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涨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014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涨闸,涨闸由两个刹车块和一个撑开机构构成,在两个刹车块的中部均沿半径方向设置滑槽,在闸盒对应滑槽处设置支撑柱,两个刹车块的滑槽分别套接在各自的支撑柱上;撑开机构由两个撑开板和一个拉线板构成,在两个刹车块的两个接触端分别设置一根拉簧,拉动拉线板的接线端使拉线板旋转,两根撑开柱分别带动各自连接的撑开板,两块撑开板的撑开角通过挤压分别顶开各自对应的两个刹车块的接触端,使得两个刹车块同时以刹车片的弧形面与闸圈接触刹车。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涨闸内的有限空间安装撑开机构,在几乎不改变原有部件的情况下,使刹车块的刹车部分面接触,刹车灵敏,磨损均匀,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车涨闸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闸,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涨闸。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三轮车很多采用抱闸用于刹车。现有的抱闸结构包含闸盒、安装在闸盒内的闸圈和固定连接于车轮轴上的闸盘。闸圈是由一根钢带弯曲成的圆圈,两端向外的弯折直端部连接弹簧。这种抱闸过硬,闸圈磨损快,刹车力度不够。因此,在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上主要采用涨闸,涨闸的刹车块由两个半圆组成,两个半圆一端铰接,另一端为涨开端,在涨开端设置有涨开块,涨开块同轴连接外部拉线杆,刹车片为小于150度的弧形块,安装在刹车块上,当涨开块动作时,涨闸的两个半圆以其铰接端的轴为中心点,以另一端为开放端向两侧张开,此时刹车块(闸皮)与闸圈(闸盘)挤压实现刹车,这种刹车的结构,很容易导致偏磨而使得刹车块损耗过快,并且,由于接触部分并不是刹车块的弧形面与闸圈的圆弧面的面接触,而是部分接触,刹车的效果并不理想,在刹车过程中,需要用力捏闸;而且,长时间使用容易锈死或刹车失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给出了一种刹车灵敏,使用寿命长的自行车涨闸。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自行车涨闸,闸盒、闸圈和涨闸,所述闸圈安装在轴上,闸盒安装在车体上,涨闸安装在闸盒和闸圈构成的空间内;所述涨闸由两个刹车块和一个撑开机构构成,在两个刹车块的中部均沿半径方向设置滑槽,在闸盒对应滑槽处设置支撑柱,两个刹车块的滑槽分别套接在各自的支撑柱上;所述撑开机构由两个撑开板和一个拉线板构成,其中撑开板具有一个一端与两个刹车块对接处连接的撑开角,拉线板旋转连接在闸盒上,且在拉线板上设置两根撑开柱,撑开板设置在撑开柱上,在闸盒上对应撑开柱的位置设置撑开槽,在两个刹车块的两个接触端分别设置一根拉簧,拉动拉线板的接线端使拉线板旋转,两根撑开柱分别带动各自连接的撑开板,两块撑开板的撑开角通过挤压分别顶开各自对应的两个刹车块的接触端,使得两个刹车块同时以刹车片的弧形面与闸圈接触刹车。
[0005]进一步的,所述撑开板在靠近撑开角侧设置限位滑槽,在闸盒上对应限位滑槽处设置限位滑杆,限位滑槽套接在限位滑杆上。
[0006]更进一步的,所述撑开板有一个圆弧段和安装在圆弧段一端的撑开角段,以及安装在圆弧段另一端的平衡段构成,撑开柱连接在圆弧段的中部,在撑开角段和平衡段均设置限位滑槽。
[0007]进一步的,所述拉线板包括一个轴安装孔,位于轴安装孔两侧对称设置的撑开柱,以其中一个撑开柱向一侧延伸的拉线臂,在拉线臂上设置拉线安装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刹车块的两端均设置有弹簧挂孔,用于挂接拉簧。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涨闸内的有限空间,安装撑开机构,在几乎不改变原
