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271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相对于杠杆力的强度的、可靠性高的插座。该插座设置有插头插入孔,所述插头插入孔中插入至少形成有一个电信号用的电极的插头,该插座具有长条状的弹簧,所述长条状的弹簧中,在一方的自由端部上形成可推压所插入的插头的侧面的推压部,另一方的基端部被固定在插座上;并且,插座上具有保持部,在插头被插入时,保持部可与在弹簧的自由端部上沿着插头的插入方向设置在推压部的两侧的第1抵接部以及第2抵接部抵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沿着形成在主体上的插头插入孔二具有弹簧的插座
技术介绍
例如,在用于音频设备等的插座中,存在下述插座形成有用于将 插头插入插座主体的插头插入孔,该插头插入孔的内部配置有由导体构 成的多个电极。这样的插座的结构为,当插头插入到插头插入孔时,作 为插头的连接端子而形成在插头上的多个导通面(连接端子)与插头插 入孔内的电极相接触。并且,插入孔内的电极多是由簧片形状构成,且 通过冲压加工而形成,从而能够在插头插入时以电极自身的力与插头的 导通面接触。这样的结构的插座,例如用作将头桂听筒或耳机等连接在便携型音 频设备或便携式电话等时的连接部。操作便携型音频设备时,用户除了 用一只手拿着便携型音频设备并用另一只手进行便携型音频设备所具有 的播放按钮等的操作的情况外,在很多情况下还需要用一只手一边拿着 便携型音频设备一边进行操作。进行这样的操作时,插头和插座的相对 姿势成为不稳定的状态,其结果,有时插头拔出。或者,由于这样的不 稳定的姿势而产生对插座的杠杆力,该杠杆力反复产生而引起形成在插 头上的连接端子与插座所具有的电极的接触不良。作为对于这样的杠杆力的对策,例如,日本特开2000-340311号公 报(段落号0021、 0029、 0033、 0037等)公开了 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 是将电极的一部分弯曲,使电极顶端部或触点背部与插头抵接,由此防 止电极顶端部或触点背部因杠杆力而过度变位。并且,日本实开昭56-62680号公报(第2页、图4~图6)公开了一种插座,该插座从主体上 形成凸台等突起物而使之与电极抵接,由此防止过度变位。然而,上述 连接器和插座中,由于反复产生的杠杆力所致的被弯曲的电极的劣化或 凸台本身的磨损,产生接触不良的可能性并不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相对 于杠杆力的强度的、可靠性高的插座。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插座,设置有插头插入孔,所述插头插 入孔中插入至少形成有一个电信号用的电极的插头,该插座具有长条状 的弹簧。并且,上述长条状的弹簧,在一方的自由端部上形成可推压所 插入的上述插头的侧面的推压部,另一方的基端部被固定在上述插座上。 并且,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座上具有保持部,在上述插头被插入上述插 座时,上述保持部可与在上述自由端部上沿着上述插头的插入方向设置在上述推压部的两侧的第1抵接部以及第2抵接部抵接。若是这样的结构,则不仅使弹簧上所设置的推压部推压被插入到插 座中的插头的侧面,保持部还能支承弹簧的第1抵接部和第2抵接部。 因此,能够增大弹簧的推压力。由此,能够提高插座保持插头的保持力, 能够防止用户意外地拔出插头。并且,在上述插座上最好设置有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防止上述推 压部再上述插头被插入上述插座时从预期的摆动平面发生面外变位,所 述预期的摆动平面以上述弹簧以上述基端部为基准摆动的方式设定。若 这样地在弹簧和插座上形成导向机构,则即使在插座或插头上产生杠杆 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推压部从应当推压的插头的侧面偏离。由此, 能够可靠地推压插头。并且,上述插座最好是,上述导向机构由突起部构成,所述突起部 以贯通设置在上述弹簧上的开口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插座上。若是本结构, 则能够使设置在插座上的突起部贯通设置在弹簧上的开口部。由此,能 够提高导向机构的效果。并且,上述插座也可以是,上述突起部被沿着上述插头插入孔的延 伸方向形成,并且在上述突起部的外表面形成上述保持部。若是这样的 结构,则能够简单地构成导向机构和保持部所形成的保持机构。由此, 能够实现插座的高效生产。并且,上述插座最好是,上述弹簧是与上述插头电气连接的电极。 这样,弹簧作为用于与插头上所形成的电极连接的插座的电极,由此能 够具有作为电极的功能和推压功能。