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金属表面的电子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24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金属表面的电子标签,由顶盖、第一基材膜层、蚀刻线圈层、第二基材膜层、粘接胶层、底盒、吸波电屏蔽薄片、离型胶层、离型膜构成,所述第一基材膜层的顶面形成有蚀刻线圈层,所述第一基材膜层与第二基材膜层之间通过粘接胶层覆盖连接,所述蚀刻线圈层封闭在粘接胶层与第一基材膜层之间,所述底盒的中部形成有矩形腔,所述矩形腔的底壁通过粘接胶层粘附固定有吸波电屏蔽薄片,所述第一基材膜层的底面通过粘接胶层覆盖连接在吸波电屏蔽薄片的顶面,所述顶盖覆盖连接在底盒顶部,所述顶盖与底盒的边沿通过激光封边连接为一体,所述底盒的底壁覆盖连接有离型胶层,所述离型膜覆盖连接在离型胶层的底面。所述离型膜覆盖连接在离型胶层的底面。所述离型膜覆盖连接在离型胶层的底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金属表面的电子标签


[0001]本技术属于电子标签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金属表面的电子标签。

技术介绍

[0002]电子标签作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中的重要部分,广泛应用于门禁、物品溯源、防伪等领域,在很多的应用场景中,电子标签还需要贴覆在金属表面,但由于金属表面容易对电磁波进行反射,导致电磁辐射效率及方向均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贴覆在金属表面的电子标签常发生识别失效的情况,需重复多次识别,较为不便利,影响了电子标签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金属表面的电子标签,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本次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应用于金属表面的电子标签,由顶盖、第一基材膜层、蚀刻线圈层、第二基材膜层、粘接胶层、底盒、吸波电屏蔽薄片、离型胶层、离型膜构成,所述第一基材膜层的顶面形成有蚀刻线圈层,所述第一基材膜层与第二基材膜层之间通过粘接胶层覆盖连接,所述蚀刻线圈层封闭在粘接胶层与第一基材膜层之间,所述底盒的中部形成有矩形腔,所述矩形腔的底壁通过粘接胶层粘附固定有吸波电屏蔽薄片,所述第一基材膜层的底面通过粘接胶层覆盖连接在吸波电屏蔽薄片的顶面,所述顶盖覆盖连接在底盒顶部,所述顶盖与底盒的边沿通过激光封边连接为一体,所述底盒的底壁覆盖连接有离型胶层,所述离型膜覆盖连接在离型胶层的底面。
[0006]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基材膜层、第二基材膜层均为PET树脂膜,厚度均为0.2~ 0.25mm。
>[0007]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顶盖、底盒均为纳米陶瓷材质形成的成型体。
[0008]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离型胶层的离型面面向离型膜设置。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第一基材膜层、蚀刻线圈层、第二基材膜层构成电子标签,复合封闭在顶盖、吸波电屏蔽薄片、底盒之间,应用在实际时,撕开离型膜即可通过离型胶粘附在金属表面,在电子标签被读取器读取激活时,吸波电屏蔽薄片可屏蔽金属表面反射的电磁波,从而降低反射的电磁波辐射影响,从而保证电子标签的正常应用。
附图说明
[00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其中:1、顶盖;2、第一基材膜层;3、蚀刻线圈层;4、第二基材膜层;5、粘接胶层; 6、
底盒;7、吸波电屏蔽薄片;8、离型胶层;9、离型膜;10、矩形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16]一种应用于金属表面的电子标签,由顶盖1、第一基材膜层2、蚀刻线圈层3、第二基材膜层4、粘接胶层5、底盒6、吸波电屏蔽薄片7、离型胶层8、离型膜9构成,第一基材膜层2的顶面形成有蚀刻线圈层3,第一基材膜层2与第二基材膜层4之间通过粘接胶层5覆盖连接,蚀刻线圈层3封闭在粘接胶层5与第一基材膜层2之间,底盒6的中部形成有矩形腔10,矩形腔10的底壁通过粘接胶层5粘附固定有吸波电屏蔽薄片7,第一基材膜层2的底面通过粘接胶层5覆盖连接在吸波电屏蔽薄片7的顶面,顶盖1覆盖连接在底盒6顶部,顶盖1与底盒6的边沿通过激光封边连接为一体,底盒6的底壁覆盖连接有离型胶层8,离型膜9覆盖连接在离型胶层8的底面。
[0017]其中,第一基材膜层2、第二基材膜层4均为PET树脂膜,厚度均为0.2~0.25mm;顶盖1、底盒6均为纳米陶瓷材质形成的成型体,顶盖1、底盒6对电子标签的封闭设置,形成对电子标签的防护,使本技术作为硬质电子标签使用;的离型胶层8的离型面面向离型膜9设置。
[0018]第一基材膜层2、蚀刻线圈层3、第二基材膜层4构成电子标签,复合封闭在顶盖1、吸波电屏蔽薄片7、底盒6之间,应用在实际时,撕开离型膜9即可通过离型胶粘附在金属表面,在电子标签被读取器读取激活时,吸波电屏蔽薄片7可屏蔽金属表面反射的电磁波,从而降低反射的电磁波辐射影响,从而保证电子标签的正常应用。
[001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金属表面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由顶盖(1)、第一基材膜层(2)、蚀刻线圈层(3)、第二基材膜层(4)、粘接胶层(5)、底盒(6)、吸波电屏蔽薄片(7)、离型胶层(8)、离型膜(9)构成,所述第一基材膜层(2)的顶面形成有蚀刻线圈层(3),所述第一基材膜层(2)与第二基材膜层(4)之间通过粘接胶层(5)覆盖连接,所述蚀刻线圈层(3)封闭在粘接胶层(5)与第一基材膜层(2)之间,所述底盒(6)的中部形成有矩形腔(10),所述矩形腔(10)的底壁通过粘接胶层(5)粘附固定有吸波电屏蔽薄片(7),所述第一基材膜层(2)的底面通过粘接胶层(5)覆盖连接在吸波电屏蔽薄片(7)的顶面,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波冯钧伟谢周波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德聚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