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b]萘并[2,3-d]噻吩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930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苯并[b]萘并[2,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苯并[b]萘并[2,3

d]噻吩的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光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并苯并噻吩类化合物
‑‑‑‑
苯并[b]萘并[2,3

d]噻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在工业、农业和制药业等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苯并噻唑是多种光学增亮剂及燃料的构成部分;聚(对亚苯基苯并二噻唑)具有优良的耐热、耐氧化、抗水解和抗化学腐蚀性能;其他衍生物可作为化学发光和毛细管电泳;近年来,该类化合物因其易修饰加工的特点而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化学传感器、有机太阳能电池和场效应晶体管等领域倍受重视。
[0003]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分子主体易于构建电子给体(Donor)和电子受体(Acceptor)的D

A类小分子和聚合物,该类化合物由于其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及较窄的能系,在有机光电材料领域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在本异质结型太阳能电池器件中,电池的开路电压于构成光敏层的电子给体材料的LOMO能级和电子受体材料的(PCBM)的LUMO能级呈线性关系,在确保给体和受体有足够LUMO能级差的前提下,给体材料HOMO越深越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开路电压,从而获得更高的光电转化效率。
[0004]苯并[b]萘并[2,3

d]噻吩,化学式是C
16
H
10
S,外文名:Benzo[b]naphtho[2,3

d]thiophene,其作为有机光电材料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给体单元,在D

A分子的构筑中表现出较高的应用前潜质。
[0005]苯并[b]萘并[2,3

d]噻吩,目前已知的制备方法为:
[0006]1、使用苯基

萘基硫烷(naphthalen
‑2‑
yl(phenyl)sulfane)作为初始原料,在Pd(tfa)2、醋酸银、碳酸钾、三甲基乙酸存在的体系中,生成苯并[b]萘并[2,3

d]噻吩,产率56%。(Chem.Eur.J.2014,20,1

5)该方法中使用的原料(naphthalen
‑2‑
yl(phenyl)sulfane)价格昂贵,且催化剂用量较大(原料摩尔量的10%),产品产率低,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0007]2、使用萘
‑2‑
硫代化合物和邻卤代苯在光照和氨气的作用下生成苯并[b]萘并[2,3

d]噻吩,产率46%。(J.Org.Chem.,Vol.58,No.9,1993)该方法所获得的产物为混合物,难分离,不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苯并[b]萘并[2,3

d]噻吩的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绿色环保路线获得高收率、高品质的苯并[b]萘并[2,3

d]噻吩。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苯并[b]萘并[2,3

d]噻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在碱液中加入2

氨基苯并[d]噻唑(S1),加热回流12~20h,冷却至室温后滴加卤代烷继续搅拌2~4h;所得反应液经后处理,得2

(甲基硫代)苯胺(S2);
[0011]2‑
氨基苯并[d]噻唑:碱:卤代烷=1:10~40:1~2的摩尔比(优选1:15~25:1~1.5,更优选1:18~20:1~1.2);
[0012]说明:将碱溶解于水,得碱液;
[0013]2)、于0~5℃,将2

(甲基硫代)苯胺的丙酮溶液滴入至盐酸溶液中,接着降温至

50~

40℃滴加亚硝酸盐水溶液,保温(

50~

40℃)反应0.5~3h;再滴加碘代无机盐水溶液,然后于室温反应1~1.5小时,所得反应液经后处理,得(2

碘苯基)(甲基)硫烷(S3);
[0014]2‑
(甲基硫代)苯胺:亚硝酸盐:碘代无机盐:盐酸=1:1~4:1~4:1~5的摩尔比(优选1:1~1.5:2~2.5:2.5~3);
[0015]说明:将浓盐酸与水按照1:1~1:1.1的体积比混合,得盐酸溶液;
[0016]3)、于0~5℃,向(2

碘苯基)(甲基)硫烷加入乙酸,滴加氧化剂,室温搅拌12~20h,所得反应液经后处理,得1


‑2‑
(甲基亚磺酰基)苯(S4);
[0017](2

碘苯基)(甲基)硫烷:氧化剂=1:1~5的摩尔比(优选1:1~2,更优选1:1~1.5);
[0018]0.05mol S3配用150~250mL乙酸;
[0019]4)、将1


