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33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负极片包括位于同一基底的负极片非活性部、负极片活性部,负极片非活性部上固定连接有负极片极耳;正极片包括位于同一基底的正极片非活性部、正极片活性部,至少两个正极片非活性部被正极片活性部分隔,正极片第一极耳、正极片第二极耳分别与不同的正极片非活性部固定连接;当正极片、负极片被设置于电池电芯中时,正极片第一极耳、负极片极耳设置于电芯的同一端,正极片第一极耳、正极片第二极耳设置于电芯的不同端,正极片第二极耳与电池外壳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电池的高温性能,适用于钴酸锂体系、三元体系、锰酸锂体系等体系的电池,使用该方案可以将电池的使用环境提高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涉及锂电池的温度控制,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三元材料体系电池在高电压下或者在高温的条件下,容易产气从而引起电池故障。导致电池内部温度升高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其一中外界环境的温度,其二是电池内部的产热。为了降低电池的温度从而提高电池寿命,文献CN111509285A公开了一种电池及制作电池的方法,电池包括壳体、电芯和至少一个空心管。将至少一个空心管贯穿电池的电芯和壳体,并与电池的壳体密封连接。至少一个空心管设置在电池热量集中区域的附近,使得电池热量集中区域的热量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空心管快速到达电池壳体,从而加快电池热量集中区域的散热,同时,至少一个空心管也可以增加散热面的面积,加速散热,降低电池温度,增加电池使用寿命。另外,至少一个空心管还可以增强壳体的强度,提升电池的抗冲击能力,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电池内的电芯大小,影响电池的容量,同时加工方式复杂。
[0003]文献CN212033085U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的均温散热模块结构,包括电池芯及金属外壳。电池芯包括电池芯体及二电极片。金属外壳包含贴接电池芯体的散热面及框围散热面的边框,边框及散热面之间形成有凹向电池芯的缓冲空间,借此提供电池芯膨胀时所需的变形空间,借以维持锂电池的整体外观,并达到散热效果。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仅从电池芯外侧进行散热,无法将电池芯内部的温度导出,降低电池芯内部的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难以导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包括正极片、负极片,所述负极片包括位于同一基底的负极片非活性部、负极片活性部,所述负极片非活性部上固定连接有负极片极耳;
[0006]所述正极片包括位于同一基底的正极片非活性部、正极片活性部,所述正极片非活性部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正极片非活性部被所述正极片活性部分隔,所述正极片第一极耳、正极片第二极耳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正极片非活性部固定连接;
[0007]当所述正极片、负极片被设置于电池电芯中时,所述正极片第一极耳、负极片极耳设置于所述电芯的同一端,所述正极片第一极耳、正极片第二极耳设置于所述电芯的不同端。
[0008]所述正极片、负极片之间设置有隔膜,所述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卷绕成电芯并设置于电池的外壳内。
[0009]所述正极片的基底材质为铝,所述正极片第一极耳、正极片第二极耳的材质为铝。
[0010]所述正极片的基底厚度为10um

20um。
[0011]所述正极片第二极耳厚度为10um

20um。
[0012]所述正极片第一极耳的厚度为60um

200um。
[0013]所述正极片第二极耳的长度为所述电芯的厚度加10mm

15mm。
[0014]所述正极片第二极耳与所述正极片非活性部的连接部设置有防短路护套。
[0015]所述防短路护套从所述正极片第二极耳的根部开始,包裹至距离所述正极片第二极耳的端部2

4mm为止。
[0016]所述负极片的基底材质为铜,所述负极片极耳的材质为镍。
[0017]所述负极片的基底厚度为4um

15um,所述负极片极耳的厚度为60um

200um。
[001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电池极片上设计一处或多处非活性部,通过非活性部收集电池热量,然后再将收集到的热量通过与非活性部连接的极耳传输到电池表面,及时的导出电池内部的热量,降低电池的使用环境温度,进而提高电池的高温性能。本专利的技术方案适用于钴酸锂体系、三元体系、锰酸锂体系等体系的电池,使用该方案可以将电池的使用环境提高5℃

15℃。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负极片俯视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的负极片的正视图。
[0021]图3为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正极片俯视图。
[0022]图4为图3所示的正极片的正视图。
[0023]图5为使用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的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与对比例的电池的高温循环测试结果曲线。
[0025]图7为为现有极片结构。
[0026]图中:1

1,负极片极耳;1

2,负极片非活性部;1

3,负极片活性部;2

1,正极片第一极耳;2

2,正极片非活性部,2

3,防短路护套;2

4,正极片第二极耳,2

5,正极片活性部;3

1,电芯外圈铝箔;3

2,隔膜;3

3,胶纸;4

1,现有极片极耳;4

2,现有极片活性部;4

3现有极片非活性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所描述的各个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9]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包括位于同一基底的负极片非活性部1

2、负极片活性部1

3,所述负极片非活性部1

2上固定连接有负极片极耳1

1;
[0030]所述正极片包括位于同一基底的正极片非活性部2

2、正极片活性部2

5,所述正极片非活性部2

2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正极片非活性部2

2被所述正极片活性部2

5分隔,所述正极片第一极耳2

1、正极片第二极耳2

4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正极片非活性部2

2固定连接;
[0031]使用上述极片,通过下述方式制作成电池电芯:所述正极片、负极片之间设置有隔膜3

2,所述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卷绕成电芯并设置于电池的外壳内。进一步地,使用上述极片时,所述正极片第一极耳2

1、负极片极耳1

1设置于所述电芯的同一端,所述正极片第一极耳2

1、正极片第二极耳2

4设置于所述电芯的不同端。
[0032]在下列实施例中,采用如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包括位于同一基底的负极片非活性部(1

2)、负极片活性部(1

3),所述负极片非活性部(1

2)上固定连接有负极片极耳(1

1);所述正极片包括位于同一基底的正极片非活性部(2

2)、正极片活性部(2

5),所述正极片非活性部(2

2)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正极片非活性部(2

2)被所述正极片活性部(2

5)分隔,所述正极片第一极耳(2

1)、正极片第二极耳(2

4)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正极片非活性部(2

2)固定连接;当所述正极片、负极片被设置于电池电芯中时,所述正极片、负极片之间设置有隔膜,所述正极片第一极耳(2

1)、负极片极耳(1

1)设置于所述电芯的同一端,所述正极片第一极耳(2

1)、正极片第二极耳(2

4)设置于所述电芯的不同端,所述正极片第二极耳(2

4)与电芯外圈铝箔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的基底材质为铝,所述正极片第一极耳(2

1)、正极片第二极耳(2

4)的材质为铝。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明杨纪荣彭舜杨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浩然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