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清热祛湿功能的软糖组方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9010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1
具有清热祛湿功能的软糖组方,采用的中药材原料包括薏苡仁、赤小豆、茯苓、芡实、陈皮、大枣、甘草、栀子;所述薏苡仁、赤小豆、茯苓、芡实、陈皮、大枣、甘草、栀子的配比比例如下,薏苡仁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清热祛湿功能的软糖组方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深加工制备方法
,特别是一种具有清热祛湿功能的软糖组方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也越来越大,且由于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罹患慢性脾胃疾病的人群越来愈多;罹患慢性脾胃疾病后,由于脾胃运化和输布津液的功能失调,会引起水湿、痰浊在体内蓄积停滞,湿久蕴热,热盛成湿度,身体就会表现出头重身困、恶心厌食、面长痘痘、大便糖稀或干结、口苦、口臭、口腔溃疡、尿频尿急黄赤、肛门灼热、口渴等。
[0003]现有的技术中,当病人出现上述相应病症后,一般都是通过服用西药或汤剂中药、中成药方式进行治疗,西药由于只能治标不治本,且对人的身体有一定副作用,特别对于慢性病没有很好的调理效果,因而应用存在局限性。汤剂中药由于熬制麻烦,会给服用者带来不便,因此实际情况下也存在较大弊端。中成药虽然服用方便,但是和现有汤剂中药一样其配方不全面,一般只能针对较少几种病症进行调理治疗,无法达到好的治疗效果。最后就是,现有的中药汤剂或者中成药加工中,受到技术限制,无法有效去除原材料中的各种农残、重金属等物质,特别是中成药加工中,由于温度较高容易造成原材料中的有效成分氧化等,对药物的治疗作用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清热祛湿治疗中,采用西药无法达到治本的目的,汤剂中药由于熬制麻烦,会给服用者带来不便,中成药及汤剂中药配方不全面,无法达到好的治疗效果,现有的中药汤剂或者中成药加工中,无法有效去除原材料中的各种农残、重金属等物质,由于温度较高容易造成原材料中的有效成分氧化等,对药物的治疗作用造成不利影响的弊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多种中药材配比为伍,采用独有的加工方法能有效去除药材中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并能有效保证药效成分不受到影响,加工而得的成品软糖服用方便、疗效好,能有效调理治疗相关病症的具有清热祛湿功能的软糖组方及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具有清热祛湿功能的软糖组方,其特征在于采用的中药材原料包括薏苡仁、赤小豆、茯苓、芡实、陈皮、大枣、甘草、栀子;所述薏苡仁、赤小豆、茯苓、芡实、陈皮、大枣、甘草、栀子的配比比例如下,薏苡仁20%

40%、赤小豆20%

35%、茯苓10%

20%、芡实5%

15%、陈皮3%

10%、大枣3%

10%、甘草1%

5%、栀子1%

5%;具有清热祛湿功能的软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甄选植物原材,定量称取各种原材料,建立指纹档案,并理化分析;步骤B:破壁萃取;步骤C:去除原材料内的有害物质;步骤D:低温浓缩;步骤E:定量拼配:步骤F:低温重组结晶、并将块状软结晶物制成软糖;步骤A

