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553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箱,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上固定安装有真空罐,所述真空罐包括热沉内胆和位于热沉内胆外部的外壳体,所述热沉内胆的内部设有支撑隔板,用于放置测试产品;所述外壳体与热沉内胆之间具有环形间隙,所述热沉内胆的外壁上分布有油管组件,所述支架组件上安装有加热装置和抽真空系统,其中,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油管组件内部的油,所述抽真空系统用于抽出热沉内胆内部的空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用于测试产品在空间环境下受高温热辐射后的性能变化。性能变化。性能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试验箱,具体涉及一种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箱。

技术介绍

[0002]环境试验箱是一种能够模拟温度、压强、湿度等各种环境因素的试验设备,能够用于测试任何产品在特定环境因素下的使用性能,如:汽车、电子电工、航空航天、仪表自动化等领域的产品。
[0003]空间环境又称宇宙环境,是指大气层边缘及其以外的宇宙空间,空间环境为真空状态,其气压等于或无限接近于0。
[0004]当前,随着航空航天以及通讯卫星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需要测试其在空间环境中的各种使用性能,比如在空间环境中受热辐射后产品的性能变化。为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在空间环境下模拟高温环境因素的试验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箱,能够用于测试产品在空间环境下受高温热辐射后的性能变化。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箱,其关键在于: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上固定安装有真空罐,所述真空罐包括热沉内胆和位于热沉内胆外部的外壳体,所述热沉内胆的内部设有支撑隔板,用于放置测试产品;
[0008]所述外壳体与热沉内胆之间具有环形间隙,所述热沉内胆的外壁上分布有油管组件,所述支架组件上安装有加热装置和抽真空系统,其中,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油管组件内部的油,所述抽真空系统用于抽出热沉内胆内部的空气。
[0009]采用上述试验箱,抽真空系统能够将真空罐内部抽至真空状态,加热装置通过油管组件能够对真空罐内部加热,从而给热沉内胆内部提供真空环境下的热辐射环境,进而实现测试产品在空间环境下受高温热辐射后的性能变化。
[0010]作为优选:所述抽真空系统包括均与热沉内胆内部连接的分子泵、旋片泵和罗茨泵。采用三级抽负压方式,能够保证热沉内胆内部形成真空或接近真空状态。
[0011]作为优选:所述油管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环形间隙内的进油主管和回油主管,所述进油主管与回油主管之间连接有若干数量的分支管,所述分支管阵列分布在热沉内胆的外壁上。如此设计,能够对热沉内胆内部进行均匀加热,升温效果明显。
[0012]作为优选:所述真空罐为圆柱形结构,其水平放置在支架组件上,所述支撑隔板水平放置真空罐的热沉内胆内部,进油主管和回油主管均沿真空罐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对称分布在所述环形间隙位于支撑隔板下方的空间内,所述分支管为圆弧结构,且紧贴在热沉内胆上部的外壁上。采用上述结构,测试产品放置在支撑隔板上后,分支管弧形安装在热沉内胆上部的外壁上,能够使的支撑隔板上的产品受到更好的热辐射状态,保证试验的可靠
性。
[0013]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隔板内部设有油道,油道的进油口与所述进油主管连通,出油孔与所述回油主管连通。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对测试产品底部形成热辐射,保证高温热辐射试验的可靠性。
[0014]作为优选:所述油道在支撑隔板内部呈“S”型往返分布。采用上述结构,“S”型往返分布的油道结构,能够保证加热的均匀性。
[0015]作为优选:所述热沉内胆内部的两端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隔板的两端滑动放置在对应的支撑台上,所述进油口与进油主管之间,以及出油孔与回油主管之间均通过柔性软管连通。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支撑隔板从热沉内胆内部滑动抽出,以便于取放测试产品。
[0016]作为优选:所述进油主管和回油主管一端均穿出所述真空罐,并在穿出端之间连接回流循环管,所述回流循环管上设有油泵,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回流循环管上。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保证油在油管组件内循环流动,达到持续加热的目的。
