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泽彬专利>正文

一种透水混凝土层的防阻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55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透水混凝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层的防阻塞结构,包括混凝土表层,所述混凝土表层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渗水结构,所述混凝土表层的下表面固定有水泥支撑板,所述水泥支撑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水泥支撑板位于混凝土表层的下表面中部,所述混凝土表层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板,相邻两个所述水泥支撑板之间均设置有第一碎石层,所述混凝土表层的下表面最左侧的水泥支撑板与左侧的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碎石层。该透水混凝土层的防阻塞结构,通过在混凝土表层的下方设置支撑板、水泥支撑板和第一碎石层,既可以在保证该混凝土表层的抗压能力,耐磨程度的同时,又能够使渗水效果更好。又能够使渗水效果更好。又能够使渗水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混凝土层的防阻塞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透水混凝土
,具体为一种透水混凝土层的防阻塞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有了显著提高,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地面的不透水面分布比率的不断上升,城市常见的地表材料大多为混凝土、花岗岩、瓷砖等硬化路面材料,但它们的不透水性和不透气性引发了一系列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城市路面降雨产流量增大,洪流系数明显偏大,降雨产生的地面洪流由于无法渗入地下而形成市区内涝积水灾害。同时,由于自然降水不能通畅地渗入地下,破坏了大自然的水循环,浪费了日益紧张的天然淡水资源,影响了地表植物的生长,同时还会造成城市生态恶化的“热岛效应”。
[0003]目前市场上的一些透水性混凝土装置:
[0004](1)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透水性原因,透水混凝土内部结构留有透水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结构强度较低,耐磨性较差,降低了使用寿命;
[0005](2)在遇到暴雨的过程中,由于透水性地面的原因,通过直接将雨水渗入到地面的效果较差,没有专门应对暴雨设置流通结构,容易引发地面积水,实用性较差。
[0006]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透水混凝土层的防阻塞结构,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层的防阻塞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透水混凝土层的防阻塞结构,存在结构强度较低,耐磨性较差,在遇到暴雨的过程中,由于透水性地面的原因,通过直接将雨水渗入到地面的效果较差,没有专门应对暴雨设置流通结构,容易引发地面积水的问题。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1]一种透水混凝土层的防阻塞结构,包括混凝土表层,所述混凝土表层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渗水结构;
[0012]所述混凝土表层的下表面固定有水泥支撑板,所述水泥支撑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水泥支撑板位于混凝土表层的下表面中部,所述混凝土表层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板,相邻两个所述水泥支撑板之间均设置有第一碎石层,所述混凝土表层的下表面最左侧的水泥支撑板与左侧的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碎石层,所述混凝土表层的下表面最右侧的水泥支撑板与右侧的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碎石层,所述水泥支撑板远离混凝土表层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碎石层,所述第二碎石层的下表面固定有透水性上基层,所述透水性
上基层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三碎石层,所述第三碎石层的下表面固定有透水性下基层,所述透水性下基层的下表面固定有地表层;
[0013]所述渗水结构包括通槽,所述通槽的正面底部内壁和背面底部内壁均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通槽内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上开设有第一过滤孔,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上表面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板,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的上表面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过滤板上开设有第二过滤孔,所述固定板远离第一过滤板的一端固定有提手。
[0014]优选的,所述支撑板远离混凝土表层的一端与第二碎石层的上表面固定,左侧所述支撑板与最左侧水泥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每两个相邻水泥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右侧所述支撑板与最右侧水泥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每两个相邻水泥支撑板之间的距离。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下表面与限位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一过滤板的外表面与通槽的内壁接触,所述混凝土表层设置为中间高两边低。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过滤孔在第一过滤板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二过滤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过滤孔在第二过滤板上均匀分布。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板与第一过滤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过滤板的大小与第一过滤板的大小相等,所述第二过滤板的外表面与通槽的内壁接触。
[001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与通孔的内壁接触,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与通孔的内壁固定,所述第二过滤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过滤孔的直径。
[0019]进一步的,所述提手的外表面与通槽的内壁接触,所述提手的上表面与混凝土表层的上表面相齐平,所述提手与第二过滤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提手的宽度大于固定板的宽度。
[0020](三)有益效果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透水混凝土层的防阻塞结构:
[0022](1)通过在混凝土表层的下方设置支撑板、水泥支撑板和第一碎石层,既可以在保证该混凝土表层的抗压能力,耐磨程度的同时,又能够使渗水效果更好。
[0023](2)通过设置渗水结构,可以在遇到大暴雨,强降雨的时候通过渗水结构快速的流入到地表,避免水在混凝土表层积水的现象,通过设置不同直径的第一过滤孔和第二过滤孔,可以对地面杂质进行过滤,避免地面杂质跟随水流入到地下堵塞渗水孔,造成阻塞积水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透水混凝土层的防阻塞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透水混凝土层的防阻塞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透水混凝土层的防阻塞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透水混凝土层的防阻塞结构的混凝土表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透水混凝土层的防阻塞结构的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混凝土表层;2、水泥支撑板;3、第一碎石层;4、第二碎石层;5、透水性上基层;6、第三碎石层;7、透水性下基层;8、地表层;9、渗水结构;10、通槽;11、限位板;12、第一过滤板;13、第一过滤孔;14、固定板;15、第二过滤板;16、通孔;17、第二过滤孔;18、提手;
19、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请参阅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层的防阻塞结构;包括混凝土表层1,混凝土表层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渗水结构9;
[0032]混凝土表层1的下表面固定有水泥支撑板2,水泥支撑板2设置有多个,多个水泥支撑板2位于混凝土表层1的下表面中部,混凝土表层1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板19,通过设置水泥支撑板2和支撑板19,可以加强混凝土表层1的抗压能力和耐磨程度,增加混凝土表层1的使用寿命,相邻两个水泥支撑板2之间均设置有第一碎石层3,混凝土表层1的下表面最左侧的水泥支撑板2与左侧的支撑板19之间设置有第一碎石层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混凝土层的防阻塞结构,包括混凝土表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表层(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渗水结构(9);所述混凝土表层(1)的下表面固定有水泥支撑板(2),所述水泥支撑板(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水泥支撑板(2)位于混凝土表层(1)的下表面中部,所述混凝土表层(1)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板(19),相邻两个所述水泥支撑板(2)之间均设置有第一碎石层(3),所述混凝土表层(1)的下表面最左侧的水泥支撑板(2)与左侧的支撑板(19)之间设置有第一碎石层(3),所述混凝土表层(1)的下表面最右侧的水泥支撑板(2)与右侧的支撑板(19)之间设置有第一碎石层(3),所述水泥支撑板(2)远离混凝土表层(1)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碎石层(4),所述第二碎石层(4)的下表面固定有透水性上基层(5),所述透水性上基层(5)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三碎石层(6),所述第三碎石层(6)的下表面固定有透水性下基层(7),所述透水性下基层(7)的下表面固定有地表层(8);所述渗水结构(9)包括通槽(10),所述通槽(10)的正面底部内壁和背面底部内壁均固定有限位板(11),所述通槽(10)内设置有第一过滤板(12),所述第一过滤板(12)上开设有第一过滤孔(13),所述第一过滤板(12)的上表面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板(14),所述第一过滤板(12)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过滤板(15),所述第二过滤板(15)的上表面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通孔(16),所述第二过滤板(15)上开设有第二过滤孔(17),所述固定板(14)远离第一过滤板(12)的一端固定有提手(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层的防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9)远离混凝土表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泽彬
申请(专利权)人:郭泽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