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65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呈U字型设置,所述框体顶部上表面远离中心一侧对称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远离框体一端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靠近框体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加固提醒机构,加固提醒机构是为了保证能在收到冲击时框架能够支撑较长的时间,由于矿洞内在工作时噪音较大,工作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判断出是否为冲击低压,通过标记提醒可以让地下工作人员迅速的做出反应,若干个所述加固提醒机构包括滑动杆,若干个所述滑动杆远离的挡板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块,若干个所述压块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加固提醒机构,方便地下工作人员能够做出迅速的判断,延长逃生的时间,减小人员的伤亡。减小人员的伤亡。减小人员的伤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开采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

技术介绍

[0002]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它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
[0003]如果出现了冲击地压首先应该让地下工作人员迅速撤离,但是由于矿井深度较深且行走困难,从而会增加地下工作人员的撤离难度及撤离时间,根据现有技术观察,矿洞内会在顶部较高的位置搭建遮挡架,放置落石掉落对地下工作人员造成伤害,但是由于落石重量较重,冲击力强,遮挡架难以抵挡落石的重量,无法支撑较长时间,时间过长后就会导致固定松动造成垮塌将道路封死,从而减少地下人员的逃生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够在遇到冲击地压时尽可能延长支撑时间,为地下工作人员争取时间逃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呈U字型设置,所述框体顶部上表面远离中心一侧对称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远离框体一端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靠近框体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加固提醒机构;加固提醒机构是为了保证能在收到冲击时框架能够支撑较长的时间,由于矿洞内在工作时噪音较大,工作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判断出是否为冲击低压,通过标记提醒可以让地下工作人员迅速的做出反应。
[0006]若干个所述加固提醒机构包括滑动杆,若干个所述滑动杆远离的挡板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块,若干个所述压块下方位置设置有移动块,若干个所述移动块远离压块一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移动杆,若干个所述移动杆远离移动块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若干个所述推块下方位置设置有导轨块,若干个所述导轨块靠近支撑块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若干个所述移动杆任意一个远离移动块一端固定连接有重块,所述重块下方位置设置有提示块,所述提示块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呈L型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提示块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锥,首先将框架搭建在矿洞内,通过固定锥固定在地面上,完成基本架设。
[0007]优选的,所述挡板远离支撑块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连接块,连接块将挡板分为几个部分,在收到冲击式落石会冲击到不同的部分,从而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加了挡板的强度,延长了支撑的时间。
[0008]优选的,若干个所述滑动杆远离挡板一端贯穿滑动连接有弹簧套筒,若干个所述弹簧套筒与框体顶部贯穿固定连接,弹簧套筒会对滑动杆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
[0009]优选的,所述提示块远离重块一端与框体底部中心位置贯穿滑动连接,所述重块
顶部上表面对称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带,两个所述连接带远离重块一端与框体内壁固定连接,连接带为一次性零件,在收到重力超过一定重量时会断裂,从而让重块掉落到提示块上,如果冲击力不够则不会掉落,从而也说明不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方面地下工作人员做出判断。
[0010]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固定杆与框体侧壁贯穿滑动连接,固定杆是为了在挡板收到重力后经过零件的推送与墙体进行夹紧固定,从而延长框体的固定时间,可以延长地下工作人员逃生时间。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杆与框体底部贯穿滑动连接,连接杆被提示块带动可以使得固定锥进一步的往地面进行固定,从而形成了加固。
[0012]优选的,所述框体远离固定锥一端任意一侧侧壁开设有门体,开设门体是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框体内的零件进行定期检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本技术通过在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固定杆和提示块形成了加固提醒机构,此机构的挡板在收到压力冲击时会带动内部零件进行移动,通过冲击的力量带动固定杆与墙体进行固定,同时也会让零件在运行过程中达到提醒的目的,方便地下工作人员能够做出迅速的判断,同时也会给地下工作人员延长逃生的时间,减小人员的伤亡。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的主剖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的连接块的部分俯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框体;2、支撑块;3、挡板;4、连接杆;5、滑动杆;6、弹簧套筒;7、压块;8、移动块;9、移动杆;10、推块;11、导轨块;12、固定杆;13、重块;14、提示块;15、连接块;16、门体;17、固定锥;18、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0]请参阅图1和图3,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包括框体1,框体1呈U字型设置,框体1顶部上表面远离中心一侧对称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两个支撑块2远离框体1一端滑动连接有挡板3,挡板3靠近框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加固提醒机构;
[0021]若干个加固提醒机构包括滑动杆5,若干个滑动杆5远离的挡板3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块7,若干个压块7下方位置设置有移动块8,若干个移动块8远离压块7一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移动杆9,若干个移动杆9远离移动块8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10,若干个推块10下方位置设置有导轨块11,若干个导轨块11靠近支撑块2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2,若干个移动杆9任意一个远离移动块8一端固定连接有重块13,重块13下方位置设置有提示块14,提示块14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两个连接杆4呈L型设置,两个连接杆4远离提示块14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锥17,提示块14远离重块13一端与框体1底部中心位置贯穿滑动连接,重
块13顶部上表面对称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带18,两个连接带18远离重块13一端与框体1内壁固定连接,若干个滑动杆5远离挡板3一端贯穿滑动连接有弹簧套筒6,若干个弹簧套筒6与框体1顶部贯穿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杆4与框体1底部贯穿滑动连接,若干个固定杆12与框体1侧壁贯穿滑动连接,框体1远离固定锥17一端任意一侧侧壁开设有门体16。
[0022]如图2所示,挡板3远离支撑块2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连接块15。
[0023]本技术在使用时,当遇到冲击地压时矿洞的石块掉落到挡板3上,挡板3会带动滑动杆5进行滑动,滑动杆5下滑时会带动压块7挤压移动块8,移动块8带动移动杆9进行移动,移动杆9移动带动推块10进行下移,推块10通过导轨块11挤压固定杆12,使得固定杆12与墙体夹紧固定,同时其中一个移动杆9还会带动重块13下移,重块13拉断连接带18落在提示块14上,提示块14从框体1内露出,露出时还会带动连接杆4进行下移,从而带动固定锥17再一次与地面进行加固,延长了支撑时间,为地下工作人员撤离提供了时间。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呈U字型设置,所述框体(1)顶部上表面远离中心一侧对称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两个所述支撑块(2)远离框体(1)一端滑动连接有挡板(3),所述挡板(3)靠近框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加固提醒机构;若干个所述加固提醒机构包括滑动杆(5),若干个所述滑动杆(5)远离的挡板(3)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块(7),若干个所述压块(7)下方位置设置有移动块(8),若干个所述移动块(8)远离压块(7)一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移动杆(9),若干个所述移动杆(9)远离移动块(8)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10),若干个所述推块(10)下方位置设置有导轨块(11),若干个所述导轨块(11)靠近支撑块(2)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2),若干个所述移动杆(9)任意一个远离移动块(8)一端固定连接有重块(13),所述重块(13)下方位置设置有提示块(14),所述提示块(14)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两个所述连接杆(4)呈L型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杆(4)远离提示块(14)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锥(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镇马传乐杜晓林韩学海闫甫宋博贺倩石全德张云朝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煤炭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