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柑橘采后青绿霉病防治的复配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943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柑橘采后青绿霉病防治的复配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复配杀菌剂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和助剂,有效活性成分为贝莱斯芽孢杆菌U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柑橘采后青绿霉病防治的复配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配杀菌剂,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柑橘采后青绿霉病防治的复配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柑橘(Citrus reticulata)属芸香科植物,分布在北纬16
°
~37
°
之间,是热带、亚热带的常绿果树(除枳以外)。中国是柑橘的重要原产地之一,种类资源丰富,优良品种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柑橘因其营养丰富,口感独特,深受人们青睐,市场需求量极大,但由于柑橘的果实集中于9

11月成熟,贮藏期短且采摘地和销售地之间需要长途运输,极易受到机械损伤、病原菌侵染,引起严重腐烂。据报道,30%

50%的柑橘腐烂由柑橘青、绿霉病害造成。尽管人们已经采取多种防治措施,但青、绿霉病害依旧给柑橘产业带来了严重经济损失。目前生产上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柑橘病害,导致农药残留超标、病原产生抗药性、柑橘品质下降等问题。近年来,生物防治以其环保低毒的特点成为一种具有前景的果蔬采后病害防治手段,因此,开发环境友好、病原难以产生抗药性,且具良好防治效果的柑橘采后杀菌剂将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柑橘采后青、绿霉病防治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茶皂素白绒柄裸脚伞提取物复配杀菌剂。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柑橘采后青、绿霉病防治的复配杀菌剂的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复配杀菌剂在柑橘采后果实上的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适用于柑橘采后青、绿霉病防治的复配杀菌剂,特征是: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和助剂,有效活性成分包括贝莱斯芽孢杆菌UB

201712、茶皂素和白绒柄裸脚伞0612

9发酵液提取物,贝莱斯芽孢杆菌UB

201712保藏编号CGMCC No.15614,白绒柄裸脚伞0612

9保藏编号CGMCC No.15375;助剂包括载体、润湿剂、分散剂、稳定剂和保护剂。
[0008]进一步的,载体为硅藻土,润湿剂为吐温

80,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稳定剂为磷酸氢二钾,保护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复配杀菌剂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菌剂中芽孢数量不低于1.0
×
10
11
cfu/g。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11]一种适用于柑橘采后青、绿霉病防治的复配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A、将保存的贝莱斯芽孢杆菌UB

201712菌株接种于LB(溶菌肉汤)培养基上,37℃
±
1℃条件下培养16h或至对数生长期,获得种子液,作为种子液的浓度不低于1.0
×
108cfu/mL;
[0013]B、将种子液以8~10%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上,使发酵培养基中的菌体初始浓度不低于1.0
×
107cfu/mL;
[0014]C、将贝莱斯芽孢杆菌UB

201712芽孢、茶皂素和白绒柄裸脚伞0612

9发酵液提取物按质量比9:0.9:0.1的比例充分混匀得到混合体系,再按照质量比1:2~1:3的比例向混合体系中添加硅藻土,充分混匀,干燥后得到预制剂;
[0015]D、取上述预制剂,分别加入吐温

80、木质素磺酸钠、磷酸氢二钾,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充分混合,制得复配杀菌剂,其中芽孢数量不低于1.0
×
10
11
cfu/g。
[00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的发酵培养基的配方及培养条件为:豆粕4.88g/L,酵母浸粉5.04g/L,硫酸镁2.37g/L,麸皮5g/L,糖蜜5g/L,硫酸锰10g/L,余量为水,pH6.5~7.0,装液量100ml/250ml,180rpm,37℃,培养时间为54h,获得贝莱斯芽孢杆菌UB

201712芽孢发酵液5.0
×
109~9.0
×
109cfu/mL。
[00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贝莱斯芽孢杆菌UB

201712芽孢,将芽孢发酵液经4200rpm离心沉降,收取沉降物获得贝莱斯芽孢杆菌UB

201712芽孢6.0
×
10
11
cfu/g~10.8
×
10
11
cfu/g;茶皂素为购置商业销售产品。
[0018]再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白绒柄裸脚伞0612