有部件的情况下,通过设置的撑开机构,同时从两个刹车块的接触端插入,向外撑开刹车块,使刹车块的刹车部分面接触,刹车灵敏,磨损均匀,使用寿命长,易于加工却能解决现有涨闸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图1 为本专利技术的闸盒和涨闸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闸盒外侧结构示意图;图3 为本专利技术的撑开板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闸盒,2、涨闸,21、刹车块,22、撑开机构,23、滑槽,3、撑开板,31、撑开角,32、限位滑槽,4、拉线板,41、撑开柱,5、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2、3所示的一种自行车涨闸,闸盒1、闸圈和涨闸2,所述闸圈安装在轴上,闸盒1安装在车体上,涨闸2安装在闸盒1和闸圈构成的空间内;涨闸2由两个刹车块21和一个撑开机构22构成,在两个刹车块21的中部均沿半径方向设置滑槽23,在闸盒1对应滑槽23处设置支撑柱,两个刹车块21的滑槽23分别套接在各自的支撑柱上;撑开机构22由两个撑开板3和一个拉线板4构成,其中撑开板3具有一个一端与两个刹车块21对接处连接的撑开角31,拉线板4旋转连接在闸盒1上,且在拉线板4上设置两根撑开柱41,撑开板3设置在撑开柱41上,在闸盒1上对应撑开柱41的位置设置撑开槽,在两个刹车块21的两个接触端分别设置一根拉簧5,拉动拉线板4的接线端使拉线板4旋转,两根撑开柱41分别带动各自连接的撑开板3,两块撑开板3的撑开角31通过挤压分别顶开各自对应的两个刹车块21的接触端,使得两个刹车块21同时以刹车片的弧形面与闸圈接触刹车。
[0013]所述撑开板3在靠近撑开角31侧设置限位滑槽32,在闸盒1上对应限位滑槽32处设置限位滑杆,限位滑槽32套接在限位滑杆上。
[0014]本实施例中,撑开板3有一个圆弧段和安装在圆弧段一端的撑开角段,以及安装在圆弧段另一端的平衡段构成,撑开柱连接在圆弧段的中部,在撑开角段和平衡段均设置限位滑槽。
[0015]所述拉线板4包括一个轴安装孔,位于轴安装孔两侧对称设置的撑开柱,以其中一个撑开柱向一侧延伸的拉线臂,在拉线臂上设置拉线安装孔。
[0016]所述刹车块21的两端均设置有弹簧挂孔,用于挂接拉簧5。
[0017]专利技术人充分利用涨闸内的有限空间,巧妙的设计安装了撑开机构,在几乎不改变原有部件的情况下,通过设置的撑开机构,同时从两个刹车块的接触端插入,向外撑开刹车块,使刹车块的刹车部分面接触,刹车灵敏,磨损均匀,使用寿命长,易于加工却能解决现有涨闸存在的问题。
[0018]尽管上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涨闸,闸盒、闸圈和涨闸,所述闸圈安装在轴上,闸盒安装在车体上,涨闸安装在闸盒和闸圈构成的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涨闸由两个刹车块和一个撑开机构构成,在两个刹车块的中部均沿半径方向设置滑槽,在闸盒对应滑槽处设置支撑柱,两个刹车块的滑槽分别套接在各自的支撑柱上;所述撑开机构由两个撑开板和一个拉线板构成,其中撑开板具有一个一端与两个刹车块对接处连接的撑开角,拉线板旋转连接在闸盒上,且在拉线板上设置两根撑开柱,撑开板设置在撑开柱上,在闸盒上对应撑开柱的位置设置撑开槽,在两个刹车块的两个接触端分别设置一根拉簧,拉动拉线板的接线端使拉线板旋转,两根撑开柱分别带动各自连接的撑开板,两块撑开板的撑开角通过挤压分别顶开各自对应的两个刹车块的接触端,使得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克学
申请(专利权)人:濉溪科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