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花铸铁炒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60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花铸铁炒锅,包括呈整体成型的铸铁炒锅,以及与两组所述铸铁炒锅连接的手柄;所述铸铁炒锅的底部形成有集热环,集热环的内、外侧区域分别形成有内底花凸痕和外底花凸痕,外底花凸痕之间形成有火焰分布通道,内底花凸痕之间形成有集中火焰的凹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于普通铸铁炒锅来讲,更加集中火焰,底部的火焰集中在凹腔处,外部的火焰沿着火焰分布通道分布,使其铸铁炒锅整体受热更加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热量过快散失,因此更加高效、节能、省时、安全的特点,可灵活方便地适用煤气、煤、电等作炊事能源,兼有吸热、储热、保温等功能。省时、高效、节能、安全,较传统煮食节能省时,在全封闭状态下保温可达多小时以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将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社会经济效益。社会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花铸铁炒锅


[0001]本技术涉及铸铁炒锅领域,具体来讲涉及的是一种底花铸铁炒锅。

技术介绍

[0002]铸铁锅是我国历代沿袭的传统厨房用具。这种锅不仅经济实惠,朴实耐用,主要优点在于它有利于人体对铁质元素的摄取。据国际卫生专家研究证明,人体所需的铁质元素有50%以上是从铁质炊具中获得的。因此,早在八十年代,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就向世界各国推荐使用中国制造的铸铁锅。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以出口各种类型的铸铁锅而享有盛名。
[0003]现有的铸铁锅包括铸铁炒锅和铸铁炖锅,从结构上讲,底部普遍采用平底,但由于传统的铸铁锅的锅体厚薄均匀,在使用时存在快热快冷的现象,其缺点是不便于集热,火焰较为分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底花铸铁炒锅,具有如下改进;包括呈整体成型的铸铁炒锅,以及与两组所述铸铁炒锅连接的手柄;所述铸铁炒锅的底部形成有集热环,集热环的内、外侧区域分别形成有内底花凸痕和外底花凸痕,外底花凸痕之间形成有火焰分布通道,内底花凸痕之间形成有集中火焰的凹腔。本技术相对于普通铸铁炒锅来讲,更加集中火焰,底部的火焰集中在凹腔处,外部的火焰沿着火焰分布通道分布,使其铸铁炒锅整体受热更加全面。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底花铸铁炒锅,所述包括呈整体成型的铸铁炒锅,以及与两组所述铸铁炒锅连接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铁炒锅的底部形成有集热环,集热环的内、外侧区域分别形成有内底花凸痕和外底花凸痕,外底花凸痕之间形成有火焰分布通道,内底花凸痕之间形成有集中火焰的凹腔。
[0006]根据本技术所述一种底花铸铁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铁炒锅具有纯平的平面锅底部和外侧的弧形部,内底花凸痕对应于平面锅底部的下部位置,其宽度与平面锅底部一致;外底花凸痕分布于弧形部外侧。
[0007]根据本技术所述一种底花铸铁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端部成型有连接端面,连接端面通过铆钉与铸铁炒锅连接。
[0008]根据本技术所述一种底花铸铁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铁炒锅的内侧面设置有防粘内表层。
[0009]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底花铸铁炒锅,具有如下改进;所述包括呈整体成型的铸铁炒锅,以及与两组所述铸铁炒锅连接的手柄;所述铸铁炒锅的底部形成有集热环,集热环的内、外侧区域分别形成有内底花凸痕和外底花凸痕,外底花凸痕之间形成有火焰分布通道,内底花凸痕之间形成有集中火焰的凹腔。本技术相对于普通铸铁炒锅来讲,更加集中火焰,底部的火焰集中在凹腔处,外部的火焰沿着
火焰分布通道分布,使其铸铁炒锅整体受热更加全面。本技术能够防止热量过快散失,因此更加高效、节能、省时、安全的特点,可灵活方便地适用煤气、煤、电等作炊事能源,兼有吸热、储热、保温等功能。省时、高效、节能、安全,较传统煮食节能省时,在全封闭状态下保温可达多小时以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将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所述底花铸铁炒锅底部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所述底花铸铁炒锅侧面示意图。
[0012]其中:铸铁炒锅1,手柄2,集热环3,内底花凸痕4,外底花凸痕5,火焰分布通道6,平面锅底部7,弧形部8,凹腔9。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附图1

图2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底花铸铁炒锅,如图1

图2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包括呈整体成型的铸铁炒锅1,以及与两组所述铸铁炒锅1连接的手柄2;所述铸铁炒锅1的底部形成有集热环3,集热环3的内、外侧区域分别形成有内底花凸痕4和外底花凸痕5,外底花凸痕5之间形成有火焰分布通道6,内底花凸痕4之间形成有集中火焰的凹腔9。
[0015]本技术所述一种底花铸铁炒锅实施时;所述铸铁炒锅1具有纯平的平面锅底部7和外侧的弧形部8,内底花凸痕4对应于平面锅底部7的下部位置,其宽度与平面锅底部7一致;外底花凸痕5分布于弧形部8外侧。
[0016]本技术所述一种底花铸铁炒锅实施时;所述手柄2端部成型有连接端面,连接端面通过铆钉与铸铁炒锅1连接。
[0017]本技术所述一种底花铸铁炒锅实施时;所述铸铁炒锅1的内侧面设置有防粘内表层。
[0018]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底花铸铁炒锅,具有如下改进;所述包括呈整体成型的铸铁炒锅1,以及与两组所述铸铁炒锅1连接的手柄2;所述铸铁炒锅1的底部形成有集热环3,集热环3的内、外侧区域分别形成有内底花凸痕4和外底花凸痕5,外底花凸痕5之间形成有火焰分布通道6,内底花凸痕4之间形成有集中火焰的凹腔9。本技术相对于普通铸铁炒锅来讲,更加集中火焰,底部的火焰集中在凹腔9处,外部的火焰沿着火焰分布通道6分布,使其铸铁炒锅整体受热更加全面。本技术能够防止热量过快散失,因此更加高效、节能、省时、安全的特点,可灵活方便地适用煤气、煤、电等作炊事能源,兼有吸热、储热、保温等功能。省时、高效、节能、安全,较传统煮食节能省时,在全封闭状态下保温可达多小时以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将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0019]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
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花铸铁炒锅,包括呈整体成型的铸铁炒锅(1),以及与两组所述铸铁炒锅(1)连接的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铁炒锅(1)的底部形成有集热环(3),集热环(3)的内、外侧区域分别形成有内底花凸痕(4)和外底花凸痕(5),外底花凸痕(5)之间形成有火焰分布通道(6),内底花凸痕(4)之间形成有集中火焰的凹腔(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底花铸铁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铁炒锅(1)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桥牌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