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建筑废弃物制备再生材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499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7
本申请属于建筑废弃物处置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建筑废弃物制备再生材料的方法。包括筛选建筑废弃物,进行初步破碎,筛选再生细料,一步粉碎处理获得再生粉料,在700℃下煅烧直至恒重后,按照质量比混合形成用于提高前述再生粉料掺用比例的胶结加强剂。基于本申请的建筑废弃物制备再生材料的方法,可以根据建筑废弃物成分合理筛取和制备具有不同使用性能的再生材料,不同再生材料可以替换原始砂石料和水泥来使用,并通过废弃物进一步改性制备了能够退稿再生料建筑施工性能的增强剂,为建筑废弃物的完全回收利用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途径。的途径。的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建筑废弃物制备再生材料的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建筑废弃物处置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建筑废弃物制备再生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废弃物是各类建筑拆除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固态废弃物,包括水泥建筑结构以及各类砖体结构,随着土窑砖的大面积淘汰,目前的新产生的建筑废弃物的主体主要由混凝土、砂石以及少量金属结构组成,但由于其结构性质已经改变无法直接作为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的直接替换品进行回收利用,因此目前建筑废弃物的处理一般作为替换碎石作为施工用填料或者直接填埋处理,使用价值较低,且难以快速消化,且随着国内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水泥、混凝土以及建筑用砂石的用量不断提高,而作为其直接来源的自然资源可使用量不断缩减,同时国家对自然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不断提升,建筑原材料行业进行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实现物尽其用,同时保证其使用性能的基于建筑废弃物制备再生材料的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基于建筑废弃物制备再生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S1、筛选建筑废弃物,进行初步破碎后,祛除内部含有的金属结构杂质,对其进行暴晒干燥清除多余水分,再次破碎后,得到由混凝土粉尘以及砂石材料组成的混合物,将粉碎后混合料通过3000或3500目筛网筛选后,获得粒径在5mm以上可用于作为砂石替代品的再生粗料;
[0007]步骤S2、获取筛选后剩余的粒径在5mm以下的再生细料,将前述再生细料在100~150℃下祛除残余水分,使用粉碎机或球磨机进行进一步粉碎处理,获得孔径在0.5mm以下用于替换水泥的再生粉料,所述再生粉料直接掺用比例为水泥用量的5%~15%;
[0008]步骤S3、获取前述再生粉料,在700℃下煅烧直至恒重后,按照质量比100%的再生粉料+50%的粉煤灰+25%的氢氧化钙+1%的减水剂(粉剂)混合形成用于提高前述再生粉料掺用比例的胶结加强剂。
[0009]对前述基于建筑废弃物制备再生材料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胶结加强剂用于提高再生粉料掺用比例,使用时的质量比为水泥100%、再生粉料15~30%、胶结加强剂5~10%;其中胶结加强剂在水泥和再生粉料混合均匀后加入,使用时使用清水调匀直至水胶比为0.5~0.8后加入前述水泥和再生粉料混合料中,混合均匀后注水搅拌制备混凝土。
[0010]对前述基于建筑废弃物制备再生材料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步骤S1中,初步破碎用于获取直径在35mm以下的废弃物碎料,对废弃物碎料利用400或
460目筛网进行筛选,获取粒径在30mm以上的粗骨料以及粒径在5~30mm的细骨料。
[0011]对前述基于建筑废弃物制备再生材料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案,还包括体积比y=ax1+bx2+cx3的纤维增强材料;其中a为纤维增强材料的常规水泥的标准使用体积配比;b=1.2~1.5a;c=1.1~1.2a;x1、x2、x3分别为混凝土产品中添加的水泥、再生粗料、再生细料的体积占比。
