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缓冲鞋底及其鞋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34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弹性缓冲鞋底及其鞋子,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以及缓冲结构,缓冲结构设置于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之间,缓冲结构包括连杆,连杆的上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上层鞋底的下侧表面,连杆相对的下端可转动的连接于下层鞋底的上侧表面,下侧表面和上侧表面相对;以及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于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之间;其中,上层鞋底沿着第一方向朝向下层鞋底的前端滑动带动连杆的上端朝向下层鞋底的前端移动,并且使得弹性件形变;形变的弹性件提供作用力使得上层鞋底和连杆的上端分别沿着第二方向朝向下层鞋底的后端移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性缓冲鞋底及其鞋子


[0001]本技术涉及鞋底和鞋子
,具体涉及一种弹性缓冲鞋底及其鞋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步行,在长距离步行时,由于地面不断地对脚部冲击,所以人会感觉到脚部疲劳不适。目前普遍采用的鞋底结构包括鞋大底和覆盖在鞋大底上方的鞋中底,其中,鞋大底朝向鞋中底一侧表面上通常形成网格状凸起墙,鞋中底封盖着这些网格状凸起墙,该网格状凸起墙主要作用是减少材料和减轻重量,即,现有的鞋底结构未能对脚部提供有效的缓冲作用。
[0003]而,为了使鞋子穿着更加舒适,目前会在鞋底的后缘部分设置缓冲装置。现有的缓冲装置大多为气囊、气垫等结构,这些结构由于较为复杂,不但组装麻烦,生产效率不高,而且其弹性效果收到限制;其次多数的气囊、气垫等结构容易受外在的水气、潮湿的影响,使得原有的缓冲作用逐渐丧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弹性缓冲鞋底及其鞋子,弹性缓冲鞋底能有效地减小地面对脚部的冲击力,且弹性缓冲鞋底还具有易于组装且弹性缓冲效果更好的特点。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弹性缓冲鞋底,所述弹性缓冲鞋底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以及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设置于所述上层鞋底和所述下层鞋底之间,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上层鞋底的下侧表面,所述连杆相对的下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下层鞋底的上侧表面,所述下侧表面和所述上侧表面相对;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上层鞋底和所述下层鞋底之间;其中,所述上层鞋底沿着第一方向朝向所述下层鞋底的前端滑动带动所述连杆的上端朝向所述下层鞋底的前端移动,并且使得所述弹性件形变;形变的所述弹性件提供作用力使得所述上层鞋底和所述连杆的上端分别沿着第二方向朝向所述下层鞋底的后端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000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结构还包括第一枢转座和第二枢转座,所述第一枢转座设置于所述下侧表面,所述第二枢转座设置于所述上侧表面,其中,所述连杆的上端通过第一转轴枢接于所述第一枢转座;所述连杆的下端通过第二转轴枢接于所述第二枢转座。
[000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沿着垂直于所述鞋底的方向,所述第一枢转座和所述第二枢转座相互错开,且所述第一枢转座靠近所述鞋底的前端,所述第二枢转座靠近所述鞋底的后端,使得所述连杆倾斜设置。
[000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枢转座和所述上层鞋底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枢转座和所述下层鞋底一体成型。
[000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结构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缓冲结构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枢转座、多个所述第二枢转座以及多个连杆;每一所述第一枢转座、每一所述第二枢转座和每一所述连杆相对应;其中,多个所述第一枢转座绕着所述下侧表面的周边分布,多个所述第二枢转座绕着所述上侧表面的周边分布。
[001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多个所述第一枢转座和多个第二枢转座共同限定中间区域,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中间区域中,且所述弹性件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下侧表面和所述上侧表面。
[0011]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件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枢转座和所述第二枢转座;或者,所述弹性件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
[0012]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性橡胶垫、弹性气囊或者其中多种的组合。
[001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件的形变包括拉伸形变或者压缩形变。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鞋子,所述鞋子包括:
[0015]如上所述的弹性缓冲鞋底;以及鞋帮,所述下层鞋底或所述上层鞋底连接所述鞋帮,所述鞋帮与所述上层鞋底围成了所述鞋子的穿着腔体。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一种弹性缓冲鞋底及其鞋子,弹性缓冲鞋底采用双层鞋底结构,双层鞋底结构之间设置缓冲结构和弹性件,缓冲结构可以有效提供缓冲力克服地面对脚部的冲击力,形成良好的缓冲效果;当用户抬脚时,形变的弹性件提供作用力促使上层鞋底和缓冲结构的连杆分别朝向下层鞋底的后端移动并复位,有助于实现省力。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弹性缓冲鞋底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弹性缓冲鞋底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中弹性缓冲鞋底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4为图1中弹性缓冲鞋底的上层鞋底沿第一方向滑动后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弹性缓冲鞋底100,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层
鞋底110和下层鞋底120;缓冲结构130设置于上层鞋底110和下层鞋底120之间,缓冲结构130包括连杆133,连杆133的上端可转动的连接于上层鞋底110的下侧表面111,连杆133相对的下端可转动的连接于下层鞋底120的上侧表面121,下侧表面111和上侧表面121相对;弹性件140设置于上层鞋底110和下层鞋底120之间;其中,上层鞋底110沿着第一方向1朝向下层鞋底120的前端滑动带动连杆133上端朝向下层鞋底120的前端移动,并且使得弹性件140形变;形变的弹性件140提供作用力使得上层鞋底110和连杆133的上端分别沿着第二方向F2朝向下层鞋底120的后端移动;第一方向F1和第二方向F2相反。
[0025]本技术提供的弹性缓冲鞋垫中,考虑行走过程中的重力作用,上层鞋垫由于重力和惯性的作用向前移动一小段距离,缓冲结构可以有效提供缓冲力克服地面对脚部的冲击力,形成良好的缓冲效果;当用户抬脚时,形变的弹性件提供作用力促使上层鞋底和缓冲结构的连杆分别朝向下层鞋底的后端移动并复位,有助于实现省力。即,通过在双层鞋底结构中间夹设可转动的连杆和弹性件,实现缓冲和省力的效果。
[0026]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下层鞋底120的前端例如是鞋子的鞋头;下层鞋底120的后端例如是鞋子的鞋跟。
[0027]继续参照图1至图4,缓冲结构130还包括第一枢转座131和第二枢转座132,第一枢转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缓冲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鞋底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以及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设置于所述上层鞋底和所述下层鞋底之间,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上层鞋底的下侧表面,所述连杆相对的下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下层鞋底的上侧表面,所述下侧表面和所述上侧表面相对;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上层鞋底和所述下层鞋底之间;其中,所述上层鞋底沿着第一方向朝向所述下层鞋底的前端滑动带动所述连杆的上端朝向所述下层鞋底的前端移动,并且使得所述弹性件形变;形变的所述弹性件提供作用力使得所述上层鞋底和所述连杆的上端分别沿着第二方向朝向所述下层鞋底的后端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缓冲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还包括第一枢转座和第二枢转座,所述第一枢转座设置于所述下侧表面,所述第二枢转座设置于所述上侧表面,其中,所述连杆的上端通过第一转轴枢接于所述第一枢转座;所述连杆的下端通过第二转轴枢接于所述第二枢转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缓冲鞋底,其特征在于,沿着垂直于所述鞋底的方向,所述第一枢转座和所述第二枢转座相互错开,且所述第一枢转座靠近所述鞋底的前端,所述第二枢转座靠近所述鞋底的后端,使得所述连杆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缓冲鞋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贞李同杰陈正隆苏阔张立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