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膜玉米放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922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膜玉米放苗器,包括:手柄和“J”形钩,“J”形钩与手柄的一端固接,“J”形钩包括连接杆和与连接杆一体成型且光滑过渡的弯钩,弯钩的截面形状为楔形且其锐角边指向其弯曲中心,弯钩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过渡为光滑钝锥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手柄以及固定在手柄一端部的“J”形钩,该设置使人们在进行放苗作业时能够采用站姿进行放苗,避免了传统起蹲式放苗作业所导致的工人腰腿屈伸强度和频次过高的问题,在减轻了田间作业身体不适的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放苗作业效率;“J”形钩能够破除板结、戳开膜孔、捋苗扶苗以及放苗,而破除板结、开扩苗孔、扶苗、放苗工序一次作业即可完成,大大提高放苗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放苗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放苗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膜玉米放苗器


[0001]本技术涉及农用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全膜玉米放苗器。

技术介绍

[0002]全膜双垄沟播是旱作农业技术一次革命,通过集雨保墒增温等机制,有效缓解了我国西部地区降雨空间分布与作物需水敏感期不相吻合造成的干旱障碍,极大的提高了以玉米为代表的农作物安全生产能力。
[0003]全膜玉米膜后播种,苗穴错位,苗前遇雨板结难全苗问题,长期困扰着种植户。一般采取徒手撕膜放苗,或就地取材,用小木棍、小铁棍锉膜扩孔放苗,放苗质量差、效率低,一般一个人工放苗1

1.5亩。最大的问题是人必须蹲下身来操作,起蹲作业不但效率低,腰腿酸麻疼痛,每半个小时左右就要站立活动腰身,一天下来腰酸腿痛实在是受罪。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全膜玉米放苗器,使其能够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膜玉米放苗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全膜玉米放苗器,包括:手柄和“J”形钩,所述“J”形钩与所述手柄的一端固接,所述“J”形钩包括连接杆和与所述连接杆一体成型且光滑过渡的弯钩,所述弯钩的截面形状为楔形且其锐角边指向其弯曲中心,所述弯钩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过渡为光滑钝锥形。
[0008]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全膜玉米放苗器,本技术通过设置手柄以及固定在手柄一端部的“J”形钩,该设置使人们在进行放苗作业时能够采用站姿进行放苗,避免了传统起蹲式放苗作业所导致的工人腰腿屈伸强度和频次过高的问题;“J”形钩能够破除板结、戳开膜孔、捋苗扶苗以及放苗,并且上述操作一次作业即可完成,大大提高放苗质量和效率。
[0009]优选的,所述手柄为圆台形的木质柄,所述手柄的大直径端外径为3
‑4㎝
,所述手柄的大直径端外径与所述手柄的小直径端外径之差为1

,所述手柄的小直径端居中开孔并过盈嵌装有所述连接杆,在所述手柄靠近其小直径端的外侧壁上缠绕有用于对所述连接杆进行勒紧加固的绑线。手柄为圆台形便于操作者对其进行握持;手柄材质为木质,该设置保证手柄质量轻且具有较高的强度;木质的手柄与连接杆能够可靠固定。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嵌入至所述手柄内部的最大长度为20

。该设置保证木质的手柄与连接杆之间能够可靠的连接固定。
[0011]优选的,所述手柄的最大长度为140

,所述连接杆的最大长度为30

。该设置使得手柄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用,并且,该长度便于使用者操作。
[0012]优选的,所述弯钩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距所述连接杆的最短距离为3.5
ꢀ㎝
。该
设置便于开膜孔、捋苗扶苗以及放苗。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一种全膜玉米放苗器的整体轴测图;
[0015]图2是图1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6]在图中:
[0017]1为手柄、2为“J”形钩、20为连接杆、21为弯钩、3为绑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膜玉米放苗器,本技术通过设置手柄1以及固定在手柄1一端部的“J”形钩2,该设置使人们在进行放苗作业时能够采用站姿进行放苗,避免了传统起蹲式放苗作业所导致的工人腰腿屈伸强度和频次过高的问题,在减轻了田间作业身体不适的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放苗作业效率;“J”形钩2能够破除板结、戳开膜孔、捋苗扶苗以及放苗,而破除板结、开扩苗孔、扶苗、放苗工序一次作业即可完成,大大提高放苗质量和效率。
[0020]实施例
[0021]参见附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和部分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全膜玉米放苗器,包括:手柄1和“J”形钩2,“J”形钩2与手柄1的一端固接,“J”形钩2包括连接杆20和与连接杆20一体成型且光滑过渡的弯钩21,弯钩21的截面形状为楔形且其锐角边指向其弯曲中心,弯钩21远离连接杆20的一端过渡为光滑钝锥形。
[0022]进一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手柄1为圆台形的木质柄,当然手柄1也可以采用铝合金、不锈钢、玻璃钢、工程塑料或者其他质量轻且具有较高强度的材质制作,手柄1的大直径端外径为3
‑4㎝
,手柄1的大直径端外径与手柄1 的小直径端外径之差为1

,本实施例中的手柄1的小直径端居中开孔并过盈嵌装有连接杆20,在手柄1靠近其小直径端的外侧壁上缠绕有用于对连接杆20 进行勒紧加固的绑线3,至于其他的材料制作的手柄1,可以通过浇筑的方式将连接杆20与手柄1连接,也可以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将连接杆20与手柄1连接。
[0023]进一步具体的,连接杆20嵌入至手柄1内部的长度为15

20


[0024]进一步具体的,手柄1的长度为115

140

,连接杆20的长度为20

30


[0025]进一步具体的,弯钩21远离连接杆20的一端距连接杆20的最短距离为3.5
ꢀ㎝

[0026]通过实地应用试验对比,作为对照组,一组人用常用的方式放苗,另一组人采用本申请中的放苗器放苗,在一天的时间内,用常用放苗方式的组一天可以在田间放苗大概一
亩,而用本申请中放苗器放苗的组一天可以在田间放苗大概五亩,比传统放苗的放苗速度提高了大约5倍,并且,采用本申请中的放苗器进行放苗时,田间损苗率减少了大概80%以上,放苗质量明显提高。
[0027]该全膜玉米放苗器的使用方法:
[0028]使用者呈站立姿态并握持手柄1,操作手柄1,手柄1上固定的弯钩21能够将膜撕开,此时转动弯钩21,可以将膜孔扩大,除此之外,用弯钩21还可以破除板结的土坷垃以及捋苗扶苗,用弯钩21捋顺膜下匍匐生长的幼苗,开扩苗孔、扶苗、放苗工序一次作业即可完成。
[0029]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膜玉米放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和“J”形钩,所述“J”形钩与所述手柄的一端固接,所述“J”形钩包括连接杆和与所述连接杆一体成型且光滑过渡的弯钩,所述弯钩的截面形状为楔形且其锐角边指向其弯曲中心,所述弯钩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过渡为光滑钝锥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膜玉米放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为圆台形的木质柄,所述手柄的大直径端外径为3
‑4㎝
,所述手柄的大直径端外径与所述手柄的小直径端外径之差为1

,所述手柄的小直径端居中开孔并过盈嵌装有所述连接杆,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谯显明谯永刚张彩霞金艳红王红
申请(专利权)人:华池县华星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