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的智能可重构光电池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31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激光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光电接收子系统中的智能可重构光电池板。包括步骤,构建光电池阵列、构建智能可重构激光电池板、构建智能可重构控制算法。采用非传统固定式光电池布设构型,使智能激光电池板在实际激光无线能量传输应用过程中,能够结合实际照射光斑能量分布进行适度构型重构,对获得最佳的稳定电功率输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采用光电池阵列与智能控制处理单元一体化设计的方案,减小了激光能量接收端光电池板,由于光束抖动与光斑偏移造成光电转换效率下降的影响,对提高光电池板阵列整体光电转换效率具有实际意义。电池板阵列整体光电转换效率具有实际意义。电池板阵列整体光电转换效率具有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的智能可重构光电池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激光无线能量传输
,涉及一种适用于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的智能可重构光电池板。

技术介绍

[0002]激光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以高能量激光束作为能量载体,经准直光学系统发射,在远端利用激光电池阵列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实现远距离无线能量传输供给的技术。
[0003]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与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1)太阳能发电系统以太阳光作为能源,具有光强分布均匀的特点,而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以激光作为媒介,在远处接收到的光束光强分布会受到发射端、传输介质 (空气)、接收端的影响而产生光束抖动及光斑偏移等现象,从而造成光电池板接收光强分布不均匀;(2)太阳能光电池接收阵列因接收的光谱段主要为可见光波段,光电池阵列主要由光伏电池组成,而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光电池接收阵列则由能够响应激光波段的光电池组成。
[0004]因为工艺和材料自身性能的缘故,激光电池不可能像光伏电池那样做得非常大,这就需要将单片激光电池采用串并联结构组成阵列,即将整个光电池阵列划分成若干个支路并联,每个支路又由多片光电池串联组成。由于激光光斑能量分布不均匀的特性,光电池阵列的每一片光电池的特性参数均不一致,设计之初,只能根据理论仿真结果与设计经验进行光电池阵列串并联构型与布局设计。这就造成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接收端子系统光电池阵列一旦封装设计完成便不能改变光电池阵列的串并联结构,从而也就不能够使我们在光强分布不均情况下,得到最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最佳的输出电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展示了一种适用于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的智能可重构光电池板。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现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适用于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的智能可重构光电池板,包括:
[0008]步骤一、构建光电池阵列,所述光电池阵列包括光电池片、传感器、信标灯、PCB基板和结构框;
[0009]步骤二、构建智能可重构激光电池板,包括光电池板阵列、数据采集模块、开关矩阵和智能处理控制器,数据采集模块负责采集光电池阵列的光电池片和传感器的电压、电流信号,并将采集到的电池片和传感器的电压、电流信号传送给智能处理控制器进行处理;开关矩阵主要是根据智能处理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完成光电池阵列的重组;智能处理控制器通过采集模块采集的光电池阵列数据(光电池电压、电流与传感器信息)进行分析,利用阵列重构算法给出光电池阵列的串并联配置方案;
[0010]步骤三、计算到靶激光电池板光强分布;
[0011]步骤四、构建智能可重构控制算法。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光电池阵列由m
×
n片组成为圆形或方形,光电池进行标号为b11、b12、

bmn,传感器按照相同的规则进行标号为S1、 S2、

Si。
[0013]进一步的,根据光电池的等效电路,由基尔霍夫定律可得光电池满足关系式(1),其中I0二极管饱和电流,I为激光电池输出电流,U为激光电池输出电压,q为电子电荷常数,K为玻尔兹曼常数,A为二极管特性因子,T为热力学温度,R
s
、R
p
分别表示光电池等效串联和并联电阻:
[0014][0015]式中I
ph
为光电池的光生电流,由光照和温度决定:
[0016][0017]其中V
oc
是光电池的开路电压,α是光电池二极管特性因子;
[0018]由于光电池的光生电流值正比于入射光的光照强度,设β为光照强度与光
[0019]生电流间的比例常数,光电池的光照强度P为:
[0020][0021]从(3)式中可看出光电池的电压电流值反映了光电池所受光照射的光照强度;
[0022]采用波长为808nm的半导体激光器,经过发射光学系统准直扩束后照射光电池板,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光电池阵列的输出电压、电流为:
[0023][0024]光电传感器输出电流为(I
S1
,I
S2
,I
S3

