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用避震抗压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666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抗压支撑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墙用避震抗压支撑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端设有支撑盒,所述支撑盒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支撑盒之间连接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U型座和第二U型座,两个所述第二U型座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三U型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电动推杆、调节杆、第二U型座、第一支撑杆、第一U型座、第二支撑杆和第三U型座,从而可以通过第三U型座和第一U型座共同带动支撑板转动直至到达所需角度,同时通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作用,提高其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其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其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用避震抗压支撑架


[0001]本技术涉及抗压支撑架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墙用避震抗压支撑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建造房子等工程时,因为建筑材料(如水泥等)固化需要时间,在承受力没有完全发挥时,侧面需要用支架支撑,当建筑材料的承受力发挥后,再将支架拆除,而现有技术中,建筑现场千差万别,支架的使用也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尤其是对墙面的支撑过程,一般需要倾斜设置的支架进行支撑作业,而支撑板则需要竖直设置,从而使墙面处于竖直状态。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如下:
[0004](1)一般使用长木条对墙面进行支撑,支撑稳定性差,影响支撑效果,不能根据实际需要对支撑角度进行调节,在施工的过程中,给施工工人带来不便;
[0005](2)现有的墙用避震抗压支撑架不能根据实际需要对支撑架的高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用避震抗压支撑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墙用避震抗压支撑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端设有支撑盒,所述支撑盒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支撑盒之间连接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支撑板底侧前部两端呈对称设置的第一U型座和支撑盒顶部两端呈对称设置的第二U型座,两个所述第二U型座与对应第一U型座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侧均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三U型座,两个所述第三U型座呈对称设置在支撑板底侧后部两端。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U型座之间贯穿连接有调节杆,所述支撑盒内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调节杆的中心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等间距焊接有多个加强杆,每相邻两个所述加强杆之间均焊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截面形状呈X型结构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对称贯穿滑动连接有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均焊接有限位板。
[0011]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工作台内腔室中呈水平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正反螺杆,所述正反螺杆的两端对称贯穿螺纹连接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的顶端均焊接有第四U型座,两个所述第四U型座内均通过转轴连接有顶升杆,两个所述顶升杆的顶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五U型座,两个所述第五U型座均与支撑盒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两个所述顶升杆的一侧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两
个所述顶升杆的一侧均焊接有T型限位杆,所述T型限位杆与限位槽呈配合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底端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四个底角处逐一焊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为空心结构,所述底座的内腔室顶壁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轴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底部的四个底角处逐一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每个所述减震弹簧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柱,每个所述缓冲柱贯穿延伸至支撑腿内的底端均连接有万向轮。
[0014]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墙用避震抗压支撑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0015]其一: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电动推杆、调节杆、第二U型座、第一支撑杆、第一U型座、第二支撑杆和第三U型座,从而可以通过第三U型座和第一U型座共同带动支撑板转动直至到达所需角度,同时通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作用,提高其结构的稳定性;
[0016]其二:本技术通过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工作,使得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正反螺杆转动通过螺纹带动两个移动块移动,两个移动块移动带动第四U型座移动进而带动顶升杆转动实现角度调节,顶升杆转动带动第五U型座进而带动支撑盒上下移动,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支撑架的高度进行调节,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
[0018]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角度调节机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工作台;2、升降机构;3、支撑盒;4、支撑板;5、角度调节机构;6、第一U型座;7、第二U型座;8、第一支撑杆;9、调节杆;10、导向杆;11、限位板;12、电动推杆;13、第二支撑杆;14、第三U型座;15、加强杆;16、加强筋;17、第一驱动电机;18、正反螺杆;19、移动块;20、第四U型座;21、第五U型座;22、顶升杆;23、调节板;24、T型限位杆;25、底座;26、支撑腿;27、气缸;28、升降板;29、减震弹簧;30、缓冲柱;31、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墙用避震抗压支撑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

图4所示,一种墙用避震抗压支撑架,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内设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的顶端设有支撑盒3,所述支撑盒3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
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与支撑盒3之间连接有角度调节机构5,所述角度调节机构5包括有支撑板4底侧前部两端呈对称设置的第一U型座6和支撑盒3顶部两端呈对称设置的第二U型座7,两个所述第二U型座7与对应第一U型座6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8,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8的外侧均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3,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13的一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三U型座14,两个所述第三U型座14呈对称设置在支撑板4底侧后部两端,两个所述第二U型座7之间贯穿连接有调节杆9,所述支撑盒3内设置有电动推杆12,所述电动推杆12的伸缩端与调节杆9的中心固定连接。
[0028]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8之间等间距焊接有多个加强杆15,每相邻两个所述加强杆15之间均焊接有加强筋16,所述加强筋16的截面形状呈X型结构设置,通过第一支撑杆8、加强杆15和呈X型结构设置的加强筋16的作用,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两个第一支撑杆8之间的结构强度,进而可以提高其稳定性。
[0029]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杆9的两端对称贯穿滑动连接有导向杆10,两个所述导向杆10的一端均焊接有限位板11,通过导向杆10和限位板11的作用,从而可以有效的便于调节杆9移动时的稳定性。
[0030]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用避震抗压支撑架,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内设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的顶端设有支撑盒(3),所述支撑盒(3)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与支撑盒(3)之间连接有角度调节机构(5),所述角度调节机构(5)包括有支撑板(4)底侧前部两端呈对称设置的第一U型座(6)和支撑盒(3)顶部两端呈对称设置的第二U型座(7),两个所述第二U型座(7)与对应第一U型座(6)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8),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8)的外侧均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3),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13)的一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三U型座(14),两个所述第三U型座(14)呈对称设置在支撑板(4)底侧后部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用避震抗压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U型座(7)之间贯穿连接有调节杆(9),所述支撑盒(3)内设置有电动推杆(12),所述电动推杆(12)的伸缩端与调节杆(9)的中心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用避震抗压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8)之间等间距焊接有多个加强杆(15),每相邻两个所述加强杆(15)之间均焊接有加强筋(16),所述加强筋(16)的截面形状呈X型结构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用避震抗压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9)的两端对称贯穿滑动连接有导向杆(10),两个所述导向杆(10)的一端均焊接有限位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垚江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亿联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