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料装置及给料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9092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给料装置及给料系统,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高料仓出料的连续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给料装置,包括:两个挡料板相对设置,斜面板设置于两个挡料板之间,斜面板相对侧边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挡料板,斜面板设置于料仓出料端的正下方;主动轴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挡料板,从动轴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挡料板,主动轴设置于斜面板的一端,从动轴设置于斜面板的另一端,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和多个刮刀,主动轮固定连接于主动轴,从动轮固定连接于从动轴,传动带分别张紧于主动轮和从动轮,多个刮刀分别固定连接于传动带,多个刮刀沿传动带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沿传动带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沿传动带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给料装置及给料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物料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给料装置及给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矿山井下开采势必会形成大量的空区,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周边岩石垮塌及地表塌陷等问题。而充填采矿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而且具有安全高效开采的优点,而且能够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兼具环境保护的功效。采用破碎的废石、尾砂(干或半干状态)、戈壁料、冶炼渣等固体废弃物充填时如何保障物料供给的连续性及稳定性是影响充填质量的关键与核心。目前此充填工艺的标准流程为:采用铲车或抓斗将充填骨料装入缓存料仓,缓存料仓底部收口,并安装圆盘给料机或振动给料机将缓存料仓中的骨料出料至输送皮带,通过皮带计量后进入搅拌系统,并与水泥、水混合搅拌后,最终制备成充填料浆,通过管道输送至井下充填空区。此工艺流程中圆盘给料机或振动给料机是保证充填物料供给的连续性及稳定性核心,也是保障充填物料配比参数精准的关键,决定着充填质量的关键设备。
[0003]但由于废石、尾砂(干或半干状态)、戈壁料、冶炼渣等充填骨料在缓存仓中受到挤压,尤其底部容易出现压实的现象,采用圆盘给料机出料时常会出现出料不均匀、忽大忽小,甚至出现断料等现象,尤其是粗料含水率较高或冬季寒冷时期,此现象更为严重,时常需要人为干涉处理。同时,使用振动给料机也容易出现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给料装置及给料系统,主要目的是提高料仓出料的连续稳定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给料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体和驱动部;
[0007]所述机架体包括斜面板和两个挡料板,两个所述挡料板相对设置,所述斜面板设置于两个所述挡料板之间,所述斜面板相对侧边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挡料板,所述斜面板设置于料仓出料端的正下方;
[0008]所述驱动部包括主动轴、从动轴和传动机构,所述主动轴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挡料板,所述从动轴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挡料板,所述主动轴设置于所述斜面板的一端,所述从动轴设置于所述斜面板的另一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和多个刮刀,所述主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动轴,所述从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从动轴,所述传动带分别张紧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用于使所述传动带循环传动于所述斜面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多个所述刮刀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带,多个所述刮刀沿所述传动带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
[0009]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0]可选的,所述传动带和所述斜面板上表面的间隔为第一间隔,所述传动带和所述斜面板下表面的间隔为第二间隔,所述第一间隔小于所述第二间隔,用于使多个所述刮刀
贴近所述斜面板的上表面。
[0011]可选的,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分别为链轮,所述传动带为链条。
[0012]可选的,所述主动轴设置于所述斜面板的下端,所述从动轴设置于所述斜面板的上端。
[0013]可选的,还包括多个锯齿,所述刮刀远离所述斜面板的侧边为第一侧边,多个所述锯齿依次排列于所述第一侧边。
[0014]可选的,所述机架体还包括底座和两个液压缸,两个所述挡料板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每一个所述液压缸的缸体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每一个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挡料板的上端,用于调整所述斜面板的倾斜角度。
[0015]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给料系统,该系统包括:
[0016]料仓、皮带输送机构和前述的给料装置,所述斜面板设置于所述料仓的出料端的正下方,所述皮带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斜面板下端的正下方。
[0017]可选的,所述料仓的出料端包括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和后侧壁,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分别贴合于两个所述挡料板的相对内侧,所述前侧壁和所述后侧壁分别与所述斜面板之间设有间距,用于使所述传动带和所述刮刀通过所述间距。
[0018]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0019]当需要向下游工序提供充填骨料时,料仓中的骨料经出料端下落至斜面板上表面;同时,启动主动轴,主动轴带动主动轮自转,主动轮带动传动带循环传动于斜面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传动带带动部分刮刀沿斜面板的上表面向下运动,同时,传动带带动另一部分刮刀沿斜面板的下表面向上运动,以达到多个刮刀循环移动于斜面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目的。在上述过程中,多个刮刀沿斜面板的上表面向下持续拨动出料端处的骨料,骨料变得松散,松散的骨料流持续脱离斜面板的下端,并被输送至下游工序。上述过程使出料端和斜面板之间始终存有骨料下落的空间,避免料仓内的骨料自上而下堆积密实,避免堆积密实的骨料堵塞出料端,同时斜面板上表面也有松散的骨料流持续稳定地输出至下游工序。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给料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给料装置的俯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给料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纵向剖切立体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给料装置的前视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给料装置的侧视图;
[0025]图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给料系统的侧视图。
[002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斜面板1、挡料板2、出料端3、主动轴4、从动轴5、主动轮6、从动轮7、传动带8、刮刀9、驱动电机10、减速箱11、锯齿12、底座13、液压缸14、料仓15、皮带输送机构16、左侧壁301、右侧壁302、前侧壁303、后侧壁304。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方面,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给料装置,其包括:机架体和驱动部;
[0030]所述机架体包括斜面板1和两个挡料板2,两个所述挡料板2相对设置,所述斜面板1设置于两个所述挡料板2之间,所述斜面板1相对侧边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挡料板2,所述斜面板1设置于料仓15出料端3的正下方;
[0031]所述驱动部包括主动轴4、从动轴5和传动机构,所述主动轴4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挡料板2,所述从动轴5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挡料板2,所述主动轴4设置于所述斜面板1的一端,所述从动轴5设置于所述斜面板1的另一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6、从动轮7、传动带8和多个刮刀9,所述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体,所述机架体包括斜面板和两个挡料板,两个所述挡料板相对设置,所述斜面板设置于两个所述挡料板之间,所述斜面板的相对侧边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挡料板,所述斜面板设置于料仓出料端的正下方;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主动轴、从动轴和传动机构,所述主动轴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挡料板,所述从动轴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挡料板,所述主动轴设置于所述斜面板的一端,所述从动轴设置于所述斜面板的另一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和多个刮刀,所述主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动轴,所述从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从动轴,所述传动带分别张紧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用于使所述传动带循环传动于所述斜面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多个所述刮刀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带,多个所述刮刀沿所述传动带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和所述斜面板上表面的间隔为第一间隔,所述传动带和所述斜面板下表面的间隔为第二间隔,所述第一间隔小于所述第二间隔,用于使多个所述刮刀贴近所述斜面板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亚平杨超陈寅郭利杰布云礼史采星王国强许文远张云韦王圣权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喀拉通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