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发送系统及其输出管道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804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气动发送系统及气动发送系统的输出管道,其中气动发送系统包括发送组件,所述发送组件的第一连接口连接供气管路,其第二连接口连接输出管道,所述输出管道包括连通的提升区管道及平缓区管道,它们的衔接区域为弧形,所述平缓区管道的内径大于所述提升区管道的内径。本方案的气动输送系统,通过对输出管道的不同段的管径的设计,使平缓区管道的内径大于提升区管道的内径,因此在相同的供气量时,通过增加平缓区管道的截面积,能够有效地减小气流对采血管施加的推力,从而避免采血管在平缓区管道的输送速度不会过快导致样本破坏。致样本破坏。致样本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发送系统及其输出管道


[0001]本技术涉及气动输送
,尤其是气动发送系统及其输出管道。

技术介绍

[0002]在采血管输送时,一种可行的方式是气动输送,气动输送时需要先将采血管放置到一发送通道内,然后通过与该发送通道连通的供气管路及输出管路来将采血管输送到相应的检测科室。
[0003]常规的输出管路包括抬升区管道及平缓区管道,它们的管径是相同的,在输送时,供气管路供应的气流量是不变的。
[0004]由于采血管在抬升区管道处输送时,需要相对较大的气流量以实现向上输送,但是在平缓区管道输送时,采血管所需克服的阻力大大减小,在相同管径和相同气流量的条件下,采血管的输送速度会加快超过一定的阈值,而当速度超过阈值时,采血管内的血样会发生异常,例如出现溶血现象,极大地影响了样本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气动发送系统及其输出管道。
[0006]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气动发送系统,包括发送组件,所述发送组件的第一连接口连接供气管路,其第二连接口连接输出管道,所述输出管道包括连通的提升区管道及平缓区管道,它们的衔接区域为弧形,所述平缓区管道的内径大于所述提升区管道的内径。
[0008]优选的,所述的气动发送系统中,所述供气管路还包括与所述平缓区管道连通的下落区管道,它们的衔接区域为弧形。
[0009]优选的,所述的气动发送系统中,所述下落区管道是竖直的,且其上形成有一组泄气孔。
[0010]优选的,所述的气动发送系统中,所述泄气孔的孔径在3

5mm,数量在10

20个之间。
[0011]优选的,所述的气动发送系统中,输送对象在所述平缓区管道中时所述供气管路的供气流量小于输送对象在所述提升区管道中时所述供气管路的供气流量。
[0012]优选的,所述的气动发送系统中,所述供气管路包括气流生成装置及与其出气口连通的两条并联的供气支路,所述供气支路包括管道及管道上前后设置的流量控制器及电磁阀,所述输出管道上设置有用于确定输送对象完整进入所述平缓区管道中的第一关断触发传感器,所述第一关断触发传感器及电磁阀连接控制系统。
[0013]优选的,所述的气动发送系统中,所述发送组件为至少2个,每个发送组件的一个连接口连接一输出管道,多个发送组件的另一个连接口连接同一供气管路。
[0014]优选的,所述的气动发送系统中,所述发送组件的进料端连接供料机构。
[0015]气动发送系统的输出管道,包括连通的提升区管道及平缓区管道,它们的衔接区域是弧形的,所述提升区管道的直径小于所述平缓区管道的直径。
[0016]优选的,所述的气动发送系统的输出管道中,其上设置有用于确定输送对象完整进入所述平缓区管道中的第一关断触发传感器。
[0017]优选的,所述的气动发送系统的输出管道中,所述平缓区管道的输出端与下落区管道连通,所述下落区管道是竖直的,且其上形成有泄气孔。
[001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0019]本方案的气动输送系统,通过对输出管道的不同段的管径的设计,使平缓区管道的内径大于提升区管道的内径,因此在相同的供气量时,通过增加平缓区管道的截面积,能够有效地减小气流对采血管施加的推力,从而避免采血管在平缓区管道的输送速度不会过快导致样本破坏,有效保证了试样的安全性。
[0020]结合供气管路的设计,根据传感器确定地输送对象在输送管道的不同管段来控制供气流量,能够有效地保证输送对象输送速度的变化尽量小以及使物品在平缓区管道及下落区管道的输送速度不会过快,以减小对样本的冲击。
[0021]进一步,在下落区管道处开设有泄气孔,可以有效地实现气流外泄,避免气流对下降的输送对象施加额外的推力造成速度过大的问题。
[0022]在输出管道上设置传感器可以计算输出管道中输出的输送对象的数量,增加了计数功能,且可以根据分配机构的分配数据进行验证,有利于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避免出现遗漏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3]图 1 是本专利技术的输送对象分配装置的第一视角立体图(图中隐去了外壳及料槽的部分挡板结构)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输送对象分配装置的第二视角立体图(图中隐去了外壳、料仓的部分挡板及第一安装板);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输送对象分配装置中分配机构与发送组件的第一视角立体图(图中仅显示了一个发送组件的电机);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分配机构中的块体的立体图;
[0027]图5是图4的端视图;
[0028]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分配机构中的限位件的立体图;
[0029]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输送对象分配装置中分配机构与发送组件的第二视角立体图(图中仅显示了一个发送组件的电机);
[0030]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气动发送系统中发送组件与供气管路及输出管道连接的示意图;
[0031]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气动发送系统中发送组件连接的输出管道具有下落区管道的示意图;
[0032]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气动发送系统的立体图(图中仅显示了部分输出管道及供气管路的部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0034]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00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揭示的输送对象分配装置进行阐述,如附图1、附图2所示,其包括端面具有进口的料仓100、上料件200、缓冲存储件300和发送组件400,所述料仓100、上料件200及缓冲存储件300和发送组件400的具体结构与申请号为202021337054.4 、公告号为CN212531516U、名称为《一种采血管传输发送机》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的结构一致。当然除了上述的料仓100、上料件200、缓冲存储件300和发送组件400的结构,本方案还具有上述专利的外壳、进料口等结构。
[0036]相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一大创新性改进在于:如附图1、附图2所示,使所述缓冲存储件300通过一分配机构500连接至少两个所述发送组件400,所述分配机构500包括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气动发送系统,包括发送组件,所述发送组件的一连接口连接供气管路,其另一连接口连接输出管道,所述输出管道包括连通的提升区管道及平缓区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缓区管道的内径大于所述提升区管道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管路还包括与所述平缓区管道连通的下落区管道,所述下落区管道是竖直的,且其上形成有一组泄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气孔的孔径在3

5mm,数量在10

20个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输送对象在所述平缓区管道中时所述供气管路的供气流量小于输送对象在所述提升区管道中时所述供气管路的供气流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动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管路包括气流生成装置及与其出气口连通的两条并联的供气支路,所述供气支路包括管道及管道上前后设置的流量控制器及电磁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振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小甘草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