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非均匀配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7681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非均匀配水系统,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非均匀配水系统包括冷却塔、填料、喷嘴以及集水池。填料、喷嘴以及集水池均设置在冷却塔中,喷嘴位于填料的上方,集水池位于填料的下方,喷嘴进口与待散热的液体相连。填料分为内填料区和外填料区,内填料区靠近冷却塔的中心设置,外填料区靠近冷却塔的塔径设置,内填料区上方对应的喷嘴的直径小于外填料区上方对应的喷嘴的直径。对填料采用不均匀配水策略,充分利用内填料区和外填料区的散热潜力,提高了冷却塔的冷却效率。冷却塔的冷却效率。冷却塔的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非均匀配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塔
,尤其涉及一种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非均匀配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普通冷却塔作为冷源设备已不能满足大型核电站循环水冷却的需求,因此超大型冷却塔应运而生。由于填料区占冷却塔总散热量的60%~70%,同时喷淋区配水优劣直接影响填料区两相流的传热传质,因此,合理优化冷却塔的配水形式,对提高冷却塔的冷却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有的技术中,冷却塔内均是采用均匀配水的策略,这就导致了冷却塔的冷却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非均匀配水系统旨在提高冷却塔的冷却效率。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非均匀配水系统,所述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非均匀配水系统包括冷却塔、填料、喷嘴以及集水池;
[0007]所述填料、所述喷嘴以及所述集水池均设置在所述冷却塔中,所述喷嘴位于所述填料的上方,所述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非均匀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非均匀配水系统包括冷却塔、填料、喷嘴以及集水池;所述填料、所述喷嘴以及所述集水池均设置在所述冷却塔中,所述喷嘴位于所述填料的上方,所述集水池位于所述填料的下方,所述喷嘴用于喷出待散热的液体;所述填料分为内填料区和外填料区,所述内填料区靠近冷却塔的中心设置,所述外填料区靠近冷却塔的塔壁设置,所述内填料区上方对应的喷嘴的直径小于所述外填料区上方对应的喷嘴的直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非均匀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上的空气吸热吸湿能力的区域为所述内填料区,所述填料上的空气吸热吸湿能力的区域为所述外填料区;其中,W
max
为填料上空气吸热吸湿能力沿冷却塔径向的最大值,W
min
为空气吸热吸湿能力沿冷却塔径向的最小值;另外,W=(1+|ΔT|)(1+|Δh|)(1+|Δx|),ΔT为沿所述冷却塔塔径方向上所述填料上下两侧的空气温差、Δh为沿所述冷却塔塔径方向上所述填料上下两侧的焓差、Δx为沿所述冷却塔塔径方向上所述填料上下两侧的含湿量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非均匀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填料区的上表面的面积小于3000m2时,所述内填料区的截面为正方形;所述内填料区的上表面的面积大于3000m2时,所述内填料区的截面为圆形。4.如权利要求2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非均匀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填料区上方对应的喷嘴的喷嘴口的直径为:D1=W
min
/W
avr
*D
avr
;其中W
avr
为空气吸热吸湿能力沿冷却塔径向的平均值,D
avr
表示均匀配水时的所述喷嘴的喷嘴口的直径,且D
av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波王科峰张荣林孔振华袁汉川张松奇郭海俊周生东袁志先季薇吴俊杰谭茹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龙源蓝天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