[0012]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3]基于本申请的建筑废弃物制备再生材料的方法,可以根据建筑废弃物成分合理筛取和制备具有不同使用性能的再生材料,不同再生材料可以替换原始砂石料和水泥来使用,并通过废弃物进一步改性制备了能够退稿再生料建筑施工性能的增强剂,为建筑废弃物的完全回收利用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途径,理化测试中,基于全建筑废弃物配合水泥和增强纤维制备的混凝土,其水合反应效率接近于水泥和砂石料配置,在不同配比下均保持了良好的施工流动性和保水性,各项理化性能指标均能够满足普通民用和工业建筑施工需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基于建筑废弃物制备再生材料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
[0016]通过对建筑废弃物的分析,其主体来源于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砂石料以及少量的其他杂质,包括金属以及涂料板材等,通过筛除等方法,大部分杂志可以被完全清除,剩余主要包含废气混凝土和砂石料经过粉碎机粉碎后可以得到由混凝土和砂石料混合组成的材料,由于其材料整体强度和理化特性不均匀,因此一般只能作为填料来使用,而实际上,其内部含有大量可以重复利用的水泥材料以及石料等,本申请即在前述经过杂质筛除以及粉碎后得到的废气建筑物碎料的基础上进行回收利用,以获取符合建筑材料使用标准的混凝土生产原料,以使建筑废弃物得到充分回收利用。
[0017]对前述建筑废弃物的处理,首先是需要将其进行破碎,即步骤S1、建筑废弃物破碎;由于水泥和砂石中含有大量的钙和硅元素的氧化物及其他化合物,在使用过程中,原始施工时水泥中也有部分未经充分水合作用的氢氧化钙被凝固后的混凝土包覆在其中,为了保证回收材料可以使用,需要对其处理,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破碎处理,以使内部的各类物质充分暴露,在破碎前还需要对其进行暴晒干燥,以清除多余水分,通过多次破碎后,我们可以得到由大量混凝土粉尘以及砂石材料组成的混合物,其中砂石以及与砂石紧密结合的混合材料硬度高,性质稳定,且再进行粉碎处理时间和成本难以控制,因此可以直接将其筛选出来,根据其具体筛选尺寸作为传统建筑施工用砂石的直接替代品,因为其表面相对于传统砂石结构更复杂,孔隙结构更多,因此与水泥等建筑材料混合后具有更好的胶结效果,整体性能优于传统石材,但由于其表面一般粘附有大量微末粉尘,影响流体与材料的接触,因此筛选出来后若是用作混凝土浇筑材料,则应当进行适当冲洗干燥处理;
[0018]因为建筑应天然砂石的最小粒径一般在5mm左右,因此将粉碎后混合料通过3000或3500目筛网筛选后,可以获得粒径在5mm以上的再生粗料以及粒径在5mm以下的再生细
料,其中5mm以上的再生细料主要有砂料、碎石及其粘结混合物组成,其可以在绝大多数日常建筑场景下作为传统砂石材料的替代品,在具体使用时,可以利用400或460目筛网进行筛选,获取粒径在30mm左右的粗骨料以及粒径在30mm以下的细骨料,粗骨料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时对材料粒径的需求进行二次筛选控制;
[0019]基于前述步骤S1和S2可以将建筑废料中可以利用的骨料等进行提取作为建筑砂石料直接使用,其主要成分为含有二氧化硅的砂石以及固化后结构稳定的混凝土,能够满足建筑用砂石的使用需求。
[0020]S2、通过前述步骤得到粒径5mm以下的再生细料,再生细料由使用过的混凝土以及微小砂石构成;其内部含有二氧化硅、碳酸钙、氧化钙以及其他矿物盐成分,其粒径偏小,不适合用于作为建筑砂石材料,同时内部含有大量水合反应产物,用作浇注材料时,其与水泥和其他材料的火山灰反应以及水合效率低下,无法直接作为水泥替代品直接使用,为使其具有与水泥相接近的组成以及满足建筑使用的性质需求,需要对其进行去碳化处理,由于已使用过的混凝土大部分已经碳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废弃物制备再生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筛选建筑废弃物,进行初步破碎后,祛除内部含有的金属结构杂质,对其进行暴晒干燥清除多余水分,再次破碎后,得到由混凝土粉尘以及砂石材料组成的混合物,将粉碎后混合料通过3000或3500目筛网筛选后,获得粒径在5mm以上可用于作为砂石替代品的再生粗料;步骤S2、获取筛选后剩余的粒径在5mm以下的再生细料,将前述再生细料在100~150℃下祛除残余水分,使用粉碎机或球磨机进行进一步粉碎处理,获得孔径在0.5mm以下用于替换水泥的再生粉料,所述再生粉料直接掺用比例为水泥用量的5%~15%;步骤S3、获取前述再生粉料,在700℃下煅烧直至恒重后,按照质量比100%的再生粉料+50%的粉煤灰+25%的氢氧化钙+1%的减水剂(粉剂)混合形成用于提高前述再生粉料掺用比例的胶结加强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废弃物制备再生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敏邓会明谢静严有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车都环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