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动脉瘤治疗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807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动脉瘤治疗的装置,包括:一导管,具有一沿其长度布置的容纳腔,所述导管具有近端、远端;一连接座,与所述导管近端连接,所述连接座设有一进料孔,该进料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一发光件,布置于所述导管远端;一光源接头,与所述发光件连接;一显影材料,设置在所述导管的远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光源接头与外部光源或光源发生器连接,经过发光件发出光,对水凝胶进行固化,提高固化效率。提高固化效率。提高固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动脉瘤治疗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脉瘤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动脉瘤治疗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病变,导致脑血管瘤状突起所致。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较高,死亡率高达50%。因此,对动脉瘤的早期治疗尤为重要。治疗方法主要有血管内栓塞和手术夹闭。
[0003]1995年美国FDA批准了弹簧圈用于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手术由于创伤小、预后好已经逐步替代开颅夹闭手术,成为颅内动脉瘤最重要的治疗方式。最初采用可脱性球囊及游离弹簧圈来栓塞动脉瘤,因其适应性差,易引起动脉瘤破裂或意外栓塞,故主要用于栓塞一些无法手术夹闭的动脉瘤。可脱卸弹簧圈的应用,使动脉瘤的栓塞有了很大的发展,栓塞指征不断扩大,疗效明显提高。近来研制的铂弹簧圈(如DCS)较以前更加柔软、顺应性提高,安全更加保障,可以预见随着栓塞材料的性能越来越优越,将有更多的脑动脉瘤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一般来说,只要患者情况允许,原则上可脱卸弹簧圈适用于一切插管可到位的囊性动脉瘤。尤其对破裂早期的动脉瘤,因病情重,手术困难者,栓塞更显示其独特的优势。弹簧圈填塞动脉瘤的治疗机制也逐渐被阐明:弹簧圈填塞进瘤囊,阻滞瘤囊内血流,使之血栓形成,进而血栓机化、瘤颈再内膜化,达到治愈动脉瘤目的。基于此,提出了“生物弹簧圈”的概念:通过在铂金弹簧圈表面附加涂层来增大金属丝体积、扩大表面积、刺激血栓形成。或通过在弹簧圈一级圈丝之间夹带纤维丝即所谓的“纤毛”弹簧囤,纤毛可以增加表面积、形成网格提高弹簧圈致血栓形成性能,美国EV3公司的聚乙丙交酯生物弹簧圈即属此类。
[0004]弹簧圈作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之一,已有多年历史,并且成为如今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案。尽管技术越来越成熟,但是弹簧圈依旧存在很多不足,甚至致命不足。如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这主要是由于金属的弹簧圈仍然是具有一定的刚度,特别是当操作不当,弹簧圈在微导管尖端出头时,直接指向动脉瘤壁。弹簧圈突出或逃逸,主要是由于金属弹簧圈的规格选择不当以及无法实现之谜栓塞引起的。弹簧圈解旋,主要是由于金属螺旋结构,在弹簧圈位置调整的时候会相互影响造成解旋。另一个劣势在于,传统的金属弹簧圈栓塞,需要多个弹簧圈共同使用,每个弹簧圈解脱后,将输送机构撤出体外后,再部署新的弹簧圈到位,当动脉瘤体积较大,使用数量较多时,会造成介入手术时间显著延长。
[0005]鉴于以上原因,水凝胶栓塞是一种很好的替代选择,水凝胶材料柔软,固化前呈流体,操作时不会对瘤体造成损伤,在充分填充瘤体的同时,还能够实现连续栓塞,栓塞效率高,时间短。
[0006]在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11244785.2中公开了一种动脉瘤治疗系统,包括:输送装置和水凝胶体系,其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用于在病灶位点注入所述水凝胶体系的内部注入导管,输送所述内部注入导管的外部输送导管,以及用于将所述内部输送导管和所述外
部输送导管引导到所述病灶位点的导线;所述水凝胶体系包括在混合时将会生成水凝胶的至少两种水凝胶生成剂。该技术方案在通入水凝胶后,固化效率低。鉴于此,故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方面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动脉瘤治疗的装置。
[0008]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动脉瘤治疗的装置,包括:
[0009]一导管,具有一沿其长度布置的容纳腔,所述导管具有近端、远端;
[0010]一连接座,与所述导管近端连接,所述连接座设有一进料孔,该进料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0011]一发光件,布置于所述导管远端;
[0012]一光源接头,与所述发光件连接;
[0013]一显影材料,设置在所述导管的远端。
[0014]优选地,所述导管自内向外依次包括内衬层、增强层、外层。
[0015]优选地,所述增强层的材质为不锈钢、镍钛、钴铬合金之一或几种组合。
[0016]优选地,所述增强层呈螺旋状缠绕在所述内衬层上;或者所述增强层呈编织状套设在所述内衬层上。
[0017]优选地,所述外层的硬度自所述导管的近端向所述导管的远端逐渐减小。
[0018]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加强丝,该加强丝位于所述内衬层和所述增强层之间,且靠近所述导管的远端。
[0019]优选地,所述显影材料为显影环,位于所述外层的内侧。
[0020]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0021]一光纤,所述光纤的一端与所述光源接头连接,另一端深入所述外层内,且与所述发光件连接。
[0022]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保护件,该保护件设置在所述导管的近端。
[0023]优选地,所述保护件由弹性件制成。
[0024]优选地,所述发光件位于所述内衬层内;或者所述发光件位于所述内衬层和所述外层之间,所述内衬层由透光材料制成。
[0025]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个方面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26]在将导管推送中动脉瘤内时,通过进料孔通入水凝胶等。
[0027]将光源接头与外部光源或光源发生器连接,经过发光件发出光,对水凝胶进行固化,提高固化效率。
[0028]可以利用紫外光、可见光等。比如,可以利用紫外光发生器与光源接头连接,利用紫外光固化水凝胶,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导管部分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模拟使用时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开始向头部的动脉瘤内注入水凝胶时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注入完成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的结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和“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成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6]参照图1

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动脉瘤治疗的装置,包括:
[0037]一导管4,具有一沿其长度布置的容纳腔,所述导管4具有近端、远端。
[0038]一连接座1,与所述导管4近端连接,所述连接座1设有一进料孔101,该进料孔101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0039]一发光件403,布置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动脉瘤治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导管,具有一沿其长度布置的容纳腔,所述导管具有近端、远端;一连接座,与所述导管近端连接,所述连接座设有一进料孔,该进料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一发光件,布置于所述导管远端;一光源接头,与所述发光件连接;一显影材料,设置在所述导管的远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脉瘤治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自内向外依次包括内衬层、增强层、外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动脉瘤治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的材质为不锈钢、镍钛、钴铬合金之一或几种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动脉瘤治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呈螺旋状缠绕在所述内衬层上;或者所述增强层呈编织状套设在所述内衬层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动脉瘤治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的硬度自所述导管的近端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冬伟李峥金飞龙周凯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