环境清洁。相关技术中,防护服不具有降温功能,会导致穿着人员因太热导致不舒适,影响着服人员的舒适感甚至影响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防护服。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护服,包括:
[0005]防护服本体;
[0006]调温层,所述调温层位于防护服本体内侧,所述调温层包括调温管路,所述调温管路具有管路进口和管路出口;和
[0007]调温囊,所述调温囊设在防护服本体内侧,所述调温囊具有容纳储冷材料的容纳腔,所述管路进口和所述管路出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0008]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护服具有可对人体进行降温的优点。
[000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护服还包括蠕动泵,所述蠕动泵与所述调温管路配合,所述蠕动泵邻近所述管路进口。
[00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护服还包括蠕动泵、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蠕动泵与所述进液管配合,所述进液管的进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进液管的出口与所述管路进口连通,所述出液管的出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出液管的进口与所述管路出口连通。
[00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护服还包括安装带,所述安装带位于所述防护服本体内,所述安装带包括安装部,所述蠕动泵和所述调温囊设在所述安装部上。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带为包括安装扣和安装座,所述安装扣和所述安装座可相互卡合,所述安装扣和所述安装座均通过弹性带与所述安装部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护服还包括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蠕动泵和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调温管路的外壁面贴合。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冷材料包括水和蓝冰中的至少一者。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护服还包括第一封堵头、第二封堵头、第三封堵头和第四封堵头,所述第一封堵头可脱离地与所述管路进口配合,所述第二封堵头可脱离地与所述管路出口配合,所述第三封堵头可脱离地与所述容纳腔的进口配合,所述第四封堵头可脱离地与所述容纳腔的出口配合。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护服还包括第五封堵头和第六封堵头,所述第五封堵头可脱离地与所述进液管的所述出口配合,所述第六封堵头可脱离地与所述出液管的所述进口配
合。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温管路包括头部调节段、背部调节段、胸腔调节段、腰臀调节段和四肢调节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头部调节段、所述背部调节段、所述胸腔调节段、所述腰臀调节段和所述四肢调节段中的所述至少一种固定在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内表面上。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护服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装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1]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护服100。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护服100包括防护服本体101、调温层和调温囊1。
[0022]调温层位于防护服本体101内侧,调温层包括调温管路102,调温管路102具有管路进口和管路出口。调温囊1设在防护服本体101内侧,调温囊1具有容纳储冷材料的容纳腔11,管路进口和管路出口与容纳腔11连通。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护服100通过在防护服本体101内侧设置调温层和调温囊1,且调温层的管路进口和管路出口与容纳腔11连通,从而可使得容纳腔11内的冷流体通过管路进口和管路出口在调温管路102内进行循环,进而可使得冷流体持续对调温管路102进行降温。调温管路102位于防护服本体101内侧可与人体的各个部位贴合,以便调温管路102可与人体进行换热,从而可使得调温管路102(调温层)可持续对人体进行降温,进而提高用户的舒适感,减少因高温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0024]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护服100具有可对人体进行降温的优点。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护服100包括防护服本体101、调温层、调温囊1、蠕动泵2、安装带5、控制器6和温度传感器。
[0026]调温层位于防护服本体101内侧,调温层包括调温管路102,调温管路102具有管路进口和管路出口。由此,冷流体可通过管路进口进入调温管路102内,在与调温管路102进行换热之后从管路出口流出并带走人体的热量,从而对人体进行降温。
[0027]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温管路102包括头部调节段、背部调节段、胸腔调节段、腰臀调节段和四肢调节段中的至少一种,头部调节段、背部调节段、胸腔调节段、腰臀调节段和四肢调节段中的该至少一种固定在防护服本体101的内表面上。
[0028]调温管路102内不同的管段对人体降温的部位不同。具体地,头部调节段可位于防护服本体101头部的内表面,以便对人体头部进行降温。背部调节段可位于防护服本体101头部的内表面,以便对人体头部进行降温。胸腔调节段可位于防护服本体101头部的内表面,以便对人体头部进行降温。腰臀调节段可位于防护服本体101头部的内表面,以便对人体头部进行降温。四肢调节段可位于防护服本体101头部的内表面,以便对人体头部进行降温。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设计调温层。例如,调温管路102包括相互连通的背部调节段、胸腔调节段和四肢调节段,从而使得调温管路102对人体的背部、胸腔位置和四肢进行降
温。
[0029]调温囊1设在防护服本体101内侧,调温囊1具有容纳储冷材料的容纳腔11,管路进口和管路出口与容纳腔11连通。由此,容纳腔11内的冷流体可通过管路进口进入调温管路102内,在与调温管路102进行换热之后从管路出口再次流入容纳腔11内,以便容纳腔11内的储冷材料对再次流入容纳腔11的流体进行降温。例如,容纳腔11内容纳有冰块,冰块产生的冷气可作为冷流体对调温管路102进行换热。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储冷材料包括水和蓝冰中的至少一者。例如,储冷材料包括水和蓝冰,水既可以作为储冷材料又可作为冷流体进入调温管路102。由此,容纳腔11内的水在与调温管路102换热(对人体降温)后再次流入容纳腔11与蓝冰接触,从而降低再次流入容纳腔11内的水流的温度。即蓝冰可使得容纳腔11内的水流的温度较低,进而保证流入调温管路102内的水流可持续与调温管路102进行换热,以便达到持续对人体降温的目的。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蠕动泵2与调温管路102配合,蠕动泵2邻近管路进口。具体地,调温管路102邻近管路进口处的管路配合在蠕动泵2的滚轮上,从而使得管路进口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服本体;调温层,所述调温层位于防护服本体内侧,所述调温层包括调温管路,所述调温管路具有管路进口和管路出口;和调温囊,所述调温囊设在防护服本体内侧,所述调温囊具有容纳储冷材料的容纳腔,所述管路进口和所述管路出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蠕动泵,所述蠕动泵与所述调温管路配合,所述蠕动泵邻近所述管路进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蠕动泵、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蠕动泵与所述进液管配合,所述进液管的进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进液管的出口与所述管路进口连通,所述出液管的出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出液管的进口与所述管路出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带,所述安装带位于所述防护服本体内,所述安装带包括安装部,所述蠕动泵和所述调温囊设在所述安装部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带为包括安装扣和安装座,所述安装扣和所述安装座可相互卡合,所述安装扣和所述安装座均通过弹性带与所述安装部连接。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宇王丽刘雨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