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昌猛专利>正文

可旋转清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48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旋转清洁器,其包括有手柄、一对左、右清洁滚筒和一对左、右内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对呈半球形且一端开口的左右对称的左、右转动槽轮,左、右转动槽轮中心套在支架管上,所述的左、右转动槽轮在开口一端均匀分布有“U”型槽孔,而所述手柄底部连接设有转动轮,该转动轮的下端呈拨叉状,与左、右转动槽轮的“U”型槽孔进行配合,其中一个转动槽轮与套在支架管上的内筒进行连接,左、右内筒又与支架管固定在一起的,另一转动槽轮与套在支架管上的另一内筒是虚连接,左、右清洁滚筒套在左、右的内筒上并相互连接住,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装配,成本低的优点,适合在清洁器上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地面、玻璃门窗、汽车及其类似设施中的清洁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可旋转清洁器
技术介绍
拖把是人们常用的清洁工具,现有的拖把通常由手柄和固定在该手柄上的拖布构成,其拖布只能正反两面的清洁,而且拖布不能与手柄分开,拖布的洗涤也非常不便。因此许多拖布可脱卸且可旋转的清洁器被专利技术出来,如专利号为ZL02215015.3的《多功能旋转清洁器》(公告号为CN2544676Y)就公开了这样的清洁器,其主要由手柄、固定在手柄底端外的主伞齿轮、手柄底部内的连接座和其内的可转动连接轴构成,该连接轴中央部位固定有与主伞齿轮相配的左右伞齿轮,这样旋转手柄底端外的主伞齿轮,通过主伞齿轮和左右伞齿轮的配合,达到旋转连接轴的目的。其采用齿轮配合旋转的方式存在缺陷在于因其在灰尘和杂物之中工作,齿轮间隙容易杂物阻塞,这样就会使清洁器无法工作,使用寿命较短;而且各齿轮的固定安装以及各齿轮间的配合需要一定的精度,使装配变的复杂,提高了生产装配的难度,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使用灵便、不易受损、结构简单且易于生产装配的可旋转清洁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旋转清洁器,其包括有手柄、一对左、右清洁滚筒和一对左、右内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对呈半球形且一端开口的左右对称的左、右转动槽轮,左、右转动槽轮中心套在支架管上,所述的左、右转动槽轮在开口一端均匀分布有“U”型槽孔,而所述手柄底部连接设有转动轮,该转动轮的下端呈拨叉状,与左、右转动槽轮的“U”型槽孔进行配合,其中一个转动槽轮与套在支架管上的内筒进行连接,左、右内筒又与支架管固定在一起的,另一转动槽轮与套在支架管上的另一内筒是虚连接,左、右清洁滚筒套在左、右内筒上并相互连接住。为了提高转动的灵活性和方便生产组装,所述支架管上用插销连接固定住左、右内筒。为防止外界灰尘和杂物阻塞转动轮和左右转动槽轮组成的拨叉滑槽传动机构,所述转动轮和左、右转动槽轮外围可以套有一对外壳。为了方便组装,所述左、右内筒与所述的左、右清洁滚筒采用弹性卡扣进行连接,使左、右外筒可以直接套清洁滚筒进行连接,也可以在左右外筒外设置清洁棉布或其他纤维织物。为了方便组装,所述转动槽轮与内筒的连接采用插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转动轮和左、右转动槽轮组成的拨叉滑槽传动机构,轻易的实现了滚筒的旋转,而且使用灵便,不易受损,使用寿命较长;同时采用拨叉滑槽传动机构,结构比较简单,易于加工装配,从而降低了成本;本使用新型适用于地板和各类建筑物的玻璃门窗及汽车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3所示,该可旋转清洁器,其包括有作为拖把的手柄1、手柄1可以采用伸缩式手柄,该手柄1底部下端连接的转动轮6、一对左、右转动槽轮7、7’、一对外壳8、一对左、右内筒3、3’和一对左、右清洁滚筒2、2’;所述左、右转动槽轮7、7’左右对称,其一端呈半球形且开口,左、右转动槽轮7、7’中心套在一支架管5上,所述左、右转动槽轮7、7’在开口一端均匀的分布有“U”型槽孔9,而所述的转动轮6下端呈拨叉10,与左、右转动槽轮7、7’的左、右“U”型槽孔进行配合;而所述左、右转动槽轮7、7’,其中一个转动槽轮7与套在支架管5上的一个内筒3进行连接,为了方便组装,这种连接可以采用插卡连接,就是讲带有插口和卡脚的连接,左、右内筒3、3’又与支架管5分别用插销4固定在一起,另一转动槽轮7’与套在支架管上的另一内筒3’是虚连接,就是讲它们之间可以相对转动的,左、右清洁滚筒2、2’套在左、右内筒3、3’上并相互连接住,为了方便组装生产,这种连接采用了可拆卸的弹性卡扣进行连接,就是讲弹性卡脚与卡口的连接,以方便拆换清洁滚筒。所述外壳8套合在转动轮和左右转动槽轮外围。该可旋转清洁器在使用时,只需转动手柄1,就会直接带动转动轮6旋转,从而使左、右转动槽轮7、7’往互为逆反方向旋转,带动连接在转动槽轮7一端的内筒3进行转动,由于左、右内筒3、3’是分别对称地固定在支架管5上,所以带动左、右内筒3、3’是向一个方向转动,左、右清洁滚筒2、2’是套设在左、右内筒3、3’上并固定住的,所以就带动左、右清洁滚筒2、2’向同一个方向转动。而在左、右转动槽轮7、7’旋转到一定程度,转动轮的拨叉10就会移动到左、右转动槽轮7、7’拼合的下一对“U”型槽孔,重复运作,而左、右清洁滚筒2、2’就会不断地向同一个方向旋转,达到旋转清洁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旋转清洁器,其包括有手柄、一对左、右清洁滚筒和一对左、右内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对呈半球形且一端开口的左右对称的左、右转动槽轮,左、右转动槽轮中心套在支架管上,所述的左、右转动槽轮在开口一端均匀分布有“U”型槽孔,而所述手柄底部连接设有转动轮,该转动轮的下端呈拨叉状,与左、右转动槽轮的“U”型槽孔进行配合,其中一个转动槽轮与套在支架管上的内筒进行连接,左、右内筒又与支架管固定在一起的,另一转动槽轮与套在支架管上的另一内筒是虚连接,左、右清洁滚筒套在左、右内筒上并相互连接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清洁器,其包括有手柄、一对左、右清洁滚筒和一对左、右内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对呈半球形且一端开口的左右对称的左、右转动槽轮,左、右转动槽轮中心套在支架管上,所述的左、右转动槽轮在开口一端均匀分布有“U”型槽孔,而所述手柄底部连接设有转动轮,该转动轮的下端呈拨叉状,与左、右转动槽轮的“U”型槽孔进行配合,其中一个转动槽轮与套在支架管上的内筒进行连接,左、右内筒又与支架管固定在一起的,另一转动槽轮与套在支架管上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昌猛
申请(专利权)人:吴昌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