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ADC有限公司专利>正文

配电连接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31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通讯和数据技术的配电板连接模块(1)。所述配电板连接模块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具有空腔,在其中布置至少一个导体板。壳体(10)在其前侧(13)中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在其中,连接器模块(14,15)可被插入。连接器模块(14,15)在插入状态中至少连接至导体板,并且用于提升工具(40)的至少一个支承部以相对于连接器模块(14,15)横向的方式布置在壳体(10)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用于通讯和数据技术的配电板连接模块。
技术介绍
德国专利公开文献No.10236361A1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讯和数据技术的配电板连接模块,其包括壳体,在其中布置输入触头和输出触头,从而它们可从外侧触及,以便连接线路和电缆的目的,所述壳体形成有空腔,在其中布置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输入和输出触头布置在壳体的相反的端面上,输入触头与输入侧相连,并且输出触头与输出侧相连,输入触头形式为至少两排相对的触头,而输出触头形式为至少一个插入式连接器。输入触头在这种情况下形式为连接器模块,其具有接触元件,每个接触元件具有绝缘移位触头和叉形触头,后者被用于制造具有印刷电路板的电气和机械触头。连接器模块的一种可行结构在德国专利公开文献No.10257308B3中公开。公知的配电板连接模块的一个不足在于,连接器模块可仅仅再次很难与印刷电路板隔离,这例如使得更难替换印刷电路板。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基于提供配电板连接模块的技术问题,其中连接器模块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可被更容易释放。该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由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主要内容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有益的改进由从属权利要求给出。出于此目的,用于杠杆工具的至少一个支承部布置在所述壳体上位于连接器模块的侧部。这使得可以用相对小的力将连接器模块从印刷电路板撬出,从而连接器模块可以被取出,并且印刷电路板可被自由触及。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支承部布置在连接模块的两侧中的每侧上。在一方面,这提供了在拆卸过程中更高的自由度,这是因为利用杠杆工具以不同的方式实现接触;在另一方面,如果连接器模块从印刷电路板的两侧被取出,则更加容易取出所述连接器模块。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支承部的形式为U形凸起部,包括两个翼部和基部。在这种情况中,基部用作为支承部,而翼部用作为工具的引导件。在这种情况中,更加优选的是,基部比翼部稍微较短或较平坦,从而防止横向滑落。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凸起部的基部向内倾斜,这进一步增强了杠杆工具的引导。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连接器模块具有至少一个横向开口,其在连接器模块插入的状态下突出到配电板连接模块的端面外。然后,杠杆工具可以被插入该开口内。替代上述开口,也可以采用凸出部,杠杆工具可在所述凸出部下被引导。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壳体具有至少两部件式结构,包括基部和前部,前部形成承载连接器模块的端面。在这种情况中,更优选地,所述支承部布置在所述前部上。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可枢转的显示框架布置在壳体上,可转动的显示框架可采用至少两个位置,连接器模块在第一向上枢转位置中可自由触及,而显示框架在第二位置中布置成平行于端面。在这种情况中,自由触及意味着连接器模块可被连接和/或可从壳体中被取出。但是,这并未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即甚至在显示框架平行于端面的位置中,至少个别触头或连接器模块可触及。与插入式显示框架相比可枢转的显示框架的优点在于,在电缆被连接或连接器模块被取出时,显示框架仍保持在壳体上,从而其不丢失。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支架横向布置在显示框架上,每个所述支架的内侧设有附件,其总是接合在设置在壳体上的枢转支承部中,所述附件优选为圆柱形。