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管式反应器合成叔碳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7808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管式反应器合成叔碳酸的方法,所述的方法为:将CO通入装有烯烃的高压釜中溶解,作为一种反应液;将路易斯酸溶液作为另一种反应液;将所述两种反应液按照一定流速比,分别通过不同的进料管路进行混合,使得物料在管式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制备叔碳酸。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反应时间短,反应过程中放热稳定,反应易控制,具有经济和安全环保等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管式反应器合成叔碳酸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叔碳酸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管式反应器合成叔碳酸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叔碳酸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于与羧酸相连的α

碳原子上连有3个烃基,空间位阻大,其酸性、熔点和沸点都比相应的伯仲碳酸要低,化学性质也更稳定,但是一经反应,其衍生物性质也更稳定,正是由于这一特性决定了其在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在工业上代替天然脂肪酸的某些用途,而且具有天然脂肪酸不可比拟的特殊性能。由其衍生的缩水甘油酯和乙烯基酯做成的涂料耐候性和耐热性优良,可以作为高级涂料的改性剂;其Co、Mn、Pb盐是油漆油墨高效快速的催干剂,其Ca、Zn盐可用作塑料稳定剂,其多元醇酯具有耐高温特性,可以用作高级润滑油。
[0003]早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就对烯烃羰基化制羧酸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但是由于反应条件苛刻,没有形成工业化生产。上世纪50年代,德国Koch博士使用无水强酸为催化剂,反应温度降至70℃,压力为10MPa以下,缓和了烯烃羰基化条件,为工业化生产叔碳酸奠定了基础,其不足之处是除生成叔碳酸外,还有10~20%的仲碳酸。上世纪70年代,日本国家研究院在强酸催化剂体系中引入了羰基铜离子Cu(CO)
n+
,改良了Koch法,得到几乎百分之百的叔碳酸。
[0004]由于反应属于气



油三相反应,存在较大的气液传质阻力,严重降低了反应效率。因此存在反应条件苛刻,反应时间较长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利用管式反应器来合成叔碳酸产品,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0006](1)将CO通入装有烯烃的高压釜中溶解,作为反应物料A,将路易斯酸溶液作为反应物料B;
[0007](2)经计量泵将物料A和B分别通入管式反应器中进行混合、反应,设定温度由外部换热器进行控制,换热介质为导热油,再通过流量控制改变停留时间;
[0008](3)反应结束后,将接收罐内反应液进行静止分层,取上层油相进行干燥得叔碳酸产品,产品总收率为90~98%。
[0009]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烯烃结构为其中R1、R2和R3为含有4到13个碳原子的烃基。
[0010]其中步骤(1)中所述反应物料A中CO与烯烃的摩尔比为1:1~2,高压釜中压力为1~7MPa。
[0011]其中步骤(1)中所述路易斯酸溶液包括磷酸、三氟化硼、硫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其中步骤(1)中所述路易斯酸溶液中酸和水的摩尔比为1:1.5~6。
[0013]其中步骤(1)中所述反应物料A与反应物料B的质量比为1:1~4。
[0014]其中步骤(2)中所述管式反应器材质为不锈钢,直径为6mm~100mm,内置直径为0.1mm~50mm的填充物。
[0015]其中步骤(2)中所述反应物料A流速为20mL/min~40mL/min,所述反应物料B流速为50mL/min~70mL/min。
[0016]其中步骤(2)中物料在管式反应器内反应停留时间为60s~100s,反应温度为60~120℃,压力为2~6MPa。
[0017]本专利技术所用的管式反应器,该反应系统由配料罐、原料泵、压力表、直管式反应器、油浴锅、背压阀和产物收集罐所组成。在导热介质中配有热电偶,可用于测定外界导热介质的实际温度。反应系统可防腐耐压,耐压能力视材质不同而不同。
[001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以下主要特点:
[0019]1.本专利技术采用连续流的管式连续流反应器,反应时间从传统的数小时缩短到几十秒至几分钟,显著提高了反应效率。
[0020]2.由于原料在管式通道中混合极佳,温度精确控制,反应过程中,烯烃的选择性大大提高,减少了副产物的生成。
[0021]3.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管式反应器材质为不锈钢,内置球形填充物,能较好促进水油两相的混合,提高了反应效率。
[0022]在管式反应器中,从进料、预热、混合以及反应过程全程为连续流反应,避免了常规间歇反应中需要额外配置装置和转移中出现的泄露,环保安全,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合成叔碳酸产品工艺流程图:1

第一配料罐,2

第二配料罐,3

第一原料泵,4

第二原料泵,5

第一压力表,6

第二压力表,7

管式反应器,8

油浴锅,9

背压阀,10

产物收集罐;
[0024]图2为实施例1的气相色谱图;
[0025]图3为对比例1的气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内容。
[0027]本专利技术利用管式反应器来合成叔碳酸产品,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0028](1)将CO通入装有烯烃的高压釜中溶解,作为反应物料A,将三氟化硼和磷酸溶液作为反应物料B;
[0029](2)经计量泵将物料A和B分别通入管式反应器中进行混合、反应,设定温度由外部换热器进行控制,换热介质为导热油,再通过流量控制改变停留时间;
[0030](3)反应结束后,将接收罐内反应液进行静止分层,取上层油相进行干燥得叔碳酸产品,产品总收率为90~98%。
[0031]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烯烃结构为其中R1、R2和R3为含有4到13个碳原子的
烃基。
[0032]其中步骤(1)中所述反应物料A中CO与烯烃的摩尔比为1:1~2,高压釜中压力为1~7MPa。
[0033]其中步骤(1)中所述路易斯酸溶液包括磷酸、三氟化硼、硫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4]其中步骤(1)中所述路易斯酸溶液中酸和水的摩尔比为1:1.5~6。
[0035]其中步骤(1)中所述反应物料A与反应物料B的质量比为1:1~4。
[0036]其中步骤(2)中所述管式反应器材质为不锈钢,直径为6mm~100mm,内置直径为0.1mm~50mm的填充物。
[0037]其中步骤(2)中所述反应物料A流速为20mL/min~40mL/min,所述反应物料B流速为50mL/min~70mL/min。
[0038]其中步骤(2)中物料在管式反应器内反应停留时间为60s~100s,反应温度为60~120℃,压力为2~6MPa。
[0039]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按照下述步骤:(1)将CO通入装有烯烃的第一配料罐1中,将路易斯酸溶液加入到第二配料罐2中;(2)分别打开第一原料泵3和第二原料泵4将第一配料罐1和第二配料罐2中的溶液以一定流量经过管式反应器7中进行反应,通过油浴锅8控温,整个过程通过第一压力表5和第二压力表6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管式反应器合成叔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1)将CO通入装有烯烃的高压釜中溶解,作为反应物料A,将路易斯酸溶液作为反应物料B;(2)经计量泵将物料A和B分别通入管式反应器中进行混合、反应,设定温度由外部换热器进行控制,换热介质为导热油,再通过流量控制改变停留时间;(3)反应结束后,将接收罐内反应液进行静止分层,取上层油相进行干燥得叔碳酸树脂产品,产品总收率为90~9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管式反应器合成叔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烯烃结构为,其中R1、R2和R3为含有4到13个碳原子的烃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管式反应器合成叔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物料A中CO与烯烃的摩尔比为1:1~2,高压釜中压力为1~7MP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管式反应器合成叔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易斯酸溶液包括磷酸、三氟化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威沈显波蔡建华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元道分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