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数字化智能实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19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数字化智能实验台,属于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上表面与面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柜体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面板的上表面与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该新型数字化智能实验台,通过设置闭合块、通孔、偏转板和定位滑件,使其对桌面擦拭的过程中粉末的试验原料通过通孔掉落到传送带的表面,随即传送带表面的杂物被下方的刮板汇聚到回收盒内部即可,使用完毕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断电,使其复位弹簧将定位滑件和偏转轴复位即可,这种方式能够实现通孔闭合时能够与桌面齐平,同时清理时较小的通孔能够将试验产生的废料直接清理,使其实现了随时的清洁与回收,使其操作简单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数字化智能实验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试验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数字化智能实验台。

技术介绍

[0002]实验台是医院、学校、化工厂、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进行实验检测及存放仪器所使用的台子。按照摆放的位置分为:中央实验台、边实验台、转角台;按照材质分为:全钢实验台,钢木实验台,全木实验台,PP实验台、铝木实验台,实验台是实验室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各种材质的试验台让各个实验室变的高端精密。而随着实验室的技术完善,选择构造精密的实验台是必然趋势。目前实验台多采用全钢结构,目前12.7毫米的进口实芯理化板实验台面因其耐腐蚀高温,清洁方便受到了实验室的青睐。
[0003]作为目前各领域的试验台使用而言,其用途有着多样化,然而不管何种领域所使用的试验台而言,在试验结束后对其桌面还原并清洁的步骤,是试验最后的必要环节,针对于目前的试验台而言,其表面可能进行着液体、粉末和固体以及电子机械等试验进行,使其桌面会存在较多的污染物和难以清理的粉末状试验原料,在结束后对其清理困难,作为所有试验的统一需求而言,如何实现试验中以及试验结束的随时智能化自动清洁,是保障试验更为方便进行的重要辅助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数字化智能实验台,解决了作为所有试验的统一需求而言,如何实现试验中以及试验结束的随时智能化自动清洁,是保障试验更为方便进行的重要辅助措施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数字化智能实验台,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上表面与面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柜体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面板的上表面与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柜体的内壁设置有传送带,所述面板的下表面通过若干个轴承座卡接有若干个偏转轴,所述偏转轴的表面套接有若干个偏转板,所述偏转板的正面和背面与两个扭簧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扭簧的另一端与偏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
[0006]所述偏转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闭合块,所述偏转轴背面的一端滑动连连接在定位滑件的内壁,位于左侧定位滑件的左侧面与第一电磁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滑件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左端通过连接板与面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左侧设置的定位板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铁,所述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表面通过滑套滑动连接在导轨的表面。
[0007]所述立柱的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大臂,所述大臂的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
小臂,所述小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密管,所述气密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板,所述旋板的内壁与气密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旋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气密滑杆,所述气密滑杆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夹持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气密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表面通过旋转件活动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的表面螺纹连接在气密管的一端。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闭合块的表面与面板上表面开设的通孔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偏转轴背面的一端呈弯折状设置。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偏转轴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若干个定位滑件的相对面均通过连接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面板的下表面。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架板的表面与面板的上表面通过轴承卡接有同一个万向支架,所述万向支架的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传送带的输入端电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传送带的下表面与刮板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刮板的表面固定连接在柜体内壁的右侧面,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撑脚,所述刮板呈弧形设置。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柜体的内壁设置有回收盒和若干个置物盒,所述柜体的内壁设置有隔板。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导轨由三个呈三点位置分布的滑杆组成,所述立柱表面设置的滑套位于最上方滑杆的表面,所述滑套表面设置有定位螺钉,所述大臂、小臂和旋板的销轴连接位置均设置有紧固螺钉。
[0014](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新型数字化智能实验台,通过设置闭合块、通孔、面板、传送带、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偏转轴、偏转板和定位滑件,在使用时随着清理的需要,通过控制面板启动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随即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实现相互通电并吸附,同时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吸附过程中,通过拉动若干个定位滑件和连接条向左同步横向位移,使其定位滑件向左移动时,其偏转轴滑动在定位滑件的内壁并出现一定角度的偏转,随即偏转轴偏转时失去对扭簧的旋转扭力,使其偏转板失去扭簧的压力后开始与通孔内壁脱离,同步的使其面板表面的若干个通孔同步开始连通,使其对桌面擦拭的过程中粉末的试验原料通过通孔掉落到传送带的表面,随即需要时启动传送带,随即传送带表面的杂物被下方的刮板汇聚到回收盒内部即可,使用完毕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断电,使其复位弹簧将定位滑件和偏转轴复位即可,这种方式能够实现通孔闭合时能够与桌面齐平,同时清理时较小的通孔能够将试验产生的废料直接清理,使其实现了随时的清洁与回收,使其操作简单方便。
[0015]2、该新型数字化智能实验台,通过设置导轨、滑座、立柱、大臂、小臂、旋板、气密管、气密滑杆和夹持组件,针对于试验过程中的大量物体需要大量的工具放置和固定到合适的位置,通过采用滑座在滑轨的表面活动到合适的位置,随即通过紧固螺钉将立柱、大臂和小臂固定到合适的角度,使其旋板处于需要的位置和高度,随即将试管等物体放置到夹
持组件位置,通过转动螺钉,使其螺钉转动时带动活塞移动,活塞移动时通过气密管内部的油液带动气密滑杆移动,使其夹持组件完成夹持即可,这种方式在多个配合的状态下,能够对试验过程中多个器皿进行辅助固定,使其使用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柜体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仰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扭杆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闭合块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滑座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小臂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旋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柜体、2面板、3底板、4架板、5传送带、6刮板、7回收盒、8置物盒、9轴承座、10偏转轴、11偏转板、12闭合块、13扭簧、14定位滑件、15连接条、16导向套、17第一电磁铁、18第二电磁铁、19复位弹簧、20万向支架、21控制面板、22导轨、23滑座、24立柱、25大臂、26小臂、27旋板、28气密管、29气密滑杆、30夹持组件、31活塞、32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数字化智能实验台,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上表面与面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柜体(1)的下表面与底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面板(2)的上表面与架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柜体(1)的内壁设置有传送带(5),所述面板(2)的下表面通过若干个轴承座(9)卡接有若干个偏转轴(10),所述偏转轴(10)的表面套接有若干个偏转板(11),所述偏转板(11)的正面和背面与两个扭簧(13)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扭簧(13)的另一端与偏转轴(10)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偏转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闭合块(12),所述偏转轴(10)背面的一端滑动连连接在定位滑件(14)的内壁,位于左侧定位滑件(14)的左侧面与第一电磁铁(1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滑件(1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9),所述复位弹簧(19)的左端通过连接板与面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9)左侧设置的定位板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铁(18),所述架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导轨(22),所述导轨(2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座(23),所述滑座(23)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立柱(24),所述立柱(24)的表面通过滑套滑动连接在导轨(22)的表面;所述立柱(24)的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大臂(25),所述大臂(25)的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小臂(26),所述小臂(2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密管(28),所述气密管(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板(27),所述旋板(27)的内壁与气密管(28)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旋板(2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气密滑杆(29),所述气密滑杆(29)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夹持组件(30)活动连接,所述气密管(2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31),所述活塞(31)的表面通过旋转件活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董如军张少曦张珍
申请(专利权)人:天长市万宏实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