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加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7410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加液装置,包括横板,所述箱体,所述箱体顶端转动设置有抽液和进液的导液机构,所述箱体顶端一侧设置有抽出箱体内消毒液的出液机构,所述出液机构顶端与导液机构对接式连接,底端外围滑动设置有漂浮在消毒液液位线上的漂浮感应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导液机构能使得导液机构、进液机构和箱体连通,且通过漂浮感应器能感应到导入箱体内消毒液的液位,在加消毒液时能有效的控制消毒液的量,避免人工肉眼观察消毒液的过程,降低劳动力和劳动成本,且加消毒液的量能通过漂浮感应器控制加入箱体内消毒液的量,同时能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消毒液飞溅的情况,以防消毒液飞溅至机器内,以防机器出现短路的情况。以防机器出现短路的情况。以防机器出现短路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加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加液装置
,尤其涉及自动加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从应用领域可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大类,其中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业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充分发挥了其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但是相比较服务机器人而言,服务机器人的发展要晚于工业机器人。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服务机器人是为人类执行有用任务的机器人。近年来,我们在各大型商场。消毒机器人作为一类特种服务机器人,是目前在各医院使用最多的服务机器人,其可代替人力完成安全及高效的场景消毒工作。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仅在医院进行工作的消毒机器人已经不能满足其使用范围,越来越多的场地开始出现消毒机器人的身影,比如大型商场、工厂和高校等。
[0003]目前市面上的消毒器机器能满足一些基本的消毒功能,但其必须要有人员负责补充消毒液,每次加的消毒液量值还需要人为依靠肉眼观察,这不仅增加了劳力成本,而且每次消毒液量值也不统一,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当,还会因液体飞溅导致机器短路,严重情况还会发生火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自动加液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自动加液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端转动设置有抽液和进液的导液机构,所述箱体顶端一侧设置有抽出箱体内消毒液的出液机构,所述出液机构顶端与导液机构对接式连接,底端外围滑动设置有漂浮在消毒液液位线上的漂浮感应器,所述箱体顶端另一侧设置有供箱体加液的进液机构,所述进液机构顶端与导液机构对接式连接,实现箱体的进液和出液的自动化。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箱体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壁转动套接有齿套,所述固定箱内壁对应齿套处固定连接有多组限位块,所述齿套外围开设有供限位块滑动的滑槽,所述齿套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块,所述出液机构外围对应第一齿块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块啮合,所述导液机构外围对应齿套内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导液机构底端贯穿固定箱转动连接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固定连接在固定箱底端,所述固定箱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外围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块啮合的第五齿轮,所述齿套内靠近第五齿轮处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块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进液机构啮合式连接。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液机构包括导液管、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所述导液管转动连接在箱体上,所述导液管一端贯穿固定箱与抽液泵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出液机构和进液机构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导液管外围,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固定连接在导液管上,所述第一电磁阀上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出液机构包括套管、第一密封管以及出液管,所述套管转动连接在箱体上,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套管外围,所述第一密封管滑动设置在套管内,所述第一密封管螺纹连接在出液管外围,所述出液管与固定箱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底端位于箱体内,所述漂浮感应器滑动套接在出液管外围。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液机构包括进液管、第二密封管以及第四齿轮,所述第二密封管与进液管螺纹连接,所述进液管固定连接在箱体上,所述第四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密封管外围。