9发酵液提取物的制备:将白绒柄裸脚伞0612

9菌种接种于由去皮马铃薯280g/L、葡萄糖30g/L、麸皮8.25g/L、KH2PO
4 2g/L、MgSO4·
7H2O 1.23g/L组成的培养基中,接种量为10%、装液量100ml/250ml、160rpm、28℃,培养9~12天,获得白绒柄裸脚伞0612

9发酵液,再对白绒柄裸脚伞0612

9发酵液进行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相50℃减压浓缩至干后即为白绒柄裸脚伞0612

9发酵液提取物。
[001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D中:预制剂为80~85重量份,吐温

80为3~5重量份,木质素磺酸钠为3~5重量份,磷酸氢二钾为1~1.5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1~2重量份。
[0020]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21]复配杀菌剂在柑橘采后果实上的应用。
[0022]进一步的,一种适用于柑橘采后青绿霉病防治的复配杀菌剂的应用,所述应用是将复配杀菌剂用水稀释10~100倍制成应用液,用应用液浸泡采后柑橘果实,凉干并储藏或直接将应用液加入果实分选机的浸液槽中,果实随机器运行传送经过浸液槽而浸泡和沥干。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是将贝莱斯芽孢杆菌UB

201712、茶皂素和白绒柄裸脚伞0612

9发酵液提取物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来自细菌、植物和真菌的各活性成分有着各自作用病原的靶位,多靶位的复配杀菌剂不仅抑制柑橘青绿霉病原意大利青霉和指状青霉的作用得到加强,而且病原还难以产生抗药性,除此之外,贝莱斯芽孢杆菌UB

201712还是传统食品发酵用解淀粉芽孢杆菌类群成员,茶皂素是来自油茶籽榨取食用油后的茶饼提取物,白绒柄裸脚伞没有毒性,因此复配而成杀菌剂的使用环境相容性好,食品安全有保障。复配杀菌剂以粉剂剂型存贮和运输,但按照水悬剂添加了载体、润湿剂、分散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柑橘采后青绿霉病防治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和助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柑橘采后青绿霉病防治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为贝莱斯芽孢杆菌UB

201712芽孢、茶皂素和白绒柄裸脚伞0612

9发酵液提取物,贝莱斯芽孢杆菌UB

201712保藏编号CGMCC No.15614,白绒柄裸脚伞0612

9保藏编号CGMCC No.1537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柑橘采后青绿霉病防治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助剂包括载体、润湿剂、分散剂、稳定剂和保护剂,载体为硅藻土,润湿剂为吐温

80,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稳定剂为磷酸氢二钾,保护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柑橘采后青绿霉病防治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复配杀菌剂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菌剂中芽孢数量不低于1.0
×
10
11
cfu/g。5.一种适用于柑橘采后青绿霉病防治的复配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保存的贝莱斯芽孢杆菌UB

201712菌株接种于LB(溶菌肉汤)培养基上,37℃
±
1℃条件下培养16h或至对数生长期,获得种子液,作为种子液的浓度不低于1.0
×
108cfu/mL;B、将种子液以8~10%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上,使发酵培养基中的菌体初始浓度不低于1.0
×
107cfu/mL;C、将贝莱斯芽孢杆菌UB

201712芽孢、茶皂素和白绒柄裸脚伞0612

9发酵液提取物按质量比9:0.9:0.1的比例充分混匀得到混合体系,再按照质量比1:2~1:3的比例向混合体系中添加硅藻土,充分混匀,干燥后得到预制剂;D、取上述预制剂,分别加入吐温

80、木质素磺酸钠、磷酸氢二钾,十二烷基硫酸钠,充分混合,制得复配杀菌剂,其中芽孢数量不低于1.0
×
10
11
cfu/g。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柑橘采后青绿霉病防治的复配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光华潘春奇崔朝宇霍达龙昊知颜俊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