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辅助导航功能的行车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95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行车记录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辅助导航功能的行车记录仪。其技术方案包括:壳体、防护组件和固定组件,壳体内部一侧安装有电池盒,壳体内部安装有红外感应器,壳体内部另一侧安装有防护组件,线路连接板一侧安装有信号检测灯,信号检测灯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安装有线路防护套,壳体背面安装有固定组件,安装壳内部一侧安装有安装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线路防护套可对装置内部的线路进行防护,避免工作人员在对装置内部的元件安装完成后线路散乱,防止线路散乱后触碰到其他电子元件的表面引起接触不良的情况,保证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避免线路接触不良引发的短路现象。现象。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辅助导航功能的行车记录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行车记录仪
,具体为一种具有辅助导航功能的行车记录仪。

技术介绍

[0002]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但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部分驾驶员需要对路程进行导航,在车辆内部使用手机对导航时会占据一定驾驶员的驾驶空间,为此提出一种具有辅助导航功能的行车记录仪。
[0003]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05230149U公开一种行车记录仪,包括行车记录仪主机和中央控制处理器,所述中央控制处理器集成在所述行车记录仪主机的内部,所述行车记录仪主机固定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该行车记录仪还包括无线信令控制器、无线传输模块、拍摄目标识别模块和存储模块,无线信令控制器包括无线接收模块和外置无线控制器,且无线接收模块和外置无线控制器相连接;外置无线控制器安装在驾驶室中控台面上;无线接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拍摄目标识别模块和存储模块均集成设置在行车记录仪主机的内部且分别与中央控制处理器相连接。
[0004]现有的行车记录仪存在的缺陷是:
[0005]1、现有的行车记录仪无法对装置内部的线路进行防护,导致工作人员在对装置内部的元件安装完成后线路散乱,当线路散乱后触碰到其他电子元件的表面时极有可能引发接触不良的情况,无法保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造成线路接触不良引发的短路现象;
[0006]2、现有的行车记录仪需要工作人员触屏点击来对装置进行设置,导致工作人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对路面信息进行观察,无法保证工作人员在驾驶车辆时对车辆记录仪使用便捷性,同时在工作人员调节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辅助导航功能的行车记录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辅助导航功能的行车记录仪,包括壳体、防护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壳体内部一侧安装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内部设有两组电池仓,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红外感应器,所述壳体内部另一侧安装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线路连接板、信号检测灯、线路防护套、定位板、固定螺栓,所述线路连接板一侧安装有信号检测灯,所述信号检测灯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安装有线路防护套,所述壳体背面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壳、安装座、摄像头、支撑杆、磁力盘,所述安装壳内部一侧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一侧安装有摄像头。
[0009]通过线路连接板可便于工作人员对外部设备进行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将导航信息传输至装置,从而使显示屏对导航信息进行显示,通过线路防护套可对装置内部的线路进
行防护,避免工作人员在对装置内部的元件安装完成后线路散乱,防止线路散乱后触碰到其他电子元件的表面引起接触不良的情况,保证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避免线路接触不良引发的短路现象,通过数据芯片可对装置内部运行时产生的数据进行整合储存,便于工作人员后续进行查看,通过红外感应器可感应工作人员做出的手势,便于工作人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调节装置的显示设置,不需要工作人员触屏点击来调节装置,避免工作人员触屏点击来调节装置过程中忽略对路面情况的观察,保证了工作人员在驾驶车辆时对车辆记录仪使用便捷性。
[0010]优选的,所述壳体背面安装有检修板,且检修板正面设有散热孔。检修板可为工作人员提供检修空间,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检修,散热孔可对壳体内部热量进行排散。
[0011]优选的,所述电池盒内部安装有传输座,且传输座的一端延伸出电池盒一侧。传输座可对电力进行传输,便于装置进行使用。
[0012]优选的,所述电池仓内部安装有两组电池连接口,且电池仓正面安装有电池盖。电池连接口可便于工作人员对电池进行连接,电池盖可对电池仓进行保护。
[0013]优选的,所述红外感应器一侧安装有传输线,且传输线一端与电池盒连接。传输线可对数据进行传输,便于装置进行使用。
[0014]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数据芯片,且数据芯片背面安装有散热板。数据芯片采用ADEARZ型号,数据芯片可对数据进行整合,散热板可对数据芯片使用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排散。
[0015]优选的,所述线路防护套两端安装有两组定位板,且定位板正面安装有两组固定螺栓。定位板可对线路防护套进行固定,固定螺栓可对定位板进行固定。
[0016]优选的,所述安装壳顶部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顶部安装有磁力盘。支撑杆可对磁力盘提供安装位置,磁力盘可对装置进行固定,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安装。
[0017]优选的,所述壳体正面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正面安装有显示屏。安装板可对显示屏提供安装位置,显示屏可对数据进行显示,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观察。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通过线路防护套可对装置内部的线路进行防护,避免工作人员在对装置内部的元件安装完成后线路散乱,防止线路散乱后触碰到其他电子元件的表面引起接触不良的情况,保证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避免线路接触不良引发的短路现象。
[0020]2、通过红外感应器可感应工作人员做出的手势,便于工作人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调节装置的显示设置,不需要工作人员触屏点击来调节装置,避免工作人员触屏点击来调节装置过程中忽略对路面情况的观察,保证了工作人员在驾驶车辆时对车辆记录仪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剖面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后视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护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壳体;101、检修板;102、散热孔;2、电池盒;201、传输座;3、电池仓;301、电池连接口;302、电池盖;4、红外感应器;401、传输线;5、数据芯片;501、散热板;6、防护组件;601、线路连接板;602、信号检测灯;603、线路防护套;604、定位板;605、固定螺栓;7、固定组件;701、安装壳;702、安装座;703、摄像头;704、支撑杆;705、磁力盘;8、安装板;801、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9]实施例一
[0030]如图1

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辅助导航功能的行车记录仪,包括壳体1、防护组件6和固定组件7,壳体1内部一侧安装有电池盒2,电池盒2内部设有两组电池仓3,壳体1内部安装有红外感应器4,壳体1内部另一侧安装有防护组件6,防护组件6包括线路连接板601、信号检测灯602、线路防护套603、定位板604、固定螺栓605,线路连接板601一侧安装有信号检测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辅助导航功能的行车记录仪,包括壳体(1)、防护组件(6)和固定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一侧安装有电池盒(2),所述电池盒(2)内部设有两组电池仓(3),所述壳体(1)内部安装有红外感应器(4),所述壳体(1)内部另一侧安装有防护组件(6),所述防护组件(6)包括线路连接板(601)、信号检测灯(602)、线路防护套(603)、定位板(604)、固定螺栓(605),所述线路连接板(601)一侧安装有信号检测灯(602),所述信号检测灯(60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安装有线路防护套(603),所述壳体(1)背面安装有固定组件(7),所述固定组件(7)包括安装壳(701)、安装座(702)、摄像头(703)、支撑杆(704)、磁力盘(705),所述安装壳(701)内部一侧安装有安装座(702),所述安装座(702)一侧安装有摄像头(7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辅助导航功能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背面安装有检修板(101),且检修板(101)正面设有散热孔(1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辅助导航功能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2)内部安装有传输座(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其坚陈润莹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市奇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