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机房的带内筒调节的冷却水水力稳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72962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机房的带内筒调节的冷却水水力稳压器,包括:内筒、外筒,外筒套装在所述内筒外部,内筒上下贯通,内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外筒采用分段式结构设计,外筒包括:下外筒、中外筒、上外筒,下外筒固套装在内筒上并且位于内筒的底部,下外筒与内筒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相连,中外筒的底部与下外筒可拆卸连接,中外筒的顶部与上外筒可拆卸连接,出水管道固定安装在下外筒的侧壁上,上外筒上安装有排气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筒采用分段式结构设计,外筒由下外筒、中外筒、上外筒进行组装形成,同时在上外筒上设置排气机构,整体结构拆卸方便,排气机构可以实现与大气连通同时防止冷却水溢流。现与大气连通同时防止冷却水溢流。现与大气连通同时防止冷却水溢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机房的带内筒调节的冷却水水力稳压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中央空调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机房的带内筒调节的冷却水水力稳压器。

技术介绍

[0002]冷却塔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但由于冷却塔进水流量变化时各个塔之间进水流量不均衡,有的塔进水多,有的进水少甚至无水现象,影响冷却塔散热效果。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常在冷却塔上设置一个水力稳压器,通过压力自动进平衡,专利号为“201020218270.7”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冷却塔配水装置及冷却塔群组,设置外筒和内筒,在内筒上设置出水孔,出水孔的流量总是小于进水流量,这样就造成了内筒里面的水位要比外面的水位高,升高的内筒水位反作用于进水管口,增加了进水阻力,因为安装在冷却塔的并联进水管路出水端上,根据连通管路压力平衡原理,逐渐平衡多个配水装置中的内筒水位,从而使得各冷却塔进水量趋于大致平衡。
[0004]由于上述结构整体成型,不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机房的带内筒调节的冷却水水力稳压器,包括:内筒(1)、外筒,所述外筒套装在所述内筒(1)外部,所述内筒(1)上下贯通,所述内筒(1)的侧壁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外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管道(204),冷却水从所述内筒(1)的底部进入内筒并通过通孔进入到内筒(1)与外筒之间的环形腔内,之后从出水管道(204)向外排出并流入到冷却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采用分段式结构设计,所述外筒包括:下外筒(201)、中外筒(202)、上外筒(203),所述下外筒(201)固套装在所述内筒(1)上并且位于所述内筒(1)的底部,所述下外筒(201)与所述内筒(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相连,所述中外筒(202)的底部与所述下外筒(201)可拆卸连接,所述中外筒(202)的顶部与所述上外筒(203)可拆卸连接,所述出水管道(204)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外筒(201)的侧壁上,所述上外筒(203)上安装有排气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机房的带内筒调节的冷却水水力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筒(201)的顶部、中外筒(202)的两端、上外筒(203)的底部均设有对接法兰(4),通过锁紧螺母组将中外筒(202)的两端分别与上外筒(203)、下外筒(201)进行安装固定,所述中外筒(202)与所述上外筒(203)、下外筒(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刘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赫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