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仁波专利>正文

一种电容器用金属化薄膜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954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容器用金属化薄膜及其制作方法,电容器用金属化薄膜包括基膜层、覆盖于所述基膜层上的铜打底层、覆盖于所述铜打底层上的锌层及覆盖于所述锌层上的AL2O3保护层,铜和锌层作为电容器的极板,有效地解决了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电腐蚀现象,AL2O3保护层可以阻止内部的金属层发生氧化反应,并能够有效提高基膜的耐压性能,从而保证电容器用金属化薄膜的使用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容器用金属化薄膜成本低、附着性强、耐压高、抗电腐蚀,以及解决了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锌铝复合金属化薄膜的电腐蚀和大气氧化问题。金属化薄膜的电腐蚀和大气氧化问题。金属化薄膜的电腐蚀和大气氧化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器用金属化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化薄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器用金属化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金属化薄膜电容是以有机塑料薄膜(常见薄膜材料有:聚乙酯、聚丙烯、聚碳酸酯等)做介质,以金属化薄膜(即在有机塑料薄膜的表面蒸镀一层或多层金属膜代替传统金属箔)做电极,通过卷绕等方式制成的电容器,具有优异的电气特性、高稳定性、长寿命以及体积小等特性,可用于多种场所。
[0003]目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行业普遍采用的是锌和铝复合金属化薄膜镀层工艺,锌作为极板的主要金属层,因其附着力差,很难直接蒸镀到基膜上的,必须先镀一层金属做打底层。目前在国内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行业普遍采用的是锌铝复合金属化薄膜技术,即在真空条件下先在基膜上镀一层金属铝用于打底,然后再镀一层金属锌,这样在基膜表面形成一个铝和锌复合镀层,并以其作为极板制作电容器。锌铝复合金属化薄膜技术的最大缺点:一是电容器使用过程中铝和锌发生原电池反应即发生电腐蚀现象,二是最外层的金属锌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降低了电容器产品的性能。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抗氧化性强、抗电腐蚀性强、电性能稳定的电容器用金属化薄膜。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器用金属化薄膜的制作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电容器用金属化薄膜,包括基膜层,还包括覆盖于所述基膜层上的铜打底层、覆盖于所述铜打底层上的锌层、覆盖于所述锌层上的AL2O3保护层。
[0008]一种电容器用金属化薄膜的制作方法,在真空条件下,先在基膜层上蒸镀一层铜做打底金属,形成铜打底层;然后在铜打底层上再蒸镀一层锌,形成锌层;最后在锌层上再蒸镀一层AL2O3保护层。
[0009]进一步,所述铜打底层的蒸镀使用铜蒸发源,铜蒸发源采用了氮化硼蒸发舟,将8根或10根铜丝通过送丝机构送到氮化硼蒸发舟上熔化,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到1200℃~1500℃,铜蒸汽镀到基膜层上,形成铜打底层。
[0010]进一步,所述锌层的蒸镀使用锌蒸发源,锌蒸发源的锌料放在铁槽内,用锌炉加热至600℃~700℃,锌蒸汽通过锌喷嘴,镀到铜打底层上。
[0011]进一步,所述AL2O3保护层的蒸镀使用铝蒸发源,铝蒸发源采用了氮化硼蒸发舟,将8根或10根铝丝通过送丝机构送到氮化硼蒸发舟上熔化,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到1000℃~1200℃,在铝蒸发源上方设置有喷氧气机构,氧气与铝蒸汽反应,生成AL2O3镀到锌层上,形成AL2O3保护层。
[00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基膜上先镀一层铜做为打底层,有效地解决锌的附着力差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使用锌铝复合金属化膜的电腐蚀问题,外层的AL2O3保护层可以阻止内部的金属层发生氧化反应,解决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锌铝复合金属化薄膜的氧化问题。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容器用金属化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基膜层;2

铜打底层;3

锌层;4

AL2O3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容器用金属化薄膜,包括基膜层1,覆盖于基膜层1上的铜打底层2、覆盖于铜打底层2上的锌层3及覆盖于锌层3上的AL2O3保护层4。通过在基膜1上先镀一层铜做为打底层,有效地解决锌的附着力差的问题,同时又提高了电容器的耐电腐蚀能力,外层的AL2O3保护层4可以阻止内部的金属层发生氧化反应,解决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锌铝复合金属化薄膜的氧化问题。
[0018]一种电容器用金属化薄膜的制作方法,在真空条件下,先在基膜层1上蒸镀一层铜做打底金属,形成铜打底层2;然后在铜打底层2上再蒸镀一层锌,形成锌层3;最后在锌层3上再蒸镀一层AL2O3保护层4。
[0019]铜打底层2的蒸镀使用铜蒸发源,铜蒸发源采用了氮化硼蒸发舟,将8根或10根铜丝通过送丝机构送到氮化硼蒸发舟上熔化,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到1200℃~1500℃,铜蒸汽镀到基膜层1上,形成铜打底层2。
[0020]锌层3的蒸镀使用锌蒸发源,锌蒸发源的锌料放在铁槽内,用锌炉加热至600℃~700℃,锌蒸汽通过锌喷嘴,镀到铜打底层2上。
[0021]AL2O3保护层4的蒸镀使用铝蒸发源,铝蒸发源采用了氮化硼蒸发舟,将8根或10根铝丝通过送丝机构送到氮化硼蒸发舟上熔化,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到1000℃~1200℃,在铝蒸发源上方设置有喷氧气机构,氧气与铝蒸汽反应,生成AL2O3镀到锌层3上,形成AL2O3保护层4。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器用金属化薄膜,包括基膜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于所述基膜层上的铜打底层、覆盖于所述铜打底层上的锌层、覆盖于所述锌层上的AL2O3保护层。2.一种电容器用金属化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真空条件下,先在基膜层上蒸镀一层铜做打底金属,形成铜打底层;然后在铜打底层上再蒸镀一层锌,形成锌层;最后在锌层上再蒸镀一层AL2O3保护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用金属化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打底层的蒸镀使用铜蒸发源,铜蒸发源采用了氮化硼蒸发舟,将8根或10根铜丝通过送丝机构送到氮化硼蒸发舟上熔化,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到1200℃~15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仁波
申请(专利权)人:杨仁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