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伸缩杆、限位板以及第二齿块,所述伸缩杆转动连接在固定箱内,所述伸缩杆顶端贯穿箱体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固定连接在伸缩杆外围,所述限位板外围固定连接有与第四齿轮啮合的第二齿块,所述限位板转动套设在第四齿轮外围。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箱体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福马轮,所述箱体一侧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地脚。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旋转导液机构能使得进液机构顶端密封对接在导液机构上,使得导液机构、进液机构和箱体连通,且通过漂浮感应器能感应到导入箱体内消毒液的液位,能自动的向箱体内补充消毒液,在加消毒液时能有效的控制消毒液的量,避免人工肉眼观察消毒液的过程,降低劳动力和劳动成本,且加消毒液的量能通过漂浮感应器控制加入箱体内消毒液的量,使得加入消毒液的量统一量值,同时能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消毒液飞溅的情况,以防消毒液飞溅至机器内,以防机器出现短路的情况,避免出现火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剖切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齿套俯视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出液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C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箱体;11、福马轮;12、地脚;2、固定箱;21、限位块;3、齿套;31、第一齿块;32、滑槽;4、导液机构;41、导液管;411、第一齿轮;412、抽液泵;42、第一电磁阀;421、喷头;43、第二电磁阀;5、出液机构;51、套管;511、第二齿轮;52、第一密封管;53、出液管;531、漂浮感应器;6、限位机构;61、伸缩杆;611、第三齿轮;62、限位板;63、第二齿块;7、进液机构;71、进液管;72、第二密封管;73、第四齿轮;8、旋转电机;81、旋转杆;811、第五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1]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剖切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出液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自动加液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顶端转动设置有抽液和进液的导液机构4,所述箱体1顶端一侧设置有抽出箱体1内消毒液的出液机构5,所述出液机构5顶端与导液机构4对接式连接,底端外围滑动设置有漂浮在消毒液液位线上的漂浮感应器531,所述箱体1顶端另一侧设置有供箱体1加液的进液机构7,所述进液机构7顶端与导液机构4对接式连接,实现箱体1的进液和出液的自动化。
[0023]通过旋转导液机构4能使得进液机构7顶端密封对接在导液机构4上,使得导液机构4、进液机构7和箱体1连通,此时通过进液机构7能向箱体1内导入消毒液,通过漂浮感应器531能感应到导入箱体1内消毒液的液位,从而能感应出灌入箱体1内消毒液的量,能自动的向箱体1内补充消毒液,在加消毒液时能有效的控制消毒液的量,避免人工肉眼观察消毒液的过程,降低劳动力和劳动成本,且加消毒液的量能通过漂浮感应器531控制加入箱体1内消毒液的量,使得加入消毒液的量统一量值,同时能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消毒液飞溅的情况,以防消毒液飞溅至机器内,以防机器出现短路的情况,避免出现火灾,完成消毒液的补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加液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端转动设置有抽液和进液的导液机构(4),所述箱体(1)顶端一侧设置有抽出箱体(1)内消毒液的出液机构(5),所述出液机构(5)顶端与导液机构(4)对接式连接,底端外围滑动设置有漂浮在消毒液液位线上的漂浮感应器(531),所述箱体(1)顶端另一侧设置有供箱体(1)加液的进液机构(7),所述进液机构(7)顶端与导液机构(4)对接式连接,实现箱体(1)的进液和出液的自动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箱(2),所述固定箱(2)内壁转动套接有齿套(3),所述固定箱(2)内壁对应齿套(3)处固定连接有多组限位块(21),所述齿套(3)外围开设有供限位块(21)滑动的滑槽(32),所述齿套(3)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块(31),所述出液机构(5)外围对应第一齿块(31)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511),所述第二齿轮(511)与第一齿块(31)啮合,所述导液机构(4)外围对应齿套(3)内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11),所述导液机构(4)底端贯穿固定箱(2)转动连接有抽液泵(412),所述抽液泵(412)固定连接在固定箱(2)底端,所述固定箱(2)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8),所述旋转电机(8)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81),所述旋转杆(81)外围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块(31)啮合的第五齿轮(811),所述齿套(3)内靠近第五齿轮(811)处设置有第三齿轮(611),所述第三齿轮(611)与第一齿块(31)啮合,所述第三齿轮(611)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6),所述限位机构(6)与进液机构(7)啮合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机构(4)包括导液管(41)、第一电磁阀(42)以及第二电磁阀(43),所述导液管(41)转动连接在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帅骆敏舟杭小树杜枭雄朱佳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