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8785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其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风机、冷废气换热机构、加热机构、印刷烘干箱和废气处理机构,其中:冷废气换热机构包括供废气流通的换热筒,以及设于换热筒内的供冷气流通的冷气流通组件;冷气流通组件包括与换热筒同轴布置的多个冷气流通管,以及分设于冷气流通管两端的进气连通件和出气连通件;废气处理机构包括装设有吸附剂的吸附箱,吸附箱的一端与换热筒的废气排出口连通,另一端连通于风机和进气连通件之间的连接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能够实现对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并能够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并能够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并能够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
,特别涉及一种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纺织品、塑料品、皮革、PVC、PC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是把经审核批准的印刷版,通过印刷机械及专用油墨转印到承印物的过程。
[0003]印刷机就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在印刷烘干过程中,印刷机通过风机把冷气经由加热装置加热升温后,输送至烘干箱内对承印物进行烘干,随后再经由排风机将废气排出至烘干箱外,之间不断循环。在此过程中,烘箱内的大量热量随着排风排出,不仅造成大量的热能损失,还因废气未经处理排放,而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以可回收利用废气余热,且使用效果好。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所述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所述机架上的风机、冷废气换热机构、加热机构、印刷烘干箱和废气处理机构,其中:
[0007]所述冷废气换热机构包括供废气流通的换热筒,以及设于所述换热筒内的供冷气流通的冷气流通组件;
[0008]所述冷气流通组件包括与所述换热筒同轴布置的多个冷气流通管,以及分设于所述冷气流通管两端的进气连通件和出气连通件,所述进气连通件和所述出气连通件通过各所述冷气流通管而导通,且所述进气连通件与设于所述换热筒外部的所述风机相连;
[0009]所述印刷烘干箱的烘干出气口与所述换热筒的废气进入口相连,且所述印刷烘干箱的烘干进气口经由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出气连通件相连;
[0010]所述废气处理机构包括装设有吸附剂的吸附箱,所述吸附箱的一端与所述换热筒的废气排出口连通,另一端连通于所述风机和所述进气连通件之间的连接管上。
[0011]进一步的,两两所述冷气流通管之间设有多个沿所述冷气流通管间隔布置的散热翅片。
[0012]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翅片上设有用于卡置两所述冷气流通管的卡槽,且所述卡槽的其一端设有可弹性伸缩的抵紧件,所述散热翅片因所述抵紧件的弹性抵推而卡接固定于两所述冷气流通管上。
[0013]进一步的,两两所述冷气流通管上均设有环状的凹槽,且所述散热翅片卡置于所述凹槽内。
[0014]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箱和所述废气排出口之间设有流量调节阀。
[0015]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箱和所述连接管之间设有逆止阀。
[0016]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箱和所述逆止阀经由三通阀相连,且所述三通阀的另一阀口连接有泄气管。
[0017]进一步的,所述废气处理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吸附箱相连通的填充有反应液的反应箱,所述反应箱位于所述废气排出口和所述吸附箱之间,且所述废气排出口通过端部设有布气头的废气反应管与所述反应液相接触。
[0018]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箱内设有供所述废气流通的螺旋状的吸附通道,所述吸附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过滤网,且各所述过滤网均贴覆于所述吸附箱的内壁上。
[0019]进一步的,所述布气头包括与所述废气排出口连通的进气主管,以及环所述进气主管轴向布置的带有若干通气孔的环形管,且所述环形管经由连通管与所述进气主管相连。
[00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1]本技术所述的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通过冷废气换热机构和废气处理机构的配合使用,以可实现对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并可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进而有效提升该系统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A部分局部放大图;
[0025]图3为图1中B部分局部放大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进气连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散热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散热翅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冷气流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布气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风机;
[0033]2、换热筒;201、废气进入口;202、废气排出口;
[0034]3、冷气流通组件;301、冷气流通管;3011、凹槽;302、进气连通件;3021、贯通孔;303、出气连通件;
[0035]4、加热机构;
[0036]5、印刷烘干箱;501、烘干进气口;502、烘干出气口;
[0037]6、吸附箱;601、吸附通道;602、过滤网;
[0038]7、连接管;
[0039]8、散热翅片;801、卡槽;802、抵紧件;803、弹簧;804、导向槽;805、弧形槽;
[0040]9、流量调节阀;10、逆止阀;11、三通阀;12、泄气管;13、反应箱;14、废气反应管;
[0041]15、布气头;1501、进气主管;1502、环形管;15021、通气孔;1503、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4]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45]本技术涉及一种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整体结构上,如图1至图8所示,其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风机1、冷废气换热机构、加热机构4、印刷烘干箱5和废气处理机构。
[0046]其中,冷废气换热机构包括供废气流通的换热筒2,以及设于换热筒2内的供冷气流通的冷气流通组件3。而冷气流通组件3包括与换热筒2同轴布置的多个冷气流通管301,以及分设于冷气流通管301两端的进气连通件302和出气连通件303,进气连通件302和出气连通件303通过各冷气流通管301而导通,且进气连通件302与设于换热筒2外部的风机1相连。
[0047]同时,印刷烘干箱5的烘干出气口502与换热筒2的废气进入口201相连,且印刷烘干箱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所述机架上的风机(1)、冷废气换热机构、加热机构(4)、印刷烘干箱(5)和废气处理机构,其中:所述冷废气换热机构包括供废气流通的换热筒(2),以及设于所述换热筒(2)内的供冷气流通的冷气流通组件(3);所述冷气流通组件(3)包括与所述换热筒(2)同轴布置的多个冷气流通管(301),以及分设于所述冷气流通管(301)两端的进气连通件(302)和出气连通件(303),所述进气连通件(302)和所述出气连通件(303)通过各所述冷气流通管(301)而导通,且所述进气连通件(302)与设于所述换热筒(2)外部的所述风机(1)相连;所述印刷烘干箱(5)的烘干出气口(502)与所述换热筒(2)的废气进入口(201)相连,且所述印刷烘干箱(5)的烘干进气口(501)经由所述加热机构(4)与所述出气连通件(303)相连;所述废气处理机构包括装设有吸附剂的吸附箱(6),所述吸附箱(6)的一端与所述换热筒(2)的废气排出口(202)连通,另一端连通于所述风机(1)和所述进气连通件(302)之间的连接管(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两所述冷气流通管(301)之间设有多个沿所述冷气流通管(301)间隔布置的散热翅片(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8)上设有用于卡置两所述冷气流通管(301)的卡槽(801),且所述卡槽(801)的其一端设有可弹性伸缩的抵紧件(802),所述散热翅片(8)因所述抵紧件(802)的弹性抵推而卡接固定于两所述冷气流通管(301)上。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东陈平陈耀东
申请(专利权)人:三河市龙大印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