I
S25
),由公式(3)得到光电池板对应光电池阵列的光照强度为同时,也可以利用光电传感器的输出电流分布,通过反演算法得到光电池板的光强分布情况,经过多次采集取平均值根据光电池阵列光照强度分布与光电传感器的电流分布,通过反演可以得到光电池板辐照光斑的能量分布。
[0025]进一步的,构建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重构算法,首先对光电池板阵列组件的工作
电压、工作电流等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利用步骤三计算得到照射光电池板的光强分布情况,并将其作为光强分布容差模型的输入,经过模型的误差分析判断,输出判别结果。进而提高光电池板光强分布判别的准确性,减少光电池阵列重构时开关调整的次数,给出光电池阵列最佳的配置方案。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7]1、采用非传统固定式光电池布设构型,使智能激光电池板在实际激光无线能量传输应用过程中,能够结合实际照射光斑能量分布进行适度构型重构,对获得最佳的稳定电功率输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0028]2、采用光电池阵列与智能控制处理单元一体化设计的方案,减小了激光能量接收端光电池板,由于光束抖动与光斑偏移造成光电转换效率下降的影响,对提高光电池板阵列整体光电转换效率具有实际意义。
[0029]3、本专利技术也可作为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接收端能量接收与到靶光斑能量分布的测量,对远场大功率激光光强分布进行评价。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激光光电池阵列组成图;
[003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激光光电池阵列开关矩阵结构图;
[003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可重构激光电池板组成框图;
[0033]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重构算法设计流程图;
[0034]其中:1、结构框;2、PCB基板;3、光电池片;4、传感器;5、信标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6]一种适用于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的智能可重构光电池板,包括:
[0037]步骤一、构建光电池阵列,如图1所示,所述光电池阵列包括光电池片3、传感器4、信标灯5、PCB基板2和结构框1;其中光电池片3选用对应激光波长响应的激光电池片3(800nm波段GaAs、1064nm波段InGaAs),光电池阵列由24片封装完成的单片光电池组成。传感器4包括光电探测器和温度传感器4,光电探测器选用PIN光电二极管,进行到靶激光探测;温度传感器4选用热敏电阻传感器4,进行光电池板的温度监测。信标灯5选用808nm波段LD,作为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发射端目标的识别与跟踪指示光。
[0038]所述步骤一中,光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的智能可重构光电池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构建光电池阵列,所述光电池阵列包括光电池片、传感器、信标灯、PCB基板和结构框;步骤二、构建智能可重构激光电池板,包括光电池板阵列、数据采集模块、开关矩阵和智能处理控制器,数据采集模块负责采集光电池阵列的光电池片和传感器的电压、电流信号,并将采集到的电池片和传感器的电压、电流信号传送给智能处理控制器进行处理;开关矩阵主要是根据智能处理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完成光电池阵列的重组;智能处理控制器通过采集模块采集的光电池阵列数据进行分析,利用阵列重构算法给出光电池阵列的串并联配置方案;步骤三、计算到靶激光电池板光强分布;步骤四、构建智能可重构控制算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的智能可重构光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光电池阵列由m
×
n片组成为圆形或方形,光电池进行标号为b11、b12、

bmn,传感器按照相同的规则进行标号为S1、S2、

Si。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的智能可重构光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根据光电池的等效电路,由基尔霍夫定律可得光电池满足关系式(1),其中I0二极管饱和电流,I为激光电池输出电流,U为激光电池输出电压,q为电子电荷常数,K为玻尔兹曼常数,A为二极管特性因子,T为热力学温度,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秀军徐红艳石德乐丰大强王凯明杜丙川周洪文孟昊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