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扇形流道结构水冷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50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扇形流道结构水冷板,该水冷板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壳体内一体形成有扇形流道;同时使用覆膜砂工艺制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扇形水道结构水冷板,通过将流道设计为扇形结构,使液体在流道内分散充分,增加对流换热面积提高解决大功耗散热的要求。决大功耗散热的要求。决大功耗散热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扇形流道结构水冷板


[0001]本技术属于散热
,尤其涉及水冷板的散热方案。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电子晶闸管发热量巨大,需要通过水冷换热,以保证其工作温度和可靠性,而水冷板散热是当前较为有效的降温方式。散热时晶闸管安装在冷板的上下面,冷板采用高导热铜材加工成型。如图1、图2所示,冷板1内部有柱状结构4,该柱状结构4采用消失模工艺一体成型,外部水流通过进水嘴2,进入冷板1内部,水流与冷板1内表面进行对流换热,由出水口3流出从而带走热源热量。
[0003]现有的冷板采用消失模工艺制作,为防止加工成型时形成阻塞,对冷板内部结构限制较大,流道不能过窄。即内部柱状结构4间隙不能太大,且柱状结构4的直径不能过小,否则不利于增加内部换热面积,无法满足大功率散热需求。
[0004]因此,提供一种散热性能高的冷板散热方案是本领域工作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冷板的散热流道结构无法满足大功率散热需求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扇形流道结构水冷板,可以提高冷板的散热性能。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扇形流道结构水冷板,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壳体内一体形成有扇形流道。
[0007]进一步地,所述扇形流道呈多段分布,多段扇形流道之间沿圆周方向分布。
[0008]进一步地,每段扇形流道中包括至少一个扇形流道单元。
[0009]进一步地,所述扇形流道由扇形齿片配合构成。
[0010]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还形成有固定柱。
[0011]本技术提供的扇形流道结构水冷板,克服技术偏见,创新的在水冷板的内部腔体内直接一体成型有多层扇形流道,能够使液体在流道内分散充分,增加对流换热面积提高解决大功耗散热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0013]图1为现有冷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现有冷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例中冷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实例中冷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针对现有冷板所存在的散热效率低的问题,本实例提供一种扇形流道结构水冷板,采用覆膜砂工艺,将内部流道设计成扇形结构,可提高液体与冷板内部流道的对流换热效果,更好的分配局部流量,提高换热效率,降低冷板压降,同时解决了流道堵塞,沙眼,气孔等工艺问题。
[0019]参见图3和图4,其所示为本实例给出的扇形流道结构水冷板的一种构成示例。
[0020]由图可知,本扇形流道结构水冷板主要包括壳体10和设置在壳体1上的进水口组件20和出水口组件30。
[0021]这里的壳体1构成整个水冷板的主体结构。这里的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同时在壳体的内部一体成型有相应的腔体11。而进水口组件20和出水口组件30,则设置在壳体10上,并分别与壳体内的腔体11连通。
[0022]本方案中,进水口组件20和出水口组件30的构成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加以限定。作为举例,图示方案中采用L形的进水嘴和和L形的出水嘴由此来作为进水口组件20和出水口组件30。该L形的进水嘴20和L形的出水嘴30分别通过螺接的方式与壳体10进行连接固定,并通过壳体10内的腔体来实现两者的连通。
[0023]进一步的,本方案中的壳体10具体为内部具有空腔的一体成型结构。对于壳体10的结构形式,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加以限定。同时作为优选,本方案在壳体内一体形成的腔体11优选为横截面呈圆形的空腔结构(如图4所示)。
[0024]在此基础上,进水口组件20和出水口组件30优选对称分布在腔体11的两侧。
[0025]在此基础上,本方案进一步在腔体11内一体成型有相应的扇形流道40,该扇形流道40分布在腔体11内,形成多层和/或多段的扇形流道结构,由此使进入腔体内的液体在多层和/或多段的流道内分散充分,增加对流换热面积,提高液体与冷板内部流道的对流换热效果,能更好的分配局部流量,提高换热效率,降低冷板压降。
[0026]在本方案的一些实施例中,腔体11内的扇形流道40采用多段分布的方式成型在腔体11内;即扇形流道40包括多段的扇形流道段41,优选的,多段扇形流道段41之间沿周方向分布,使得整个扇形流道40呈多层的非闭合的环状;由此实现使液体在流道内分散充分,增加对流换热面积。
[0027]进一步地,本方案中每段的扇形流道段41中包括至少一个扇形流道单元42。
[0028]在本方案的一些实施例中,每段的扇形流道段41中若有两个及以上扇形流道单元42时,这两个及以上扇形流道单元42之间采用同心分布。
[0029]进一步地,本方案中每段的扇形流道段41由相应的扇形齿片43配合构成。这些扇形齿片43直接成型在腔体11内,与腔体11的内壁以及相邻分布的扇形齿片43之间配合形成相应的扇形流道。
[0030]在此基础上,本方案进一步在腔体11的中部直接成型有一固定柱50,以用于安置相应的元器件。
[0031]作为优选方案,该固定柱50采用圆柱形,如此使得多段的扇形流道段41沿固定柱50的周向,分布在其四周,继而在固定柱50的四周形成多层且多段的扇形流道结构。
[0032]以图4所示方案为例,该示例方案中在腔体11内一体成型有4段扇形流道段41,这4段扇形流道段41的结构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而图示方案采用4段相同的扇形流道段
41的设计方案。
[0033]这4段扇形流道段41沿圆柱形的固定柱50的圆周方向分布,相邻扇形流道段41之间的间隙44作为连通各扇形流道段41通路。同时,这4段扇形流道段41之间的间隙44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34]图示方案中,4段扇形流道段41之间间隙44相同。同时,4段扇形流道段41采用对称分布,使得两相对的间隙44正好与壳体上的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相对。
[0035]同时,每段扇形流道段41分别由两片扇形齿片:第一扇形齿片43a和第二扇形齿片43b配合构成。具体的,第一扇形齿片43a和第二扇形齿片43b之间以固定柱50的中心为圆心,两者同心分布在固定柱50外侧。
[0036]第二扇形齿片43b的尺寸小于第一扇形齿片43a,分布在第一扇形齿片43a内侧中部,对于第二扇形齿片43b与第一扇形齿片43a之间的间距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加以限定。
[0037]如此第一扇形齿片43a和第二扇形齿片43b与固定柱50外侧面以及壳体腔体11内壁之间形成三层扇形流道单元:第二扇形齿片43b与固定柱50外侧面之间形成最内侧扇形流道单元42a、第一扇形齿片43a与第二扇形齿片43b之间形成中间扇形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扇形流道结构水冷板,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通过覆膜砂方式一体成型在壳体腔体内的固定柱和若干沿固定柱周向分布的扇形齿片相互配合,在壳体腔体内形成扇形流道结构,所述固定柱可固定相应的元器件;所述壳体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对称分布在腔体的两侧,所述扇形流道之间间隙相同,且两相对的间隙正好与壳体上的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登磊池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熙德热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