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枢转支承部的形式为板,其垂直于端面,具有开口,支架的附件可接合在所述开口中。在这种情况中,用于杠杆工具的支承部优选高于显示框架的枢转支承部,从而所述枢转支承部并不阻挡撬出。附图说明参考优选示例性实施例以下将更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具有向上枢转的显示框架的配电板连接模块的前侧透视图;图2示出了处于第二位置的显示框架的前侧透视图;图3示出了具有杠杆工具但没有显示框架的前侧透视图;图4示出了显示框架的透视图;图5示出了配电板连接模块的前视图;并且图6示出了第二壳体部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配电板连接模块1包括第一壳体部件11(基部)和第二壳体部件12(前部),它们彼此相互闩锁并形成壳体10。壳体10具有空腔,在其中布置至少两个印刷电路板。此外,限定端面13的第二壳体部件12具有两个开口,在每个开口中分别布置连接器模块14和15。连接器模块14和15本身同样地具有两部件式壳体。连接器模块14和15分别具有一排接触元件,其中所述接触元件形成有两个触头;绝缘移位触头16,其可从壳体10外侧触及;以及向内变尖的分叉触头,借助于分叉触头,接触元件电气和机械地连接印刷电路板。在这种情况中,接触元件支承在连接器模块14和15的壳体内,从而它们可吸收在与绝缘移位触头16中的电缆相互接触时出现的连接力。此外,第一壳体部件11具有弧形附件17,借助于该附件,配电板连接模块1被闩锁在安装框架的圆杆(未示出)上。与端面13相反的端面优选同样具有开口,通过所述开口,附加的连接器模块可被推压。这些连接器模块具有与连接器模块14和15相同的结构,或者形式可为多针脚插入式连接器。垂直于端面13的两个板18布置在端面13上的上侧区域中。板18分别具有带圆角的(rounded-off)开口19和两个矩形凹部20和21(见图3)。在这种情况中,凹部20稍微短于凹部21,也就是说,凹部21沿端面13方向延伸稍微更多。显示框架30包括标签区域,其是平坦的,并且优选由塑料条带31覆盖,该塑料条带可在腹板32之下被推动。两个支架33横向布置在标签区域上。在这种情况中,支架33的下侧边缘34以特定角度均匀向上延伸,而上侧边缘35最初具有稍微较小倾斜的斜度,这最初导致了支架33的锥形(见图2)。在弯角36,边缘35然后以更大的斜度升高,从而然后过渡到平坦的区域。在图2所示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中,支架的后侧边缘37平行于端面13,并由壳体部件12的止挡件22支承。在弯角36所在的区域内,闩锁元件39(参见图4),优选为菱形,布置在支架33的内侧上。在边缘35的平坦的部分所在的区域内,圆柱形附件38布置在内侧上,并接合在板18中的开口19中。此外,第二壳体部件12形成有四个U形凸起部23。U形凸起部23分别横向布置成紧邻针对连接器模块14和15的开口,并同样在端面13上垂直直立。每个U形凸起部包括两个翼部24和25以及基部26,基部26短于翼部24和25。此外,基部26向内斜角。这形成了向内倾斜的槽。在与该倾斜的槽对正的直线中,连接器模块14和15具有开口41(见图5),从而杠杆工具40可在槽内被引导,杠杆工具40的前部穿入连接器模块14和15的对应开口41中。在这种情况中,基部26形成杠杆支承部,从而已经被推压在印刷电路板上的锁入(latched-in)连接器模块14和15可以被撬出,如图3所示。针对连接器模块14和15的准确结构,参看德国专利公开文献No.10257308B3,其结合在此引作参考。图1示出了处于第一向上枢转位置的显示框架30。在这种情况中,支架33的闩锁元件闩锁进入矩形凹部20中。在该位置,两个连接器模块14和15可连接或撬出。图2示出了处于第二向下折叠位置的显示框架30,显示框架30在连接器模块14与15之间被居中布置。在这种情况中,支架33的闩锁元件闩锁进入矩形凹部21中,标签区域平行于端面13。在该位置,电缆的连接或释放被显示框架30阻止。在与端面13相反的端面上,可以看见凸起部27,其同样为U形,并且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通讯和数据技术的配电板连接模块,其包括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形成有空腔,在其中布置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所述壳体的端面中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在其中适于插入连接器模块,在插入后,所述连接器模块至少连接至所述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用于 杠杆工具(40)的至少一个支承部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位于所述连接器模块(14,15)的侧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施特克尔
申请(专利权)人:ADC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