[0017]作为优选:所述热沉内胆的内壁上设有黑色涂层,外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反光涂层。采用上述结构,黑色涂层能够防止热沉内胆内部的热能向外逸散,反光涂层能够将环形间隙内的热量辐射至热沉内胆内部,热沉内胆内部的加热升温效果更佳显著。
[0018]作为优选:所述黑色涂层为黑漆,所述反光涂层由外壳体的内壁抛光形成。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试验箱内部能够提供真空的高温热辐射环境,能够测试产品在空间环境下受热辐射后的性能变化。
[0021]2、抽真空系统采用三级抽负压方式,能够保证热沉内胆内部的真空度。
[0022]3、油管组件在热沉内胆外壁的分布方式,以及支撑隔板内部油道的设计,均能够保证产品在真空罐内受热辐射升温的均匀性。
[0023]4、黑色涂层和反光涂层能够防止热能向外逸散,加热效果更显著。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真空罐的剖视图;
[0026]图3为真空罐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真空罐隐藏外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真空罐内部加热油路的示意图(支撑隔板为剖视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0]如图1和2所示,一种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箱,其结构包括支架组件1,支架组件1由左右分布的左支架1a和右支架1b组成,其中右支架1b上固定安装有真空罐2,真空罐2为圆形结构,水平放置在右支架1b上,罐体2右端为敞口端2e,敞口端2e上可拆卸地安装有门盖8,真空罐2包括热沉内胆2a和位于热沉内胆2a外部的外壳体2b,热沉内胆2a内部水平设置有支撑隔板2c,进行热辐射试验时,产品放置在支撑隔板2c上。
[0031]进一步的,请参图4,热沉内胆2a内部的两端设有支撑台2a1,支撑隔板2c的两端滑动放置在对应的支撑台2a1上,打开门盖8后,能够将支撑隔板2c从热沉内胆2a内部滑动抽出,从而便于取放测试产品。
[0032]外壳体2b与热沉内胆2a之间具有环形间隙A,环形间隙A内部分布有油管组件3,由图4和5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油管组件3包括位于环形间隙A内的进油主管3a和回油主管3b,进油主管3a与回油主管3b之间连接有四根分支管3c,四根分支管3c阵列分布在热沉内胆2a的外壁上。再由图2可以看出,进油主管3a和回油主管3b均具有穿出罐体2左端的外置段e,两根外置段e之间连接回流循环管6,回流循环管6上设有油泵7和加热装置4,油泵7和加热装置4启动后,油在油管组件3内部循环流动,流经分支管3c的油即可对热沉内胆2a内部进行热辐射,达到升温加热的目的。
[0033]进一步的,支撑隔板2c内部设有呈“S”型往返分布的油道a,油道a具有进油口b和出油孔c,进油口b与进油主管3a之间以及出油孔c与回油主管3b之间均通过柔性软管d连通,如此设计,能够直接对支撑隔板2c进行加热,进而快速升温测试产品的底部。柔性软管d则可以保证支撑隔板2c能够在热沉内胆2a内部滑进滑出。
[0034]再如图4、5所示,进油主管3a和回油主管3b均沿真空罐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进油主管3a和回油主管3b对称分布在环形间隙A位于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组件(1),所述支架组件(1)上固定安装有真空罐(2),所述真空罐(2)包括热沉内胆(2a)和位于热沉内胆(2a)外部的外壳体(2b),所述热沉内胆(2a)的内部设有支撑隔板(2c),用于放置测试产品;所述外壳体(2b)与热沉内胆(2a)之间具有环形间隙(A),所述热沉内胆(2a)的外壁上分布有油管组件(3),所述支架组件(1)上安装有加热装置(4)和抽真空系统(5),其中,所述加热装置(4)用于加热所述油管组件(3)内部的油,所述抽真空系统(5)用于抽出热沉内胆(2a)内部的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系统(5)包括均与热沉内胆(2a)内部连接的分子泵(5a)、旋片泵(5b)和罗茨泵(5c)。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组件(3)包括位于所述环形间隙(A)内的进油主管(3a)和回油主管(3b),所述进油主管(3a)与回油主管(3b)之间连接有若干数量的分支管(3c),所述分支管(3c)阵列分布在热沉内胆(2a)的外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罐(2)为圆柱形结构,其水平放置在支架组件(1)上,所述支撑隔板(2c)水平放置真空罐(2)的热沉内胆(2a)内部,进油主管(3a)和回油主管(3b)均沿真空罐(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正根刘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哈丁环境试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