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柔性RFID电子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86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标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柔性RFID电子标签,包括支架组件、固定组件、框体组件、标签组件和卡接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置于支架组件的一侧,所述框体组件置于支架组件的中部,所述标签组件置于框体组件的中部,所述卡接组件置于标签组件的两侧,所述卡接组件与标签组件卡接。在使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目前现有的电子标签容易因弯曲压力、高温和腐蚀等因素影响而从基材板上脱落,从而严重影响扫描设备对电子标签RFID内置信息的读取等问题。签RFID内置信息的读取等问题。签RFID内置信息的读取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柔性RFID电子标签


[0001]本技术涉及标签
,具体为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柔性RFID电子标签。

技术介绍

[0002]公开号为CN2036068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RFID柔性标签,该RFID柔性标签包括电路芯片、天线、基材板、电路芯片保护胶体和外封装,电路芯片与天线进行导电连接,天线设置在基材板上,电路芯片保护胶体覆盖于电路芯片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保护条和第二保护条,所述第一保护条设有开孔且覆盖于天线上,所述开孔暴露出电路芯片与天线的固定处,所述第二保护条覆盖开孔且设置于第一保护条的上侧。该RFID柔性标签采用点胶、第一保护条和第二保护条对电路芯片进行三重保护,同时标签的外封装采用柔性材料制作,从而使得RFID柔性标签具有承受外部压力、耐高温和防腐蚀等优势,提高了对RFID标签中储存信息的读取效率。
[0003]但是,目前现有的电子标签容易因弯曲压力、 高温和腐蚀等因素影响而从基材板上脱落,从而严重影响扫描设备对电子标签RFID内置信息的读取,本专利通过采用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柔性RFID电子标签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柔性RFID电子标签,用以解决目前现有的电子标签容易因弯曲压力、 高温和腐蚀等因素影响而从基材板上脱落,从而严重影响扫描设备对电子标签RFID内置信息的读取等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柔性RFID电子标签,包括支架组件、固定组件、框体组件、标签组件和卡接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置于支架组件的一侧,所述框体组件置于支架组件的中部,所述标签组件置于框体组件的中部,所述卡接组件置于标签组件的两侧,所述卡接组件与标签组件卡接,所述标签组件内设置有RFID电子标签本体。
[0007]进一步,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支撑连板、支撑侧板、支撑底板、铰座、转动块 ,所述支撑连板两端与支撑侧板顶部连接,所述支撑底板与支撑侧板底部连接,所述铰座和转动块对称置于支撑侧板两端,所述铰座和转动块与框体组件铰接。
[0008]进一步,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支撑连板、支撑侧板、支撑底板、铰座、转动块,所述支撑连板两端与支撑侧板顶部连接,所述支撑底板与支撑侧板底部,所述铰座和转动块对称置于支撑侧板两端,所述铰座和转动块与框体组件铰接。进一步,所述标签组件包括标签框和标牌,所述标牌置于标签框的中部。
[0009]进一步,所述框体组件包括标签壳和电源端,所述电源端置于标签壳的后端。
[0010]进一步,所述卡接组件包括两个卡接块,两个所述卡接块与标签组件卡接。
[0011]进一步,所述RFID电子标签本体为无源式电子标签,所述RFID电子标签本体的天线为石墨烯材料打印制作。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包括支架组件、固定组件、框体组件、标签组件和卡接组件,支架组件为该标签提供安装位置和支撑力,固定组件可以将该标签固定在其他地方,标签组件为柔性RFID组件,标签组件安装在框体组件上,提高了标签的安装牢固性和耐用性。支撑侧边分别和支撑连板支撑侧板连接,为该支架组件提供支撑力,铰座和转动块与框体组件铰接,提高了该标签多个方位的观察性,提高了展示效果。卡接块对标签组件进行卡接固定。
[0014]本技术较好地解决目前现有的电子标签容易因弯曲压力、 高温和腐蚀等因素影响而从基材板上脱落,从而严重影响扫描设备对电子标签RFID内置信息的读取等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柔性RFID电子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柔性RFID电子标签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0019]支架组件1;支撑连板101;支撑侧板102;支撑底板103;铰座104;转动块105;固定组件2;固定块201;固定旋钮202;框体组件3;标签壳301;电源端302;标签组件4;标签框401;标牌402;卡接组件5;卡接块5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一:
[0022]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它可以透过外部材料,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不仅可以识别高速运动物体而且可以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方便快捷。电子标签RFID便是在此技术基础上产生的。如图1

3所示,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柔性RFID电子标签,包括支架组件1、固定组件2、框体组件3、标签组件4和卡接组件5,固定组件2置于支架组件1的一侧,框体组件3置于支架组件1的中部,标签组件4置于框体组件3的中部,卡接组件5置于标签组件4的两侧,卡接组件5与标签组件4卡接,标签组件4内设置有RFID电子标签本体,所述RFID电子标签本体为无源式电子标签,所述RFID电子标签本体的天线为石墨烯材料打印制作。
[0023]本技术包括支架组件1、固定组件2、框体组件3、标签组件4和卡接组件5,支架组件1为该标签提供安装位置和支撑力,固定组件2可以将该标签固定在其他地方,标签组件4为柔性RFID组件,标签组件4安装在框体组件3上,提高了标签的安装牢固性和耐用性。
[0024]支架组件1包括支撑连板101、支撑侧板102、支撑底板103、铰座104、转动块105,支撑连板101两端与支撑侧板102顶部连接,支撑底板103与支撑侧板102底部连接,铰座104和转动块105对称置于支撑侧板102两端,铰座104和转动块105与框体组件3铰接。
[0025]支撑侧边102分别和支撑连板101支撑侧板102连接,为该支架组件1提供支撑力,
铰座104和转动块105与框体组件3铰接,提高了该标签多个方位的观察性,提高了展示效果。
[0026]实施例二:
[0027]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它可以透过外部材料, 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不仅可以识别高速运动物体而且可以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方便快捷。电子标签RFID便是在此技术基础上产生的。如图1

3所示,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柔性RFID电子标签,包括支架组件1、固定组件2、框体组件3、标签组件4和卡接组件5,固定组件2置于支架组件1的一侧,框体组件3置于支架组件1的中部,标签组件4置于框体组件3的中部,卡接组件5置于标签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柔性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组件(1)、固定组件(2)、框体组件(3)、标签组件(4)和卡接组件(5),所述固定组件(2)置于支架组件(1)的一侧,所述框体组件(3)置于支架组件(1)的中部,所述标签组件(4)置于框体组件(3)的中部,所述卡接组件(5)置于标签组件(4)的两侧,所述卡接组件(5)与标签组件(4)卡接,所述标签组件(4)内设置有RFID电子标签本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柔性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1)包括支撑连板(101)、支撑侧板(102)、支撑底板(103)、铰座(104)和转动块(105),所述支撑连板(101)两端与支撑侧板(102)顶部连接,所述支撑底板(103)与支撑侧板(102)底部连接,所述铰座(104)和转动块(105)对称置于支撑侧板(102)两端,所述铰座(104)和转动块(105)与框体组件(3)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柔性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禹魏洪标亓秀昌李健冷金凤尚伟华贠榕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冠智能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