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光储一体直流变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4132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光储一体直流变换器,属于DC/DC变换器的技术领域。包括光伏输入单元、蓄电池输入单元和升压单元,光伏输入单元包括电感L1、电容C1、功率开关S1、功率开关S2和二极管D1,蓄电池输入单元包括蓄电池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光储一体直流变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光储一体直流变换器,属于DC/DC变换器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混合型多端口变换器方案中新能源微电源和储能单元一般通过各自的DC/DC变换器与直流母线并联,虽然这种结构能够解决储能单元平衡微电源发电出力以及提高系统的供电稳定性问题,但是由于采用各自DC/DC变换器与直流母线并联式结构使储能系统每次充放电电时都要进行两次电能转换,造成电能浪费及电能利用率低等问题,且并联式结构还会增加系统设计成本以及控制器设计的复杂度,另外目前的多端口变换器大多都是基于传统的Boost变换器变结构得来,很少能实现较高增益,利用耦合电感实现的高增益由于存在漏感使得开关管的电压和电流应力都较大。
[0003]现有技术的DC/DC变换器存在电能浪费及电能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光储一体直流变换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的DC/DC变换器存在的电能浪费及电能利用率低等缺点,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光储一体直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光储一体直流变换器,包括光伏板U
pv
和负载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伏输入单元、蓄电池输入单元和升压单元,所述光伏输入单元包括电感L1、电容C1、功率开关S1、功率开关S2和二极管D1,电容C1并联在光伏板U
pv
两端,电感L1的一端连接光伏板U
pv
正极端,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端,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端连接功率开关S2正极端,所述功率开关S1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端,另一端连接光伏板U
pv
负极端;所述蓄电池输入单元包括蓄电池U
bat
、电感L2、电容C2和功率开关S3,所述蓄电池U
bat
负极端连接光伏板U
pv
负极端,电感L2一端连接蓄电池U
bat
正极端,另一端连接功率开关S3正极端,所述功率开关S3负极端连接蓄电池U
bat
负极端,所述电容C2并联在蓄电池U
bat
两端,所述功率开关S3正极端连接功率开关S2负极端;所述升压单元包括电感L3、电容C3、电容C4、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所述二极管D2阳极端连接二极管D1阴极端,二极管D2阴极端连接电感L3一端,所述电感L3另一端用于与负载单元连接,所述电容C3一端连接二极管D2阳极端,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阳极端,所述电容C4一端连接二极管D2阴极端,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阴极端,所述二极管D3阴极端连接功率开关S3负极端,所述二极管D3阳极端用于与负载单元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光储一体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单元包括电容C5和负载R
L
,所述电容C5一端连接电感L3远离二极管D2的一端,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阳极端,所述负载R
L
两端并连在电感L3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光储一体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变换器工作于三种不同的状态,分别为:单输入双输出状态:当光伏电池发电有冗余时,光伏发电同时给负载和蓄电池供电,开关S3总是关闭,开关S1、S2采用交错控制方式,功率开关管S2控制蓄电池的充电电压,功率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传良伍仰金郭茜婷陈峥戴俊平叶家玮张晓瑀王超君林晨杰陈岳晟郑涛魏兰兰付馨慧张良涂承谦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