步骤F过程中,采用植物分子定向纯化提取技术,全程均在密闭的系统和管道中运转,保持25℃—35℃的恒温,不添加任何人工化学成分,确保成品全天然、全营养、全吸收。
[000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甄选植物原材经理化分析后可剔除不合格原料,建立起的指纹档案后续生产及终端使用者可以对药材进行质量溯源。
[000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将步骤A的各原料分别投入破壁机内进行破壁萃取,使各原材料植物细胞在激流的反复撞击和剪切作用下破碎或爆裂,原料活性成分得到充分释放。
[000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将步骤B得到的各原料提取液输送到多级膜分离系统中,通过纳米级别孔径的分离膜截留和透析各种小分子,祛除农残、重金属有害物质,保留有益的活性成分,实现分子级别的分离和纯化。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中,将步骤C所得的各液体原料在真空无氧环境下进行浓缩,真空浓缩能够确保植物细胞活性成分不被氧化,不降解流失,可以最大程度保持活性营养成分。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E中,将步骤D所得各原料采用指纹图谱技术,将各原材全组分量化拼配,确保与标准物质基础的化学一致性和生物均效性,实现了中药量化标准化。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F中,块状软结晶物包裹在块状糖衣内制成软糖。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F中,能让液体植物中的活性物质,在最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重组结晶,形成天然晶体,块状软结晶物包裹在糖衣内制成的软糖,具备更方便口服及水冲服和吸收优势。
[0014]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对人体健康有积极效果的薏苡仁、赤小豆、茯苓、芡实、陈皮、大枣、甘草、栀子作为制作原材料,组方严谨,通过采用破壁萃取、低温浓缩、低温重组结晶等工序制得的软糖成品,能有效去除药材中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并能有效保证药效成分不受到影响,终端消费者能方便通过水冲服等饮用,且还能方便牙口不好的人群嚼服(具备好的口感,且具有好的水溶性,能方便消化和促进吸收;还能以零食软糖的方式食用,消费者更能接受),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且组方中的各原料在自身功效作用下,以及共同复合作用下具有疗效好,能有效调理治疗相关病症的优点,对于慢性脾胃疾病有较为有效的调理及治疗作用。基于上述,所以本专利技术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在水温60℃左右条件下验证水溶性中、本专利技术软糖放入水杯内图片。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在水温60℃左右条件下验证水溶性中、本专利技术软糖在水杯内加水图片。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在水温60℃左右条件下验证水溶性中、本专利技术软糖外层开始溶解图片。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在水温60℃左右条件下验证水溶性中、本专利技术软糖外层完全溶解图片。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在水温60℃左右条件下验证水溶性中、本专利技术软糖内层开始溶解图片。
[0020]图6是本专利技术在水温60℃左右条件下验证水溶性中、本专利技术软糖内层溶解中图片。
[0021]图7是本专利技术在水温60℃左右条件下验证水溶性中、本专利技术软糖待溶解完毕图片。
[0022]图8是本专利技术在水温60℃左右条件下验证水溶性中、本专利技术软糖完全溶解于水中
图片
[0023]图9是本专利技术具有通便排毒功能的软糖的制备方法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图9中所示,具有清热祛湿功能的软糖组方,采用的中药材原料包括薏苡仁、赤小豆、茯苓、芡实、陈皮、大枣、甘草、栀子;实施例1中,薏苡仁、赤小豆、茯苓、芡实、陈皮、大枣、甘草、栀子的配比比例如下,薏苡仁20%%、赤小豆35%、茯苓15%、芡实15%、陈皮3%、大枣10%、甘草1%、栀子2.5%。
[0025]图9中所示,实施例2中,具有清热祛湿功能的软糖组方,薏苡仁、赤小豆、茯苓、芡实、陈皮、大枣、甘草、栀子的配比比例如下,薏苡仁40%、赤小豆20%、茯苓20%、芡实5%、陈皮10%、大枣3%、甘草5%、栀子1%。
[0026]图9中所示,实施例3中,具有清热祛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清热祛湿功能的软糖组方,其特征在于采用的中药材原料包括薏苡仁、赤小豆、茯苓、芡实、陈皮、大枣、甘草、栀子;所述薏苡仁、赤小豆、茯苓、芡实、陈皮、大枣、甘草、栀子的配比比例如下,薏苡仁20%

40%、赤小豆20%

35%、茯苓10%

20%、芡实5%

15%、陈皮3%

10%、大枣3%

10%、甘草1%

5%、栀子1%

5%;具有清热祛湿功能的软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甄选植物原材,定量称取各种原材料,建立指纹档案,并理化分析;步骤B:破壁萃取;步骤C:去除原材料内的有害物质;步骤D:低温浓缩;步骤E:定量拼配:步骤F:低温重组结晶、并将块状软结晶物制成软糖;步骤A

步骤F过程中,采用植物分子定向纯化提取技术,全程均在密闭的系统和管道中运转,保持25℃—35℃的恒温,不添加任何人工化学成分,确保成品全天然、全营养、全吸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清热祛湿功能的软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甄选植物原材经理化分析后可剔除不合格原料,建立起的指纹档案后续生产及终端使用者可以对药材进行质量溯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振扬何俊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千毅新零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