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全方位清洁功能的风淋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251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全方位清洁功能的风淋室,属于风淋室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风淋室对人员鞋下的死角清洁能力较弱,难以全面清洁人员表面灰尘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风淋室主体,所述风淋室主体内腔下侧装设有供人员站立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端开设有多个通风口,所述支撑台周侧转动配合有用于吹淋灰尘的清洁组件;其中,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转动配合在支撑台周侧的转动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排气孔通过清洁组件向支撑台内输送空气,使空气可以通过通风口向上吹淋人员表面灰尘,通过清洁组件带动喷嘴围绕人员旋转与支撑台的通风口向上吹淋,全面清洁人员表面的灰尘,减少人员死角灰尘的残留。人员死角灰尘的残留。人员死角灰尘的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全方位清洁功能的风淋室


[0001]本技术属于风淋室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全方位清洁功能的风淋室。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风淋室又称为风淋,其是进入洁净室所必需的通道,可以减少进出洁净室所带来的污染问题。
[0003]现有的风淋室是一种通用性较强的局部净化设备,安装于洁净室与非洁净室之间,当人员要进入洁净区时需经风淋室吹淋,其吹出的洁净空气可去除人员所携带的尘埃,能有效的阻断或减少尘源进入洁净区,风淋室的前后两道门为电子互锁,又可起到气闸的作用,阻止未净化的空气进入洁净区域。
[0004]但是,现有风淋室通常是采用安装在墙体侧面的喷气设备对进入风淋室的人员进行吹淋,而对人员鞋下的死角清洁能力较弱,难以全面清洁人员表面的灰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全方位清洁功能的风淋室,其优点在于可提高对人员鞋下死角的清洁能力,实现全方位清洁人员表面的灰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具有全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全方位清洁功能的风淋室,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淋室主体(1),所述风淋室主体(1)内腔下侧装设有供人员站立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端开设有多个通风口,所述支撑台周侧转动配合有用于吹淋灰尘的清洁组件;其中,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转动配合在支撑台周侧的转动环(6),所述转动环(6)与支撑台的通风口连通,所述转动环(6)侧部对称装设有两个板体(602),所述板体(602)上侧装设有支撑板(603),两个所述支撑板(603)上侧装设有连接板(604),所述支撑板(603)、连接板(604)以及板体(602)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连接板(604)下侧以及两个支撑板(603)的相对一侧均装设有多个喷嘴(16);所述风淋室主体(1)内腔上侧开设有装配槽(101),所述装配槽(101)下侧装设有电机(8),所述电机(8)输出端装设有蜗杆(9),所述支撑板(603)上侧装设有柱体(605),所述柱体(605)与支撑板(603)连通,所述柱体(605)周侧装设有蜗轮(7),所述蜗轮(7)转动配合在装配槽(101)内,所述蜗轮(7)与蜗杆(9)轮齿啮合,所述装配槽(101)上侧装设有筒体(102),所述柱体(605)转动配合在筒体(102)的周侧,所述筒体(102)与柱体(605)连通;所述风淋室主体(1)一侧装设有送风机(12),所述送风机(12)与筒体(102)连通;所述支撑台包括有装设于风淋室主体(1)内腔下侧且呈圆柱状的支柱(2),所述支柱(2)上端装设有供人员站立的站台(204),所述通风口开设在站台(204)的上端,所述站台(204)上端覆盖有第一网格板(5);所述转动环(6)内壁周侧装设有限位环(601),所述转动环(6)与限位环(601)连通,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芳李甲甲邹军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洁超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