由此,能够紧凑地构成不易受到杠 杆力影响的插座,并且能够提高电气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连接便携型音频设备和耳机的插头和插座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插头和插座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构成插座的端子电极的展开图。图4是表示插座和接地弹簧的关系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接地弹簧的保持形态的图。图6是表示插座的各电极的连接的电路图。图7是插座的仰视图。图8是表示插座的vni-nn剖面的图。图9是表示插座的IX-IX剖面的图。图10是其他实施方式的接地弹簧的立体图。图ll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接地弹簧的保持形态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插座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便携型音频设备12具有插座11,该插座11被构成为 使经由缆线13与立体式的耳机14或头桂听筒(未图示)连接的插头15 能够插入到插头插入孔17中。这样的便携型音频设备12可以通过操作 便携型音频设备12所具有的多个操作开关12A来令便携型音频设备12 所保存的声音播放、停止等、以及进行音量等的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 插座11被作为便携型音频设备12所具有的部件来进行说明。然而,本 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本专利技术的插座11用于便携式电 话等的插座。并且,也可以搭载在其他的电气化产品上。图2是表示可插入本专利技术的插座11的插头15的图。插头15的顶端 具有作为输出至左耳机的立体声信号用的电极的尖端部21。并且,具有 作为从顶端侧输出至右耳机的立体声信号用的电极的环部22、套筒23。 并且,尖端部21和环部22之间具有用于绝缘彼此的绝缘环24,环部22 和套筒23之间也具有绝缘环24。套筒23被连接到用于保护缆线13中 的左右立体声信号不受外界噪音干扰而使用的屏蔽层上。从而,尖端部 21和环部22为了从便携型音频设备12经由缆线13向耳机14传达声音 信号而被连接。并且,套筒23被连接为与便携型音频设备12的地线电位相同。插座11的主体16上设置有插入插头15的插头插入孔17。并且, 主体16的外部(图2中插头插入孔17的对置侧)具有多个端子电极1 ~ 7,所述多个端子电极1~7分别与形成在内部的多个电极连接。这些端 子电极1-7被由绝缘体所形成的隔板8绝缘,从而使各自不会短路。 并且,端子电极1 ~ 7上形成有软钎焊部(未图示)从而使其便于进行与 外部的布线。图3是构成插座11的各端子电极等的展开图。作为插座11中的电 极,具有弹簧l、尖端弹簧2、环弹簧3、笫1B舌片(七少《》)4、第 1T舌片5、第2B舌片6、以及第2T舌片7。这里,由上所述,套筒23 被连接为与地线电位相同,所以与该套筒23接触的弹簧1在下面的说明 中称为接地弹簧l (详细说明如下所述)。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接地弹簧1由簧片形状构成,在基端部100上设置 有用于将接地弹簧1固定在插座11的主体16上的接地弹簧固定部1A。 并且,自由端部101上设置有推压部1B,该推压部1B进行了弯曲加工, 从而接地弹簧1与被插入插座11的插头15的套筒23接触、可推压插头 的侧面。并且,从推压部1B到接地弹簧1的顶端设置的第1抵接部1C 上,如图3所示在大致中央部进行了弯曲加工。进而,在自由端部101 上形成有开口的边缘成为第2抵接部1E的长孔1D。并且,如图3所示, 基端部100和自由端部101的边界附近也进行了弯曲加工。由此,沿着 插头插入孔17在推压部1B的两侧配置有第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座,设置有插头插入孔(17),在所述插头插入孔(17)中插入至少形成有一个电信号用的电极的插头(15),所述插座具有长条状的弹簧(1),上述长条状的弹簧(1),在一方的自由端部(101)上形成可推压所插入的上述插头(15)的侧面的推压部,另一方的基端部(100)被固定在上述插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具有保持部(102),在上述插头(15)被插入上述插座时,上述保持部(102)可余在上述自由端部(101)上沿着上述插头的插入方向设置在上述推压部的两侧的第1抵接部(1C)以及第2抵接部(1E)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木健司松本弘次
申请(专利权)人:星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