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护层传感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27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护层传感光缆,属于通信光缆技术领域。该双护层传感光缆包括传感缆芯、呈扁平式长圆形的外护层和RFID电子标签,外护层的外壁面设置有贴附平面,贴附平面用于安装在待检测物体上,贴附平面与待检测物体连接牢固;外护层呈扁平式长圆形,具有良好的贴合性,不易发生翻滚,避免双护层传感光缆与待检测物体发生错位;通过在外护层和传感缆芯之间设置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与贴附平面平行,一方面增大RFID电子标签与待检测物体的对应面积,另一方面减小RFID电子标签与待检测物体之间的间距,提高检测精度和检测稳定性,实现对传感光缆的精准管理和维护。实现对传感光缆的精准管理和维护。实现对传感光缆的精准管理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护层传感光缆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光缆
,尤其涉及一种双护层传感光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不断完善,传感光缆在光通信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过对于光纤线路附件的温度变化来监测是否有火灾隐患,通过感知光纤线路附近的震动来监测是否有恶意破坏专用线路的突发情况。对于事故进行提前监测和预警。传感光缆的机械性能优异,能够满足多种环境需要,广泛应用于电力电缆的安全预警,矿业、隧道、油井温度监测,大型场馆,热流密集区域的监控以及专用通信网络的安全监控。
[0003]然而,由于线缆敷设的环境比较复杂,造成对传感光缆的伤害后失去原有作用;同时由于敷设管道内线缆复杂多变,不能及时提供传感光缆的具体检测信息和具体位置,导致维护管理不便捷。
[0004]为此,亟需提供一种双护层传感光缆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护层传感光缆,能够及时提供传感光缆的具体检测信息和位置,便于智能化管理维护。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双护层传感光缆,包括:
[0008]传感缆芯;
[0009]呈扁平式长圆形的外护层,所述外护层的重心处设置有所述传感缆芯,所述外护层的外壁面设置有贴附平面;
[0010]RFID电子标签,设置于所述外护层内且位于所述贴附平面和所述传感缆芯之间,所述RFID电子标签与所述贴附平面平行。
[0011]作为双护层传感光缆的可选方案,所述RFID电子标签设置有至少两组,至少两组所述RFID电子标签对称设置于所述传感缆芯的相对两侧,所述贴附平面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贴附平面对称设置于所述传感缆芯的相对两侧,每组所述RFID电子标签与所述贴附平面一一对应设置。
[0012]作为双护层传感光缆的可选方案,一组所述RFID电子标签包括多个所述RFID电子标签,多个所述RFID电子标签沿所述外护层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0013]作为双护层传感光缆的可选方案,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外护层内设置有所述加强件。
[0014]作为双护层传感光缆的可选方案,所述加强件设置有至少一对,至少一对所述加强件对称设置于所述传感缆芯的相对两侧。
[0015]作为双护层传感光缆的可选方案,所述加强件采用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质或橡塑复合弹性材质制成。
[0016]作为双护层传感光缆的可选方案,所述传感缆芯从内向外依次包括多模光纤、紧套层、芳纶纱层、铠装层和内护层,所述RFID电子标签位于所述内护层和所述贴附平面之间。
[0017]作为双护层传感光缆的可选方案,所述紧套层采用乙烯

四氟乙烯共聚物材质制成,所述芳纶纱层采用对位芳酰胺纤维材质制成。
[0018]作为双护层传感光缆的可选方案,所述铠装层为不锈钢钢丝编织网。
[0019]作为双护层传感光缆的可选方案,所述内护层和所述外护层均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质制成。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所提供的双护层传感光缆,外护层的外壁面设置有贴附平面,贴附平面用于安装在待检测物体上,贴附平面与待检测物体连接牢固;外护层呈扁平式长圆形,具有良好的贴合性,不易发生翻滚,避免双护层传感光缆与待检测物体发生错位;通过在外护层和传感缆芯之间设置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与贴附平面平行,一方面增大RFID电子标签与待检测物体的对应面积,另一方面减小RFID电子标签与待检测物体之间的间距,提高检测精度和检测稳定性,实现对传感光缆的精准管理和维护。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护层传感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传感缆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传感缆芯;2、外护层;3、RFID电子标签;4、加强件;
[0027]11、多模光纤;12、紧套层;13、芳纶纱层;14、铠装层;15、内护层;
[0028]21、贴附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护层传感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缆芯(1);呈扁平式长圆形的外护层(2),所述外护层(2)的重心处设置有所述传感缆芯(1),所述外护层(2)的外壁面设置有贴附平面(21);RFID电子标签(3),设置于所述外护层(2)内且位于所述贴附平面(21)和所述传感缆芯(1)之间,所述RFID电子标签(3)与所述贴附平面(21)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护层传感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3)设置有至少两组,至少两组所述RFID电子标签(3)相对所述传感缆芯(1)的轴线对称设置于所述传感缆芯(1)的两侧,所述贴附平面(21)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贴附平面(21)相对所述传感缆芯(1)的轴线对称设置于所述传感缆芯(1)的两侧,每组所述RFID电子标签(3)与所述贴附平面(21)一一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护层传感光缆,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RFID电子标签(3)包括多个所述RFID电子标签(3),多个所述RFID电子标签(3)沿所述外护层(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外护层(2)内并靠近所述贴附平面(2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护层传感光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为徐钰凯韩庆涛文继超冷美潼申卫攀刘显华邬振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亨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