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824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1
本申请涉及养殖水循环系统,其包括:鱼池、遮光结构、过滤池、水处理装置、水泵、排污管、排水管以及进水管;遮光结构设置在鱼池的顶部,遮光结构与鱼池的顶部内壁贴合且可拆卸连接;水泵设置在鱼池底部,水泵位于鱼池的进水口与进水管之间的管路上,水泵用于将经过过滤池过滤后以及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养殖水排入鱼池内;排污管的一端设置在鱼池的出水口,排污管的另一端连接过滤池的进水口;排水管的一端设置在过滤池的出水口,排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进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水处理装置的出水口,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鱼池的进水口。有效减少了养殖的浪费。口。有效减少了养殖的浪费。口。有效减少了养殖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水循环系统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水产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养殖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大刺鳅为我国珍贵动物之一,大刺鳅养殖的地方要求环境安静、阴凉以及空清新等,养殖池为土池或者水泥池,养殖池要有独立的进排水管和增氧设备。
[0003]目前水产养殖多采用在封闭池塘养殖,这样便于控制池塘内的水质、水温和含氧量等水环境因素。水养殖选择加工饲料喂食,这样可以提高养殖产率。由于封闭池塘的水不能流动,池塘内会沉淀饲料和水产品的排泄物,这些废物会在水中发霉,池塘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现有技术中人工养殖大刺鳅设施复杂,成本投入较高,由于养殖大刺鳅需要经常更换养殖水,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养殖水循环系统,用于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0005]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养殖水循环系统,包括:鱼池、遮光结构、过滤池、水处理装置、水泵、排污管、排水管以及进水管;
[0006]所述遮光结构设置在所述鱼池的顶部,所述遮光结构与所述鱼池的顶部内壁贴合且可拆卸连接;
[0007]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鱼池底部,所述水泵位于所述鱼池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水泵用于将经过所述过滤池过滤后以及所述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养殖水排入所述鱼池内;
[0008]所述排污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鱼池的出水口,所述排污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过滤池的进水口;
[0009]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过滤池的出水口,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
[0010]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水处理装置的出水口,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鱼池的进水口。
[0011]可选的,所述排污管包括水平水管以及竖直水管,所述水平水管与所述竖直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鱼池的出水口,所述竖直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水平水管的另一端,所述竖直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过滤池。
[0012]可选的,所述排污管设置有变径管,所述变径管用于开拓排污支流。
[0013]可选的,所述遮光结构为聚乙烯材料的可折叠遮光布。
[0014]可选的,所述遮光结构设置有卡环,所述遮光结构通过将所述卡环扣在所述鱼池的顶部四周与所述鱼池固定连接。
[0015]可选的,所述水处理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鱼池进水口之间设置有调节水量的调节阀。
[0016]可选的,所述过滤池的出水口处设置有水质检测设备,所述用于检测所述过滤池过滤后的水酸碱性的PH值。
[0017]可选的,所述进水管、排水管以及所述排污管的管道材料为为PVC管材料。