‑2‑
(甲基亚磺酰基)苯(S4)和化合物S5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弱碱水溶液,于惰性气体(例如氮气)保护下加入催化剂于70
±
10℃反应12~20h,所得反应液经后处理,得1

(2

(甲基亚砜苯基))萘(S6);
[0020]所述化合物S5为硼酸类偶联试剂;催化剂为四(三苯基膦)钯;
[0021]1‑

‑2‑
(甲基亚磺酰基)苯:化合物S5:弱碱=1:1~1.5:1~8的摩尔比(优选1:1~1.2:6~7);
[0022]1‑

‑2‑
(甲基亚磺酰基)苯(S4):催化剂=100:0.8~1.2的质量比;
[0023]5)、于0~5℃的低温下,将1

(2

(甲基亚砜苯基))萘加入到硫酸中,室温下搅拌2
±
0.5h,倒入冰水中再调节pH至8~8.5后加热回流1~6h,加入醇溶液回流0.5~2h,所得反应液经后处理,得到作为目标产物的苯并[b]萘并[2,3

d]噻吩(T1);
[0024]1‑
(2

(甲基亚砜苯基))萘:硫酸=1:5~20的摩尔比(优选1:15~18)。
[0025]说明:将1

(2

(甲基亚砜苯基))萘分批加入到硫酸中,一般分成两批,间隔时间为30分钟。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苯并[b]萘并[2,3

d]噻吩的合成方法的改进,步骤1)中:
[0027]碱为无机碱或有机碱;卤代烷为氟代烷、氯代烷、溴代烷、碘代烷。
[0028]具体为:所述无机碱为氢氧化钾(优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铯,有机碱为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苯并[b]萘并[2,3

d]噻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碱液中加入2

氨基苯并[d]噻唑,加热回流12~20h,冷却至室温后滴加卤代烷继续搅拌2~4h;所得反应液经后处理,得2

(甲基硫代)苯胺;2

氨基苯并[d]噻唑:碱:卤代烷=1:10~40:1~2的摩尔比;2)、于0~5℃,将2

(甲基硫代)苯胺的丙酮溶液滴入至盐酸溶液中,接着降温至

50~

40℃滴加亚硝酸盐水溶液,保温反应0.5~3h;再滴加碘代无机盐水溶液,然后于室温反应1~1.5小时,所得反应液经后处理,得(2

碘苯基)(甲基)硫烷;2

(甲基硫代)苯胺:亚硝酸盐:碘代无机盐:盐酸=1:1~4:1~4:1~5的摩尔比;3)、于0~5℃,向(2

碘苯基)(甲基)硫烷加入乙酸,加入氧化剂,室温搅拌12~20h,所得反应液经后处理,得1


‑2‑
(甲基亚磺酰基)苯;(2

碘苯基)(甲基)硫烷:氧化剂=1:1~5的摩尔比;4)、将1


‑2‑
(甲基亚磺酰基)苯和化合物S5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弱碱水溶液,于惰性气体保护下加入催化剂于70
±
10℃反应12~20h,所得反应液经后处理,得1

(2

(甲基亚砜苯基))萘;所述化合物S5为硼酸类偶联试剂;催化剂为四(三苯基膦)钯;1


‑2‑
(甲基亚磺酰基)苯:化合物S5:弱碱=1:1~1.5:1~8的摩尔比;5)、于0~5℃的低温下,将1

(2

(甲基亚砜苯基))萘加入到硫酸中,室温下搅拌2
±
0.5h,倒入冰水中再调节pH至8~8.5后加热回流1~6h,加入醇溶液回流0.5~2h,所得反应液经后处理,得到苯并[b]萘并[2,3

d]噻吩;1

(2

(甲基亚砜苯基))萘:硫酸=1:5~20的摩尔比。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清来宋文志李显跃杨雪
申请(专利权)人:棓诺苏州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