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氟吡甲禾灵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9157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氟吡甲禾灵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对苯二酚为原料,在碱性试剂存在下与(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氟吡甲禾灵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氟吡甲禾灵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效氟吡甲禾灵,化学名称为2

[4

(5

三氟甲基
‑3‑


吡啶
‑2‑
氧基

)苯氧基]丙酸甲酯,是新一代氟代杂环高效除草剂。该品种属于内吸传导型除草剂,选择性好,对芦苇、白茅、狗牙根等多年生顽固禾本科杂草具有出色的防除效果,对阔叶作物高度安全,低温条件下效果更稳定。与盖草能相比,高效氟吡甲禾灵在结构上以甲基取代盖草能中的乙氧乙基,并除去了非活性S构型,为R构型的精制品。同等剂量下比盖草能活性更高更稳定,在高效除草剂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0003]专利CN103787961A公开了一种高效氟吡甲禾灵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2


‑5‑
氯甲基吡啶为原料,先与催化剂在氯气下反应得到2,3

二氯
‑5‑
三氯甲基吡啶,再与氟化氢在6~10个大气压及235~240℃下反应合成2,3

二氯
‑5‑
三氟甲基吡啶,2,3

二氯
‑5‑
三氟甲基吡啶继续与(R)
‑2‑
(4

羟基苯氧基)丙酸甲酯在DMSO下反应合成高效氟吡甲禾灵。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使用氯气毒性大,安全环保性差;高温高压反应对设备要求过高;三步反应的总收率不足80%,路线复杂但效果不理想,并不适于高效氟吡甲禾灵的工业化生产。
[0004]专利CN101607935A公开了一种先醚化法以N,N

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合成高效盖草能的方法,该方法将3


‑2‑
(4

羟基苯氧基)
‑5‑
三氟甲基吡啶和缚酸剂碳酸钾溶于溶剂N,N

二甲基乙酰胺中,升温后加入S

对甲苯磺酰乳酸甲酯进行反应,经提纯得高效盖草能。该方法虽然路线短但关键原料均制备困难,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且产品的纯度仅93.5%,质量仍无法满足市售要求,不利于高效氟吡甲禾灵的大规模生产。
[0005]专利CN106279006A公开了一种精盖草能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2


‑3‑

‑5‑
三氟甲基吡啶和(R)

(+)
‑2‑
(4

羟基苯氧基)丙酸甲酯为原料,在碱和溶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精盖草能。该方法虽然实现了一步制备目标产物,但其起始原料2


‑3‑

‑5‑
三氟甲基吡啶和(R)

(+)
‑2‑
(4

羟基苯氧基)丙酸甲酯的制备难度均较大,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且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路线开发过程中也还原了该工艺,制备得到的目标产物收率、纯度明显低于该申请文本中记载的结果,因此认为该制备方法同样不能满足高效氟吡甲禾灵的工业化制备。
[0006]因此,对于单一构型的高效氟吡甲禾灵而言,开发出一种简单、经济、高效的合成方法,同时保证产品具有较高的收率和纯度,尤其是光学纯度,是实现其工业化生产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氟吡甲禾灵的制备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氟吡甲禾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0](1)以对苯二酚为原料,在碱性试剂存在下与(R)
‑2‑
溴丙酸甲酯反应生式II化合物;
[0011](2)式II化合物与3


‑2‑

‑5‑
三氟甲基吡啶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式I化合物;
[0012]具体反应路线如下:
[0013][00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对苯二酚与(R)
‑2‑
溴丙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1~1.2,优选为1:1;
[00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碱性试剂为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钾或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碳酸钾;所述对苯二酚与碱的摩尔比为1:1~2,优选为1:1.5;
[00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的反应溶剂为DMF、乙腈或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DMF;
[00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的反应温度为60~80℃,优选为70℃;反应时间为6~12h,优选为8~10h;
[001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3


‑2‑

‑5‑
三氟甲基吡啶与式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5:1,优选为1.2:1;
[001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催化剂为铜粉或氧化铜,优选为铜粉;所述式II化合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2~0.1,优选为1:0.05~0.08,更优选为1:0.05;
[00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的反应温度为70~90℃,优选为80℃;反应时间为8~15h,优选为10~12h;
[002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还包括反应结束后加入氨水或三乙胺洗除催化剂;
[0022]进一步的,所述氨水浓度为0.5%~2%,优选为1%。
[0023]本专利技术中化合物的中文命名与结构式有冲突的,以结构式为准;结构式有明显错误的除外。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本专利技术以对苯二酚和(R)
‑2‑
溴丙酸甲酯为原料合成中间体(R)
‑2‑
(4

羟基苯氧基)丙酸甲酯,再在特定催化剂作用下与3


‑2‑

‑5‑
三氟甲基吡啶直接制备得到高效氟吡甲禾灵。该方法所用原料及试剂均便宜易得,可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方便,如催化剂可经特定浓度的溶剂清洗即可除去,对设备的要求低;制备得到的高效氟吡甲禾灵具有较高的收率和纯度,目标构型(R)的光学纯度可达99%,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证,更有利于高效氟吡甲禾灵的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所做的简单替换或改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内。
[0027]实施例1:
[0028][0029](1)(R)
‑2‑
(4

羟基苯氧基)丙酸甲酯(式II)
[0030]向500mL三颈瓶中加入对苯二酚(11g,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氟吡甲禾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以对苯二酚为原料,在碱性试剂存在下与(R)
‑2‑
溴丙酸甲酯反应生式II化合物;(2)式II化合物与3


‑2‑

‑5‑
三氟甲基吡啶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式I化合物;具体反应路线如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对苯二酚与(R)
‑2‑
溴丙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1~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碱性试剂为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钾或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对苯二酚与碱的摩尔比为1: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反应溶剂为DMF、乙腈或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旭张璞吴耀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