[0018]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0019]本申请中,设置了鱼池、遮光结构、过滤池、水处理装置、水泵、进水管、排水管以及排污管,其中遮光结构设置在鱼池的顶部与鱼池的顶部内壁贴合且可拆卸连接,水泵设置在鱼池的底部,水泵位于鱼池的进水口与进水管之间的管路上,水泵用于将经过过滤池过滤后以及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养殖水排入鱼池内,排污管的一端设置在鱼池的出水口,排污管的另一端设连接过滤池的进随口,排水管的一端设置在过滤池的出水口,排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进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水处理装置的出水口,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鱼池的进水口,当水循环系统启动时,从鱼池中排出的污水从排污管排出进入过滤池,经过过滤池的过滤后从排水管进入水处理装置,通过水处理装置对过滤后的水进行进一步一级毛刷层、二级火山石层以及三级紫外线层处理后保证循环水无害化通过进水管排入鱼池内,实现了整个大刺鳅养殖的水循环,有效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养殖水循环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养殖水循环系统的遮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养殖水循环系统,用于减少养殖水资源的浪费。
[0023]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至图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养殖水循环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0025]鱼池1、遮光结构2、过滤池3、水处理装置4、水泵5、排污管6、排水管7以及进水管8,遮光结构2设置在鱼池1的顶部,遮光结构2与鱼池1的顶部内壁贴合且可拆卸连接,水泵5设置在鱼池1底部,水泵位于鱼池1的进水口与进水管6之间的管路上,水泵5用于将经过过滤池3过滤后的以及水处理装置4处理后的养殖水排入鱼池内。具体的水管连接为:排污管7的一端设置在鱼池1的出水口,排污管6的另一端连接过滤池3的进水口,排水管7的一端设置在过滤池3的出水口,另一端连接水处理装置4的进水口,进水管8的一端设置在水处理装置4的出水口,另一端连接鱼池1的进水口,通过排污管6、排水管7以及进水管8的连接鱼池1、过滤池3以及水处理装置4,将从鱼池1内排出的废水进行生态过滤,进行水生生物处理后的过滤水再排入水处理装置进行三级过滤后,最后将养殖水循环再利用。
[0026]本实施例中养殖水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大刺鳅养殖鱼池内的尾水中含有大量的死亡有机体、鱼类的排泄物以及残存饵料的分解物,鱼池1中的废水从排污管6排入到过滤池3内,其中排污管6与地面的高度可以根据排水量设置,过滤池3内种植藻类植物例如轮叶
黑藻等,藻类植物利用自身功能对水体进行净化,废水经过植物净化后可能还会存在一些颗粒较小的胶态物质不容易溶解也不会沉淀,这些颗粒物质不利于大刺鳅的生长,因此可以通过水处理装置4通过一级毛刷层、二级火山石层以及三级紫外线灯层进行再次处理,此处水处理设备可以根据鱼池需求的水质量要求设置,其中毛刷层的毛刷又称弹性生物填料,毛刷的作用是可以使得环境中的气、水与生物膜获得充分的接触和交换,微生物膜均匀的镶嵌在每一根毛刷上,可以有效达到净化水资源,火山石可以有效稳定鱼苗养殖水质,增加水体硬度,进一步提升鱼苗的存活率,另外紫外线层可以利用紫外线照射养殖水使得水体中的微生物失去活性,达到消毒和净化水质的目的。经过二次净化处理后的养殖水进入进水管8通过水泵5将养殖水抽入鱼池内。
[0027]可选的,排污管6包括水平水管以及竖直水管,水平水管与竖直水管固定连接,其中水平水管穿设鱼池1,竖直水管连接过滤池3,通过调节水平水管来调节排污管6余地面的高度,以此来控制排水速度。竖直水管连接有变径管,本实施例中的过滤池3可以设置多个过滤池3对废水进行过滤,因此设置变径管可以将废水排入多个过滤池中,并且可更改水管大小调节水量。另外,排污管6、排水管7以及进水管8的水管均采用PVC管材料,使用方便,并且生产成本低。
[0028]可选的,遮光结构2位聚乙烯材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鱼池、遮光结构、过滤池、水处理装置、水泵、排污管、排水管以及进水管;所述遮光结构设置在所述鱼池的顶部,所述遮光结构与所述鱼池的顶部内壁贴合且可拆卸连接;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鱼池底部,所述水泵位于所述鱼池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水泵用于将经过所述过滤池过滤后以及所述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养殖水排入所述鱼池内;所述排污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鱼池的出水口,所述排污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过滤池的进水口;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过滤池的出水口,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水处理装置的出水口,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鱼池的进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包括水平水管以及竖直水管,所述水平水管与所述竖直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鱼池的出水口,所述竖直水管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博李青唐章生王大鹏张永德杜雪松卢勇宋贺男蒙瑛谈馨赍黄美芹陆毅吴昊奚学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快车道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