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粘合生态护坡砖及其铺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963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粘合生态护坡砖及其铺设方法,属于护坡砖技术领域,包括砖体,砖体一端顶部设置有凸起,砖体另一端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宽度大于凸起的宽度,凹槽内凹的深度大于凸起的高度,采用嵌合的方式进行铺设,不需要用额外的粘合剂,且更加牢固;铺设时可以在两块生态护坡砖之间留有一段空隙,有利于植物与鱼类的生产繁殖,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响。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粘合生态护坡砖及其铺设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护坡砖
,涉及一种免粘合生态护坡砖及其铺设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等人类干扰活动的日益加剧,天然水域鱼类资源已呈现出严重破坏和持续衰退的局面,其中沿岸带的不当硬化是引起鱼类栖息地丧失和破坏的重要原因。栖息地是指鱼类能够正常生活、生长、觅食、繁殖以及进行生命循环周期中其它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境总和,主要包含产卵场、索饵场、庇护场等主要内容,直接关系到鱼类的繁殖、幼鱼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
[0003]然而当前湖泊、水库、河流的沿岸带建设中普遍采用的是水泥坡岸,导致原本适宜成鱼筑巢和幼鱼庇护的岸带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等水生植物无法生长,鱼类繁殖场所、幼鱼庇护场所等消失殆尽,严重影响着水体的自净功能、成鱼筑巢产卵以及幼鱼避敌,是鱼类资源减少和水环境自净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免粘合生态护坡砖及其铺设方法,该一种免粘合生态护坡砖及其铺设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免粘合生态护坡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一端顶部设置有凸起,所述砖体另一端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凸起的宽度,所述凹槽内凹的深度大于凸起的高度。
[0005]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宽度多于凸起的宽度0.5cm。
[0006]优选的,所述所述凹槽的宽度为5

7cm,所述凸起的宽度为4.5
r/>6.5cm。
[0007]优选的,所述凹槽内凹的深度多于凸起的高度0.5cm。
[0008]优选的,所述凹槽内凹的深度为6

9cm,所述凸起的高度为5.5

8.5cm。
[0009]优选的,所述凸起距离砖体一端为砖体长度的1/6,所述凹槽距离砖体另一端为砖体长度的1/6。
[0010]优选的,所述砖体和凸起的材质为钢筋混凝土。
[0011]一种免粘合生态护坡砖的铺设方法,采用免粘合生态护坡砖,
[0012]步骤一:铺设下层护坡砖,下层两个砖体之间的距离为砖体长度的1/2;
[0013]步骤二:铺设上层护坡砖,将上层的凹槽与下层的凸起嵌合铺设,上层两个砖体之间的距离为砖体长度的1/2;
[0014]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直至铺设高度达到坡面高度。
[0015]优选的,所述上层砖体与下层砖体交错铺设。
[0016]一种护坡,由上述方法铺设形成的护坡。
[0017]有益效果:生态护坡砖采用嵌合的方式进行铺设,不需要用额外的粘合剂,且更加牢固;进行交错铺设,并在两块生态护坡砖之间留有一段空隙,有利于植物与鱼类的生产繁
殖,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首先,由于这段空隙没有被生态护坡砖覆盖,因此这片土壤可以生长水草,有效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由于水草的存在,可供产粘性卵的鱼类,将粘性卵附着在水草上进行孵化;其次,可供筑巢产卵的鱼类在空隙里筑巢产卵繁殖;空隙还为小型鱼类和幼鱼提供了躲避敌害生物的庇护场所和索饵场所。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砖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砖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砖体铺设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符号说明:1:砖体;2:凸起;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较佳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侧”、“右侧”、“上部”、“下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第一”、“第二”等并不表示零部件的重要程度,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具体尺寸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技术方案,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参考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免粘合生态护坡砖,包括砖体1,砖体1一端顶部设置有凸起2,砖体1另一端底部开设有凹槽3,凹槽3的宽度大于凸起2的宽度,凹槽3内凹的深度大于凸起2的高度。
[0026]使用时,将上层的砖体1的凹槽3与下层砖体1的凸起2嵌合,在不使用额外的粘合剂的情况下,使砖体1之间连接牢固,用于护坡时不会污染生态环境,且易于更换损坏砖体。
[0027]进一步地,凹槽3的宽度多于凸起2的宽度0.5cm。
[0028]进一步地,凹槽3的宽度为5

7cm,凸起2的宽度为4.5

6.5cm。
[0029]进一步地,凹槽3内凹的深度多于凸起2的高度0.5cm。
[0030]进一步地,凹槽3内凹的深度为6

9cm,凸起2的高度为5.5

8.5cm。
[0031]进一步地,凸起2距离砖体1一端为砖体1长度的1/6,凹槽3距离砖体1另一端为砖体1长度的1/6。
[0032]进一步地,砖体1和凸起2的材质为钢筋混凝土。
[0033]实施例2:
[0034]参考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免粘合生态护坡砖的铺设方法,采用实施例1的免粘合生态护坡砖,
[0035]步骤一:铺设下层护坡砖,下层两个砖体1之间的距离为砖体1长度的1/2;
[0036]步骤二:铺设上层护坡砖,将上层的凹槽3与下层的凸起2嵌合铺设,上层两个砖体1之间的距离为砖体1长度的1/2;
[0037]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直至铺设高度达到坡面高度。
[0038]采用该铺设方式,并在两块相邻的砖体1之间留有一段空隙,优点如下:首先,由于
这段空隙没有被砖体1覆盖,因此这片土壤可以生长水草,由于水草的存在,产粘性卵的鱼类,如团头鲂等,可以将粘性卵附着在水草上进行孵化。其次,对于喜欢筑巢产卵的鱼类,如黄颡鱼,可以在这种空隙里筑巢产卵繁殖。第三,空隙还为小型鱼类和幼鱼提供了躲避敌害生物的庇护场所和索饵场所,同时,其中生长的水草还能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0039]进一步的,上层砖体1与下层砖体1交错铺设,上层砖体1的凹槽3与下层砖体1相邻的两个凸起2嵌合,然后位于居中位置,所有空隙呈现均匀状态,结构更稳定,相邻之间的砖体1空隙更均匀。
[0040]实施例3:
[0041]在实施例1和2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护坡,实施例2方法铺设形成的护坡,适用于池塘及城市景观湖泊的护坡建设。
[0042]实施例4:
[0043]在实施例1和2的基础上,2019年6月

2021年5月,比较了三种护坡方式:第一种、全水泥护坡;第二种、自然泥土护坡;第三种、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免粘合生态护坡砖,对池塘驳岸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粘合生态护坡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砖体(1),所述砖体(1)一端顶部设置有凸起(2),所述砖体(1)另一端底部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的宽度大于凸起(2)的宽度,所述凹槽(3)内凹的深度大于凸起(2)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粘合生态护坡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的宽度多于凸起(2)的宽度0.5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粘合生态护坡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凹槽(3)的宽度为5

7cm,所述凸起(2)的宽度为4.5

6.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粘合生态护坡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内凹的深度多于凸起(2)的高度0.5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免粘合生态护坡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内凹的深度为6

9cm,所述凸起(2)的高度为5.5

8.5cm。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顺龙陈家长徐跑陈曦范立民宋超裘丽萍胡庚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