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制成软土地基土壤改良用胶凝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29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8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制成软土地基土壤改良用胶凝材料,所述胶凝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固体废料8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制成软土地基土壤改良用胶凝材料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制成软土地基土壤改良用胶凝材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与改造,大量的固体废料被丢弃,调查表明,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率不足5%,固体废料资源化利用程度要远低于发达国家;而我国对固体废料的利用,也大部分局限于简单、粗放的处理方式;这充分反映出我国在固体废料资源二次利用方面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0003]地基与建筑物的关系极为密切,建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地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据调差统计,世界各国各种土建、水利、交通等类的工程事故中,因地基问题造成的工程事故比例最大;则软土地基的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0004]因此,如何制备得到一种软土地基,使其具有较高的承载力的同时,具有低成本、环保的优点,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使软土地基具有较高承载力的同时具有低成本、环保的优点,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制成软土地基土壤改良用胶凝材料。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垃圾制成软土地基土壤改良用胶凝材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制成软土地基土壤改良用胶凝材料,所述胶凝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固体废料800

900份、硅灰30

50份、粉煤灰30

50份、硅酸钠40

60份、甲酸钙2

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

4份、添加剂2

5份。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制得的胶凝材料与软土混合制备软土地基;利用固体废料、粉煤灰、硅灰相配合,以固体废料为基础原料制成软土地基土壤改良用胶凝材料,能够充分实现建筑固体废物资源二次利用,使软土地基具有低成本、环保的优点;配合粉煤灰、硅灰为辅料制备胶凝材料,利用粉煤灰、硅灰较高的致密度、较好的填充性以及较好的流动性,能够较为均匀的填充在固体废料结构孔隙中,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结构的承载力。
[0008]硅酸钠、甲酸钙相配合,使胶凝材料在化学激发作用下充分参与水化反应,生成更多富含钙的连续相,同时配合硅酸钠、甲酸钙较好的分散性,使生成的钙连续相更好的连结固体废料,从而进一步提高固体废料为主的掺和料的水化程度,与软土混合后,利用胶凝材料自身较高的强度赋予软土地基较大的承载力。
[0009]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固体废料、硅灰、粉煤灰、软土相配合,软土中含有较高的水分,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于水具有较好的粘性,从而促进固体废料、硅灰、粉煤灰与软土之间相粘结,以提高软土地基的结构致密度,进一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0010]优选的,所述固体废料选用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矿渣、矿尾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筑废料被合理利用,使软土地基具有低成本、环保的优点,而且能够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0012]优选的,所述硅灰为H系硅微粉,含硅量≥99%。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硅微粉具有较好的致密度、较高的硬度以及较好的吸附性,利用硅微粉较好的填充效果能够填充软土地基中的结构孔隙,降低孔隙率,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结构致密度,使软土地基具有较高的承载力。
[0014]硅微粉能够与胶凝材料水化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易渗透的水泥石结构,进一步提高胶凝材料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0015]优选的,所述粉煤灰为F类粉煤灰。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F类粉煤灰较低的水化热,能够延长胶凝材料硬化时间,促进软土地基中多余水分的排出,降低软土地基的孔隙率,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从而使软土地基具有较高的承载力。
[0017]优选的,所述添加剂为卤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硅酸盐、碱金属氢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胶凝材料抗冻性、强度、耐腐蚀性,从而使软土地基具有较好的承载力。
[0019]优选的,所述胶凝材料还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复合纤维5

10份。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合纤维、硅酸钠、甲酸钙、固体废料相配合,利用复合纤维为连接骨架,硅酸钠、甲酸钙形成的连续钙相物质为填充物质,胶凝材料与软土混合后,进一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0021]优选的,所述复合纤维由重量比为1:1

2.5的凯芙拉纤维和聚酯纤维组成。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凯芙拉纤维、聚酯纤维相配合,利用凯芙拉纤维较高的强度配合聚酯纤维较好的韧性,当软土地基受到较大外界压力时,聚酯纤维的弹性缓冲空间能够缓冲外界压力,避免软土地基直接承受外界压力而发生开裂,同时配合凯芙拉纤维较高的强度,使软土地基中的土壤、胶凝材料实现紧密粘结,进一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0023]优选的,所述复合纤维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Ⅰ称取乙基纤维素溶液喷涂至凯芙拉纤维表面,然后称取氰氨化钙喷涂到凯芙拉纤维表面,乙基纤维素溶液与凯芙拉纤维重量比为1:20

30,氰氨化钙与乙基纤维素溶液重量比为1

5:1,干燥后制得改性凯芙拉纤维;Ⅱ将聚酯纤维置于多巴胺溶液中浸泡,浸泡后取出聚酯纤维,然后依次经水洗、干燥,制得改性聚酯纤维;Ⅲ将改性凯芙拉纤维与改性聚酯纤维混合,经搅拌,制得复合纤维。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乙基纤维素溶液、凯芙拉纤维、氰氨化钙相配合,利用乙基纤维素溶液较好的粘性将氰氨化钙粘附在凯芙拉纤维表面;聚酯纤维、多巴胺溶液相配合,使聚酯纤维表面负载氨基;改性凯芙拉纤维与改性聚酯纤维混合后,二者缠绕形成网络结构,制得复合纤维。
[0025]胶凝材料与软土混合,由于软土中含有较高的水分,则利用复合纤维中改性聚酯纤维表面氨基的亲水作用,便于复合纤维与软土相接触,从而便于胶凝材料与软土相粘结;同时复合纤维与胶凝材料中钙相物质粘结性较好,以复合纤维为架桥,使胶凝材料与软土
更好的结合,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0026]凯芙拉纤维、氰氨化钙、软土相配合,利用改性凯芙拉纤维较大的表面积,便于改性凯芙拉纤维表面的氰氨化钙与软土相接触,软土中含有较高的水分含量促进氰氨化钙的水解,氰氨化钙水解中间产物有气体单氰胺和液体双氰胺,气体单氰胺在胶凝材料硬化过程中,不仅可以促进胶凝材料中硅酸钠硬化,而且气体在软土地基结构的微小孔隙中可迁移,利用单氰胺杀菌作用配合氰氨化钙在软土中较为分散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杀灭软土中的微生物,从而阻止软土中残留微生物对软土地基承载力的影响;而液体双氰胺在改性聚酯纤维的导流作用下,通过流经软土地基结构中较大孔隙结构,进一步与软土地基结构中的微生物接触,进一步杀灭软土地基中的微生物;从而避免软土中微生物影响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制成软土地基土壤改良用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固体废料800

900份、硅灰30

50份、粉煤灰30

50份、硅酸钠40

60份、甲酸钙2

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

4份、添加剂2

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制成软土地基土壤改良用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废料选用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矿渣、矿尾砂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制成软土地基土壤改良用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灰为H系硅微粉,含硅量≥9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制成软土地基土壤改良用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F类粉煤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制成软土地基土壤改良用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卤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硅酸盐、碱金属氢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制成软土地基土壤改良用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材料还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复合纤维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诗冰祁敬城熊宇鹏廖峰杨海康滔滔张叶刘盛姜钰夏冰杨超裴志亮陈佳康秦广晨郭思宇张志业唐余恒付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