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劈装置及风场模拟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8020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尖劈装置及风场模拟系统,包括底板、固定连接在底板上的固定板以及与所述固定板活动铰接的迎风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迎风板之间的夹角可变,以使得所述迎风板的迎风宽度可变,所述迎风宽度为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迎风板外缘的水平长度,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个插孔,所述迎风板上装设有能够与所述插孔择一插接配合的锁销。如此设置,锁销分别与不同位置的插孔配合,使所述迎风板具有不同的迎风宽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尖劈装置及风场模拟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洞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尖劈装置及风场模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风洞试验逐渐成为开展大气边界层风工程研究的重要手段,在风洞中如何正确复现大气边界层的流动特性,准确获取相应平均风速剖面,直接影响风洞试验结果的精确性和有效性。目前大气边界层湍流的风洞模拟技术主要可分为主动湍流模拟技术和被动湍流模拟技术两大类,尖劈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简便且易生成平均风速剖面等优点,是最常用的被动模拟装置之一,利用尖劈作为湍流涡发生器的被动湍流模拟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风洞试验。通过不断发展以尖劈为主的被动湍流模拟技术,一系列经验公式应运而生,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就是Irwin等基于对尖劈阻力和动量积分分析后得出的等腰三角形尖劈设计经验公式。尖劈利用其迎风板的分离流产生湍流涡,迎风宽度决定了涡的大小以及湍流脉动强度,其底部迎风宽度越宽,湍流强度越大,迎风板阻塞比沿垂向高度递减可以模拟出近似指数函数的风速剖面。
[0003]目前通常是在风洞试验前基于经验公式和数值模拟计算尖劈的设计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尖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的固定板(2)以及与所述固定板(2)活动铰接的迎风板(3),所述固定板(2)与所述迎风板(3)之间的夹角可变,以使得所述迎风板(3)的迎风宽度可变,所述迎风宽度为所述固定板(2)与所述迎风板(3)外缘的水平长度,所述底板(1)上设有若干个插孔(11),所述迎风板(3)上装设有能够与所述插孔(11)择一插接配合的锁销(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销(4)包括固定于所述迎风板(3)上的基座(41)及与所述基座(41)配合的锁芯(42),所述基座(41)设有收容所述锁芯(42)的通孔(410),所述锁芯(42)包括在第一方向上横向延伸的基部(421)和在第二方向上纵长延伸的杆部(422),所述基部(421)能够搭接于所述基座(41)上,所述杆部(422)活动收容于所述通孔(410)内且能够插入其中一个所述插孔(11)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板(3)包括第一迎风板(31)和第二迎风板(32),所述第一迎风板(31)和第二迎风板(32)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2)相反的两侧面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尖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合页(5),所述固定板(2)与所述第一迎风板(31)之间以及所述固定板(2)与所述第二迎风板(32)之间均通过所述合页(5)实现铰接,每一个所述合页(5)具有与所述底板(1)垂直的转轴即铰接线(50),所述插孔(11)在所述固定板(2)的两侧均匀且对称分布,所述固定板(2)每一侧的所述插孔(11)在所述底板(1)上的排列轨迹均是圆弧,所述圆弧的圆心是各自对应的所述合页(5)的铰接线(50)在所述底板(1)上的投影。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板(3)设有上下堆叠设置的至少两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震礁佘昊陶华张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