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机场智能穿戴式行李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0703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机场智能穿戴式行李识别方法,其基于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系统和设置在行李物品上的RFID标签对行李物品流转的全流程进行识别;由穿戴在作业人员身上的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系统,在作业人员对目标行李物品进行流转操作时,自动同步的识别目标行李物品上的RFID标签信息,并对识别出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针对正常的数据信息,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系统基于当前的流转操作流程,对该RFID标签所对应的信息数据进行同步更新;针对异常的数据信息,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系统进行显示和/或提醒。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可实现对行李物品流转的全流程进行识别。流程进行识别。流程进行识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机场智能穿戴式行李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行李物品监控
,具体涉及基于RFID技术的机场智能穿戴式行李追踪识别技术。

技术介绍

[0002]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被普遍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之一,是既条码技术之后,引起自动识别领域变革的一项新技术。其具有的非视距、远距离,对方向性要求不高,快速精准的无线通讯能力,被越来越多的聚焦在机场行李自动分拣系统。最终在2005年10月,IA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一致通过决议,将UHF(超高频)RFID绑带式标签作为航空行李标签的唯一标准。
[0003]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在2018年通过了一项支持全球部署RFID跟踪托运航空行李的决议。第753号决议:要求成员航空公司能够在旅客行李运输的四个关键节点(行李交运、装机、中转、到达)追踪行李。即“通过监控行李接收和运送流程的关键环节,确保精确掌握行李信息”同时,要将追踪到的旅客行李信息,在联运航空公司之间进行信息共享以及数据交换。
[0004]当前全球行李错运率为千分之五,每年全球因为错运导致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随着旅客坐飞机出行数的攀升及托运行李数的增加,行李处理环节将面临更大压力,行李误送或丢失的现象将会更加频繁、航空公司及机场的损失也会不断加大。因此,建设基于RFID的行李实时跟踪追溯平台势在必行。
[0005]由此可见针对明航领域,如何实现行李全流程且精准的识别跟踪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明航机场中行李物品流转效率低且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机场智能穿戴式行李识别方法,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行李物品的精准监控,准确判定物品状态。
[0007]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机场智能穿戴式行李识别方法,基于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系统和设置在行李物品上的RFID标签对行李物品流转的全流程进行识别;
[0008]由穿戴在作业人员身上的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系统,在作业人员对目标行李物品进行流转操作时,自动同步的识别目标行李物品上的RFID标签信息,并对识别出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0009]针对正常的数据信息,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系统基于当前的流转操作流程,对该RFID标签所对应的信息数据进行同步更新;
[0010]针对异常的数据信息,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系统进行显示和/或提醒。
[0011]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系统包括: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模
块和智能穿戴式控制显示模块;
[0012]所述智能穿戴式控制显示模块与远程服务系统以及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模块数据连接,可对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模块形成控制指令,并接收和处理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模块所反馈的信息数据;
[0013]所述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模块根据所述智能穿戴式控制显示模块的指令对外进行识别相应的RFID射频信号,并将识别出的信息数据反馈给所述智能穿戴式控制显示模块。
[0014]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模块包括超高频RFID读写器、RFID天线、提示装置、电源组件及可穿戴载体,所述超高频RFID读写器、RFID天线、提示装置、电源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可穿戴载体上,所述超高频RFID读写器分别与RFID天线和提示装置数据连接,所述电源组件分别与超高频RFID读写器与提示装置电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穿戴式控制显示模块独立设置或设置在所述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模块的可穿戴载体上。
[0016]进一步的,所述识别方法中还包括在目标行李物品上设置RFID标签,写入相关信息的步骤。
[0017]进一步的所述穿戴式行李识别方法将在行李物品经过自动分拣环节后,在行李装车、装舱、卸舱、卸车、中转中至少一个环节自动同步的识别目标行李物品上的RFID标签信息,并对识别出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0018]进一步的,所述识别方法完成目标行李物品自动识别时,包括:
[0019]在行李物品流转作业区,由穿戴有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系统的作业人员对目标行李物品进行流转作业;
[0020]在流转作业的同时,穿戴在作业人员身上的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系统中的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模块将同步自动识别被流转作业操作的目标行李物品上的RFID标签信息;
[0021]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模块将信息传送至智能穿戴式控制显示模块,智能穿戴式控制显示模块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0022]若数据信息正常,智能穿戴式控制显示模块基于当前流转作业流程,对该RFID标签所对应的信息数据进行同步更新;
[0023]若数据信息异常,智能穿戴式控制显示模块则进行显示或/和控制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模块进行提示工作。
[0024]进一步的,所述识别方法中在作业人员对目标行李物品进行流转作业时,可由作业人员对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模块识别被流转作业操作的目标行李物品上的RFID标签信息的过程进行干预。
[0025]进一步的,所述识别方法支持UHF非接触式射频识别模式。
[0026]进一步的,所述识别方法中的识别范围覆盖作业人员至少一个作业方位。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RFID技术的机场智能穿戴式行李追踪识别方法,能够为机场和航空公司等企业提供便捷、准确的行李信息采集与核查的解决方案,实现行李信息自动识别、行李信息自动核查,核查结果友好反馈等功能需求。
[0028]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可进一步结合UHF非接触式射频识别等先进新型技术,从
而进一步提高识别的精度和效率。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RFID技术的机场智能穿戴式行李识别方法,在实际应用时,至少具有如下的优点:
[0030]1.可快速精准地在推车上装载行李及装载行李到飞机上,穿戴式RFID解决方案显著提高了行李装载操作效率和准确性;
[0031]2.释放工作人员双手,无须额外设备即可完成行李信息采集、核查等工作;
[0032]3.简单明了的声音及灯光提示,更好的交互体验;
[0033]4.RFID穿戴设备设计了多处反光条和指示灯满足白天、夜间可视度要求。
附图说明
[003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系统的功效示意图;
[003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系统的硬件组成示意图;
[0037]图3为图2的后视示意图;
[0038]图4为本专利技术基于RFID技术的机场智能穿戴式行李识别技术进行RFID行李追踪部分流程示意图;
[0039]图5为本专利技术基于RFID技术的机场智能穿戴式行李识别方法的场景全景应用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RFID技术的机场智能穿戴式行李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系统和设置在行李物品上的RFID标签对行李物品流转的全流程进行识别;由穿戴在作业人员身上的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系统,在作业人员对目标行李物品进行流转操作时,自动同步的识别目标行李物品上的RFID标签信息,并对识别出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针对正常的数据信息,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系统基于当前的流转操作流程,对该RFID标签所对应的信息数据进行同步更新;针对异常的数据信息,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系统进行显示和/或提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机场智能穿戴式行李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系统包括: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模块和智能穿戴式控制显示模块;所述智能穿戴式控制显示模块与远程服务系统以及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模块数据连接,可对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模块形成控制指令,并接收和处理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模块所反馈的信息数据;所述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模块根据所述智能穿戴式控制显示模块的指令对外进行识别相应的RFID射频信号,并将识别出的信息数据反馈给所述智能穿戴式控制显示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机场智能穿戴式行李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模块包括超高频RFID读写器、RFID天线、提示装置、电源组件及可穿戴载体,所述超高频RFID读写器、RFID天线、提示装置、电源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可穿戴载体上,所述超高频RFID读写器分别与RFID天线和提示装置数据连接,所述电源组件分别与超高频RFID读写器与提示装置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机场智能穿戴式行李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式控制显示模块独立设置或设置在所述智能穿戴式RFID行李识别模块的可穿戴载体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祥陈博缪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仪电特镭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